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23篇 篇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的观察和体会。
这节数学课的主题是“图形的认识与分类”。老师首先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们积极参与,他们用手指指着不同的图形,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接着,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图形分类的活动。她把不同的图形分成了几类,让学生们根据形状、边数等特点进行分类。这个环节非常有趣,学生们通过讨论和互动,积极思考和探索。他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类图形,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接下来,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图形的特点和属性。她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问题:“请你们找出两个边数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图形。”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同学用手指指着图形,边数一一对比,有的同学在纸上画了图形进行比较。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三角形和梯形的边数都是三条,但形状不同。”老师鼓励了他的回答,并让其他学生也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们不仅巩固了对图形特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堂课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分类和问题解决,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发展,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23篇 篇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下面我将分享我在一堂小学数学课上的观察和体会。
这节数学课的主题是“加减法”。老师首先给学生们出了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同学用手指数数,有的同学在纸上画图。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小明现在有5个苹果。”老师鼓励了他的回答,并让其他学生也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加法的运算方式,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另一个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再次开始思考,有的同学用手指数数,有的同学在纸上画图。最后,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小明现在有2个苹果。”老师鼓励了他的回答,并让其他学生也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减法的运算方式,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堂课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他们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启发式教学法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会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23篇 篇三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一篇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江西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江西省各地市的12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的智囊团的重要性,更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
这12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有的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有的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徐文艳老师用了学生们喜欢的小游戏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了三角形的世界--《三角形的特性》,姚晨霞老师用了“猜老师的年龄”的方式导入了《简单的推理》,熊英老师用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了《等量代换》……他们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这12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徐鸿老师就创设了九江小学“红领巾小银行”的情境,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第三、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
第四、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因为你的错误使我们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五、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三天学习,共听了12节课,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二篇
20xx年12月6日,在各教研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教务处对任课教师的听课笔记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全面的检查。
一、现将具体检查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总体检查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认真听课,并及时做好听课记录,大部分教师听课记录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填写认真,规范,数量足,质量高。所有年级的任课教师都能及时保质保量的把听课笔记上交到教务处接受检查。
但在检查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在书写的听课记录的教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有部分教师字迹太草,书写不认真。
(二)教师书写听课笔记时有大部分教师项目书写不全,特别是评价一栏中,有很多的教师根本没写。
(三)有个别教师存在抄袭现象。
二、整改措施
听课是每位任课教师一定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忽视,每次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把听课工作当做一件大事去做。
(一)各教师要在教研组长的领导下,制定相关的听课计划。
(二)每周每一位任课教师至少要听课一节。
(三)听课的同时要认真书写听课记录。
(四)听课过后,各任课教师要认真整理自己的听课笔记并做好评课准备。
(五)听课过后,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所有听课教师集中评课。
希望各位任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认真编定教案的同时,挤时间深入班级听课,并认真做好评课工作,真正把新课程理念最终落实到课堂中,从而提升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三篇
20xx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肥城市小学数学第三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肥城市南片区五个乡镇的五名小学数学老师的课,这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讲课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像袁辉老师,就以学生亲身经历的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景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同时也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四篇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这学期,听了我校几位数学教师的课,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我记忆犹新。
一、“做”数学——在探索中发现
“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不仅是指简单的数学操作活动,而且是学习者自我探索、自我构建、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一种动态过程。如《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设计非常新颖,钟老师让学生用纸、吸管、用毛线折角,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角,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很快从生活中找到角。在学生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角的基础上,钟老师又让学生用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折一折、摆一摆等方法让学生创造角,进一步升华了角的概念。在巩固练习设计上,钟老师也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最后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创造角,看谁创造得多。这一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项,变封闭为开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让“做数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当学生发现有的题目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激愤状态时,教师又提出:“看谁的方法多?”学生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之中,终于探索出各种的摆法。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而且还体验算法多样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课末,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或非常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这样,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议”数学——在合作中交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讨论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构建。如杨老师在讲《用字母表示数》的课中,让学生用小组内交流,怎样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自主的学习知识。这样安排,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字母表示的多样化,感受与同学交流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交流能力与思维能力。
