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搭石》说课稿【实用3篇】

时间:2015-03-05 08:33: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搭石》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四册。通过讲述小男孩小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搭起了一座石桥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赏析课文《搭石》,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勇气和智慧,敢于面对困难并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课文讲解(15分钟)

通过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理解与分析(15分钟)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4.拓展阅读(10分钟)

让学生阅读类似主题的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情感评价(5分钟)

让学生围绕故事中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理解和分析课文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拓展阅读环节,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阅读和理解。

小学语文《搭石》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搭石》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第四册。通过讲述小男孩小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搭起了一座石桥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赏析课文《搭石》,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勇气和智慧,敢于面对困难并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课文讲解(15分钟)

通过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理解与分析(15分钟)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

4.拓展阅读(10分钟)

让学生阅读类似主题的故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情感评价(5分钟)

让学生围绕故事中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朗读、理解和分析课文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拓展阅读环节,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仍有待提高。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阅读和理解。

小学语文《搭石》说课稿 篇三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使学生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引导:

  在品读第二自然段时,重在让学生体会上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为此,我采用想象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提问:老人踩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老人不是急着赶路吗,摆好搭石后,为什么还要踏上几个来回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相信经过师生这部分的问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会更有深度。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刻画的是一幅人们和谐有序走搭石的景象。教学

时,我重要捉住“行动是那么和谐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等,让学生边读边睁开想象,感觉人们走搭石的节拍,谛听那走搭石时发出的轻而有力的踏踏声,说出眼前目今表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田地领会美,感觉美。文章的第四自然段,笔墨朴素,但是简朴的事变中却闪耀着优美的头脑,散发出融融的暖意。在引导这一部门的朗读时,我重点捉住“人们把这当作理所虽然的事”这句话,引导学生深入明白“理所虽然”这四个字所表达的情绪。

  我捉住“溪边让路,背老人过溪”这两个详细事例的形貌,加深学生对“理所虽然”这个词的明白同时,又使学生逼真地感觉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力。

  课文第五段的教学,重在点破文章主题,使学生明确本文看似写石,实则写人。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作者借搭石所歌颂的无私奉献,同心专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并引导学生朗读。

小学语文《搭石》说课稿【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