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 运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和教学实例。
2.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Step 1 自主探究(1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一组同分母的分数,如1/4、2/4、3/4,让学生思考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的分数的分母是相同的,只需将分子进行加减即可。
3.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自主尝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总结运算规律。
Step 2 讲解与练习(20分钟)
1. 通过教学课件,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3 拓展与应用(15分钟)
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有3/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让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4 + 2/4 = 3/4
3/4 - 1/4 = 2/4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性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我也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下一步,我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篇三
2、举几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填空题,不提供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 探索新知
激趣导入——出示书本上104页的情境图:图中两碟饼都被平均切分了,右边是完整的,左边是吃过之后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发现并从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分析一张饼被平均分成8份,把一张饼看成单位1,并由此:
1、提出问题:爸爸吃了3块是一张的多少,妈妈吃了一块是一张的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出来?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呢?用算式表达出
2、探究:带着问题依据课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爸爸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三,妈妈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一,他们总共吃的是1/8+3/8)
3、试一试:让学生回答“一共吃了多少块?”又提问“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运用分数的加法)
4、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出上述问题,理解整数加法的含义和分数加法的含义。
5、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相加,分数的单位是统一的,即分母不变,只是分子间的加法的计算。
6、根据图示和教材104页中的直观图得出的4/8其实就是1/2,再通过学习约分部分知识,4/8不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知识,我们得知1/2是4/8的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1、通过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并举例说明:4/7+5/7=9/7 然后化成带分数。
2、通过学习以上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105的例题2部分的填空并分析分数减法的含义。
3、交流并梳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四)练习设计,内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 教材105的“做一做”
2、思维练习:教材108页的练习二十一的第1.2.3.4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学理念。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议一议,交流想法和收获。师生归纳: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了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新知,我对作业做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有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五、 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