三、“用”数学---在应用中拓展
《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在这几堂课中,让我最佩服的是面对一堂学生已上过的课,面对一群从未见过的学生,几位老师仍旧应付自如,上的如此成功,让很多老师都为之欢呼,这正是我平时教学中所欠缺的应变能力。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五篇
本节课,沈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数方格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用尺量长与宽的长度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这是一节平面图形和计算相结合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自己动手移一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4、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展示出来的强项智能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可以带动和唤醒其他智能相应的发展,从而,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新课程,给我们更大的启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潘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这也是我们教师努力改进的地方。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六篇
我校六位小学数学教师的展示课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五一路小学的李老师上三年级《搭配》,李老师在课件里呈现了许多画面,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李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授课的六位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这些展示课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决心今后将更加努力,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七篇
4月28日,我有幸聆听了几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上午,我们听了区六小路晓静老师的分段统计,授田英才学园的由宝英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的孙淑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宗丽荣的数学广角,下午我们又听了董秋华老师的求平均数,孙明霞的厘米的认识。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
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文化底蕴。我非常惊叹于这些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则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
二、亲和力。坐在她们的课堂上,却发现她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三个转向。教师们做到了“三个转向”。即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资助学习为主;从以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以互助学习为主;从关注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和师生互动。
四、知识生成。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教师们注重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而对比自己课堂,还需要不断的更新。所以听了参赛教师的课后我有一种紧迫感,一种危机感,那么我就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去学习,去长期的不断学习。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八篇
11月11日,我到xx实小参加了“xx市小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听了三位老师精心准备的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现就这三节课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语言简练,具有启发性。
第一节是周老师执教的《温度》。周老师很善于运用富含哲理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难铺路搭桥。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展开,认识逐步深化。如:零上和零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它们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要是去掉它们,会产生什么变化?”
二、激励性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勇气和信心。
第二节是张老师执教的《时间与数学》。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信心和勇气。如,当遇到学生不大敢大声回答提问时,她走到那位学生的身边轻轻对他说:“不要紧,你可以轻轻地将答案告诉老师。”对于回答不够完美的学生,张老师则把答案稍加修正,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劳动的成果:“说得有道理,其他同学再补充补充吧!”
三、适当的课堂评价,帮助学生发展。
第三节是洪老师执教的《比赛场次》。洪老师很善于运用各种评价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这对于整堂课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如: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张老师评价说:“老师发现你的思维很独特,思路也非常清晰”“坐着的同学也很善于倾听”等。
总之,本次小学中青年数学评优课,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觉得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使数学课堂更精彩,更具有艺术性。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九篇
20xx年8月22日,我有幸去罗庄七小参加罗庄区数学教材培训活动,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老师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也不具备教学专家那样的水平,还不能把课的所有内容原封不动告诉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说得不好的地方,请老师们谅解。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
(一)还数学课堂安静
听完课,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次老师讲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开课在我眼里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真的声声入耳,还有那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一个比一个美,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二)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很多老师心里想,数学课堂肯定体现数学味道,这还用说。老师们都知道,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一些公开课,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充实生动,更加吸引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识;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老师又加入了相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为了丰富课堂语言,有感情,用着诗意一般语调讲课;为了节省时间,用了大量画面精致的课件。一节课下来,涉及的科目很多。学生不知这节课到底是什么课,数学课也像,自然科学也像,综合课也像,最终成了“四不像”。但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几何知识,或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教师主要讲了六年级的《比例的性质》和《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练习内容也是设计的丰富多彩;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三) 是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变化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迎合课改的精神,老师把合作学习看成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为课堂上有了小组合作就有了课改意识,就是一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把学生独立思考说成是一种封闭的弧军备战,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任课教师把合作学习到了“随手拈来”,“动辙合作”的地步,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次公开课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或前后桌间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思考,他还有什么创新呢?
(四) 多媒体的大量运用
最后我简单地说一说有关多媒体的运用,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次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学生的专着力只在课件表面的画面上,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课件成了摆设。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为教学服务,不能主次颠倒。
以上是我这次听课后的感受。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改革走到今天,已经由当初的羽翼末丰逐渐成熟起来,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后,也祝愿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园地这块实验田里结出丰硕的果实。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篇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xx
评课人:xx
主题:切准知识衔接点,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时间:xx-11-19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邓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四年级数学上册关于xxx口算除法xxx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从整体上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都给出了相应的证明和解释,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口算,教师的讲授给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点点滴滴就能够从课堂上渗透出来,整堂课的讲解其实也训练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2、从知识点的引导上做了很好的铺垫,以一个环节是从数的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十数,为后面的估算口算做了很好的准备,让学明白估算的基本过程,又让学生用仿照的说法练习语言描述,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很好的做了知识的界定。
3、在针对题的口算中能够及时总结出计算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计算中的几个重点内容,而且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从一个80÷20的口算中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给出了验证,最后有得出了这种口算的计算特点,再从一个特点得出拓展应用。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在给出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时,应该强调一下80÷20=8÷2,给出过程让学生明白去掉零后是多少,知道计算的便捷性。
2、在给出计算的不同方法后,其实没有必要比较哪种方法快,而且给出了计算式40÷20也不易比较,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方法的多样性。
3、整节课教师的教学过于细,讲的多,学生练习的少,前面用了太多的时间来讲解,其实对于口算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计算的方法后,进行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一篇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广东省广州、东莞、梅州、顺德等11个地级市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惠州市惠阳区实验小学汪建华老师上五年级年级《长方形的认识》,汪老师在课件里最先出现一个点,点经过的轨迹就形成一条线,线经过的轨迹就形成面,面经过的轨迹就形成长方体,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高年级学生,空间图形对于学生的的认知能力差,所以要多创设直观的情境。汪老师从点、线、面,激发兴趣让学生直观感知立体图形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汪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在学生感知了长方体后,再通过给制作好的框架贴面,不仅活跃课堂而且加深记忆。汪老师在课堂上拆长方体的框架,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12条棱的关系,通过拆和观察认识每四条棱相同。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活动,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如李教授在点评时所讲:“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二篇
1、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多表扬,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各位老师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很好!说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丰富!真聪明!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在做中学,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得出并介绍小组的成果结论小组互相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
4、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练习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要精心设计富有思维价值的练习,使学生遨游在广阔的思维空间,置身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
总体来看,在这几位老师的课上,整个课堂老师给予了学生及时的评价,语言恰到好处,使人听起来舒服自然。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体验过程,享受成功,没有给学生过重的压力,但都有一定的质量。
对比自己的课堂,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拘禁。将问题留给学生探讨,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已习惯接受老师的灌输,成绩虽然好了,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小了。今后还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大胆实践,构建一个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数学课堂,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三篇
我有幸去xxxx听了“xx省第x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但由于学到很多知识,心情却很高兴。现在就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但个人总体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说的嫌多,引导得也太多。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切的体会到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更应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充满生机和活力,涌动生活的灵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参加这次活动虽然说不能立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至少在观念上我感觉对自己是一次冲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在将来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四篇
11月27日到28日,我有幸到焦作市聆听“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第七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为期2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共听取了来自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区市内各个学校12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有的将知识点用个故事情节串起来,有的将知道点分散到闯关的要求中,有的将知识点融入到游戏。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孙振华老师的《认识周长》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秋天落叶”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感知周长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四边形间的关系》时,何蕾老师利用生活中讲道理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程华碧老师执教的《四边形间的关系》一课,学习四边形的问题时,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再如金剑老师的《认识面积》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中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旷海彬老师的《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就让学生利用知识库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
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也更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更确信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也要向这些优秀的老师吸取经验,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五篇
3月22日至23日,我们有幸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桂林参加了“小学数学20xx年改革经典课例展示暨广西小学数学特色教学研讨会”的学习。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6节展示课和3节同课异构课《垂直与平行》。并聆听了钱金铎、吴正宪、牛献礼、俞正强、黄爱华、江萍六位数学专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老师们做的精彩学术报告。这些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数学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更重要的是,他们让人在不经意间受到触动、受到启迪,细细品味他们的话语,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从这些名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追求花样,华而不实。讲课的6名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的。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和俞正强老师的报告《来自学生的动力》以及示范课《用字母表示数》。
俞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样上!回想起来:原来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环节,其实都是徐老师刻意的设计,真可谓是“随意中的刻意”!
我在课堂上有时也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而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用字母表示数” 时却别有一番味道,他居然降到了自己的头发,如何用字母来表示。犹如一位相声演员在说相声,幽默、风趣。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教学情境之中,
课上,俞老师让学生猜信封里的粉笔有多少,大概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怎样表示, 把预设与生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甚至让人无法断定它们的分界,如行云流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善于把握学生思维进程的节奏,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每到谜底就要揭示的时候,他总是嘎然停止,在等待中使学生一步一步靠近事物的本质,从而领悟数学的真谛。
徐老师在报告中对中数学课的独特理解,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理性提升以及极富感染力的的语言,使我们如沐春风,如临甘露。他的讲座,自然中流露真情,幽默中激情生动,生成中启迪智慧,愿我们都能成为徐老师的“同路人”,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一起追寻朴素灵动、反璞归真的课堂教学!”
总之,这两天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吃透教材,读懂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六篇
20xx年2月27日在省庄镇中心小学我们观摩了小学数学3节优质课,听课后感觉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很多。第一节课是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的李海华老师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李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节课是东关小学的张浩老师的《认识比例》,张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灵活,让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第三节课是迎胜小学的谷雷老师的《认识小数》,谷老师教法灵活,把小数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位老师的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对我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我的课堂教学需要改善的还很多。
首先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在分析教材时,要适当舍取一些教材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再次,加强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干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七篇
20xx年9月12日和16日,邹平县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课在我校举行。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不同学校的10节数学优质课,每位参赛老师在课堂上各具特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总结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符合小学生行为特点的学习情境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角的认识》一课的老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教师创设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教师趁机让学生指一指教室里的角,学生则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找出角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角”,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尖尖的、有两条直直的线,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位教师清晰的思路,精美的课件,简要的讲解,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小的张慧娟老师执教的是《方向与位置》,课前交流后,老师立即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老师第一次来开元小学,迷路了,分不清方向,哪位同学能帮帮老师?此设问不仅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而且调动了小学生乐于助人、好动好奇的心理,孩子们的“帮”意很浓,却掉进了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圈套”里,让孩子们一步一步走向本课的的学习目标。此种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在“助人为乐”中学到知识,不可谓不巧。由此我也认识到,教师的设问,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教学,这种设问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上,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学具,通过让学生摆、画、算,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崔晓云老师执教《周长》时,教师引导四名学生在教室走一走,鼓励学生摸一摸数学课本、课桌面的周长、画一画练习本的周长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知、主动参与,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耿静老师执教的《奇妙的变化》更体现了这一点,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之后,让学生拿一张纸折一折,表示几分之几,学生兴趣盎然,在动手操作中,再一次巩固了分数的概念。不但活跃课堂气氛也加深记忆。
三、善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参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是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教师设置问题太宽泛,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的意图,导致学生回答无从下手,耽误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个别教师教学设计零碎,一节课下来,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上课的时候会拘泥于成案,生成不促。把自己的思维固定于已经事前准备好的教案,没有跳出这个思维的禁锢;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有所欠缺,点拨不到位等等。都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敲响了警钟。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老师们符合儿童心理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巧妙的板书,精彩的教学设计,处处体现教师的匠心独具,值得我深入的学习反思。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八篇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20xx年5月18日,我有幸去迁安听了“20xx年唐山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课,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做一个肤浅的汇报。
在这一天里,观摩了来自开平的《认识方向》、《三角形的内角和》、乐亭的《长方体的体积》、丰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迁安的《面积的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6节小学数学优质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就《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三位教师采用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迁安二小的赵宏图老师上那节《三角形的内角和》,赵老师在课件里呈现动画画面,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中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赵老师从动画人物的争执来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操作探索新知,最后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赵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耐心指导,另外添加了自己独特的探索方法。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赵老师还在习题呈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分为轻松搞定型、动脑思考型、生活实践型。这样的设计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十九篇
今天十分有幸请到姚柯炜老师给我们评课,对我们的数学课堂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姚老师首先谈到了数学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就是首先是感知新知识、新概念,其次是发现新知,第三是要探索、验证、证明新知识,以及最后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经常性的忽视探索和发现环节,不是压缩时间就是省略过去,直接进入主题进行新知的证明和应用。这样就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学生记得快,忘得更快。用姚老师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数学教学不能像吃快餐一样,那只会让学生‘吃’的快,‘饿’得更快。”
还有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姚老师还提到了教学的评价问题。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胡雷老师和刘安乐老师的这两节课都有设计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姚老师提到我们能不能把评价的方式方法再改进一点,更加的多样化。例如可以让学生讲、展示、小组交流,组内解决疑难、板书练习等,做题只是其中的一种评价方法。
最后姚老师提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问题。教师要从“演员”向“导演”进行转变,要变成组织者、鼓动着、倾听者。那么问题来了:“谁是演员?”或许我们会说:“学生呗!”那么学生能否当好“演员”这个角色呢?这就必须要教师下大力气进行培训和指导。也就是说教师角色的转变离不开小组建设,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
从姚老师的评课当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技能,广阔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育方法和对教育的满腔热情。但再好的方法都是需要落实来实现,没有落实,方法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确实需要对学生进行落实了,很多问题的堆积就是落实没跟上导致的。离期末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会紧抓学生落实这一环节,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让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力求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二十篇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剧目,教师面临的是时刻都会发生他们所设想之外的情形,而要自如地掌控这种随时都有“意外”的局面,就必须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及应变能力,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与直播现场的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是一样的。在这次听课过程当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执教老师的那种良好的教学机智,丰富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老师们的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三、思考几个问题
1、课堂实效与教学质量、课堂效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有“课堂成本意识”,不能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方法牺牲学生身体健康为代价。
2、落实了“数学化”课堂是否就是实效好的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落实实效性好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落实课程目标,而不只是关注学生的数学智慧。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信息,用数学符号描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而是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富有生命活力的优质的数学教育。
3、为什么学生面对“精彩的画面”视而不见,毫无兴趣?
4、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学习吗??小组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吗?只有数学活动才是体验学习吗?
5、一问到底才是启发式教学吗??用了电脑课件就是“整合”了吗?
6、你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吗?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吗?
7、你在预设中为生成留有空间了吗?你是否有效的利用了生成?
8、你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走出课堂表面繁荣而实质低效的教学误区?
四对策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堂有实效的课要做到确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教学风格朴实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教学方式灵活一点。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二十一篇
5月20日上午,有幸能够听到农安县红旗小学优秀教师的课,活动中的几节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领略了县里优秀教师的风采。
回到学校我对整个听课的感受进行了一次梳理,让我最受触动的是,作为一次全县开放课活动,作课的老师们,丝毫没有“花拳绣腿”的架子,没有丝毫的作秀,而是给我们一个课堂的本面目,让我看到了纯粹的数学课堂。这几节课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老师们的课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使我在听课活动中可以说是如沐春风。可以用两个安概括,那就是“实在”,虽然各位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这几节课表现了以下优点:
一、底蕴。
我非常惊叹于这年轻的老师课堂上能有如此严谨的思维,精练的谈吐,如果没有知识的积淀与认真的钻研难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课本,又很好的把握学生的。
二、亲和。
坐在她们的课堂上,却发现她们的亲和力不仅是在脸上,更是在师生的心里,听这样的课想走神都很难。
三、知识生成。
课堂教学中做到体现自主引导合作,推动探究,关注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特征,重视学生的探究体验和感悟发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注重数学来源生活,用之于生活,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这几节课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论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他们的课堂上应用的活录活现。但不足的是四年级这节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激励性评价太少。通过听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与培养:
1、注意创设情境,从身边熟悉的问题开始,在浓浓的情感交流中导入教学很自然,很亲切。
2、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彻,教法灵活多样,在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3、多媒体运用的适时恰当,较好的扩充数学的信息,发挥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比较成功,效果不错,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既是对他人的学习,也是对自己的警醒,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求真和实,踏实工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素养,上出精彩的一课。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二十二篇
本届自治区数学学科教学能手评选在松山一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一上午的听课学习。共听了四节课,四位老师分别来自通辽、牙克石、满洲里,她们都讲的是同一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课是二年级的课,课型与设计理念及目标要求与我所任教的一年级的数学课有很多相似之处。四位老师都朝气蓬勃,她们的教学都充满了激情,分别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她们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着实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这次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疑问:我还有一个疑问,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间休息活动到底要不要设计。我想恳请老教师和学校的领导给我指点。
感受:
一、让学生在老师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下学习数学
细细品味这四节数学课,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她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数学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随即又引导着提出了新的问题,一节课就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索、发现新知。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是一节课成功的保障。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通过这四节数学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还要自始至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感受到“数学好玩”。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从他们几位教师的精彩讲演上,我更加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再学习。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小学数学听课分享稿范文 第二十三篇
今天听了高老师的《射线、直线和线段》这一课,真是受益匪浅。我从中得到启发,对这个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射线、直线和线段》这一课是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重点认识射线和直线,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复习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伸。看似很简单的知识,可让学生能掌握,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老师却做到了。
一、思路清晰,过度自然。
这一概念。接着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找出不同。然后依次出示直线、线段、射线。再对比。对比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学生很快的掌握这个知识,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二、语言丰富,课堂调控自如。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真羡慕射线,你们都把它记住了!”“直线它好伤心呀,你们都把他忘了!”“同学真会学习”,“她懂得用小手告诉老师”?高老师总能把话说到点上,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不难看出老师的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对教材也做了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