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论文 篇一: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照顾,而被迫留在农村家中的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本篇论文将探讨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缺乏父母陪伴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陪伴,使得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这种缺乏父母陪伴的情况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建立起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联系机制,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支持。
其次,缺乏社会支持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社会交往和支持的机会。他们可能面临着同龄人的排挤和孤立,导致自尊心受损和情感上的困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该加强社区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教育资源的不足也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这种教育的不平等会导致留守儿童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挫败感,增加心理压力。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重视父母陪伴、社会支持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留守儿童论文 篇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照顾,而被迫留在农村家中的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本篇论文将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并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
首先,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支持体系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层面的支持。在家庭层面,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陪伴。在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留守儿童排解内心的困扰。在社区层面,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组织社交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和改善教育条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
最后,加强社会关怀和关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保障。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促进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的保障力度,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
综上所述,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加强教育投入和改善教育条件、加强社会关怀和关注,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健康发展的机会。
留守儿童论文 篇三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由于受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从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频发、心理健康失衡等角度,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分析。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我对班级中22名“留守儿童”作了调查:这些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守着,首先隔代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从而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他们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当孩子有违纪现象时,有少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容和支持,这样,纵容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安全、健康成长。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
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从他们平时的成长日记里,我看到了他们因为家庭的缺少关爱,心里存在着迷茫。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和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为此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将留守儿童分成了12个组,每个组有两个“爱心妈妈”。“爱心妈妈”细心呵护他们,随时与孩子们交流思想、排解困苦,随时让学生感到很安全,带着学生与其远离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让父母经常了解孩子成长过程的细微变化。我就是我们班的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在与孩子谈心中,我了解到孩子的心里,他们周末都被监护人绑在家里看电视,不许出门同小伙伴们玩耍,因为出门怕孩子安全出问题。而孩子们又非常羡慕那些爸爸妈妈都在家的同伴,经常周末由爸爸妈妈带出去玩,而一到周末他们的心里就感到很失落。知道这事以后,周末我就带着这些孩子来到大关镇的文化站参观,他们在文化站的娱乐室里打乒乓球、下象棋、看书……看着孩子那开心、灿烂的笑容,我想这些留守儿童是多么渴望周末有人陪着走出家门好好玩玩,放松一下啊!我还经常利用周末或活动课时间带着这些孩子在镇政府前的广场以及附近的工厂参观,满足他们心里的需求。
我班上还有一名留守儿童超超,记得刚上一年级时他性格比较孤僻,经常早到或迟到,有时候早晨6点就到校,看见校园内没学生,他就一人到外面去玩,又没有时间概念,再次到校时就迟到,有时课间翻学校的后墙溜出去玩,长期是饱一餐饿一餐。像超超这一类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行为给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老师我给予他更多的关心,我积极主动地和他多方面的沟通,虚寒温暖,问他有没有吃饭,从他摇头和点头中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他冷的时候把我家孩子的衣服、鞋拿给他穿;没吃饭时,买包子给他吃,拿牛奶给他喝,老师们也经常把他叫进办公室,给他一些吃的东西,真正走进他的心灵,多观察他的发展变化,以及时了解、疏导他的心理问题。今年学校庆“六一”广播操展演活动时,他看见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校服准备参加比赛时,心里感到特别失落,数学老师知道后,马上将自己的孩子校服送给他穿,让他和同学们一样快乐地过“六一”儿童节。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留守儿童能够完全自觉地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并不多。心理问题影响到学习态度,大多对学习缺乏自信,成绩普遍较差,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大多数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因为思念父母而分散了学习精力;在家里祖父母年纪大、文化低,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针对留守儿童这一心里,老师们总是利用课间时间给这些孩子补缺补差,在班级中营造互助互爱的氛围,以主题队会、互结对子、节日祝福等形式,让人人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二、与家庭紧密连接,教育留守儿童注意安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由此可见,与家庭紧密连接,将是加强教育留守儿童安全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正逢春节过后,大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没出去打工,学校就利用这个时间要求各个班都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让家长交流在外工作的情况,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利用学生父母创业艰辛的事迹来激励他们,使其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鞭策他们不断进取。
记得今年我们班的留守儿童家长会上,瑞瑞同学的爸爸是一位建筑瓦工,他就向孩子们讲述了他的一天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时必须做到的安全防护工作,孩子们都惊讶了,他一天的工作是多么辛苦,而世界上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正是无数像瑞瑞爸爸一样的建筑工人一点一点地垒筑起来的,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多么高,孩子们深深懂得只有自己在家、在学校安全、快乐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父母在外才真正安心工作。在家长会上我还与学生家长谈儿童心理,现代环境下的孩子安全管理和学习指导,我还利用“班班通”让留守儿童家长认真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和《游泳知识与防溺水安全教育》两部影片,让父母一定要强化实际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意识,孩子在家应该干什么,不能做什么,处处做到安全教育。让孩子从细微处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三、与社会紧密连接,提高留守儿童安全意识。
卅铺中心小学地处206国道东侧,出校门就是合安路,交通安全是学校一直以来最关注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教育,有效避免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危害,学校特请来桐城市交警三中队从落实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入手,多措并举,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一是每天中午放学时间、下午放学时间交通警察提前五分钟来到学校前的公路旁护送学生过马路,每天学校安排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协助交通警察护送学生过马路。二是组织交通民警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展示交通安全图片,作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等,强化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三是把交通事故案例做成板报来警示教育师生;四是组织“留守儿童”与交通民警开展互动交流活动,畅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使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我们经常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多次进行紧急疏散演习,强化他们安全意识,评选“校园安全之星”。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论文 篇四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而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4.政府层面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程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再加上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两地分居”;其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的放任不管,让留守儿童在其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复杂综合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和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
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切身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最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既能减少进城务工人员,让子女和父母团圆,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第一、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目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父母认为,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纵孩子,不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干脆就放任孩子不管。其实,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看管或者寄宿在学校,祖辈由于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原因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么放任孩子不管,要么溺爱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祖辈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发展等方面一无所知。寄宿在学校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更是一步步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这个监护人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应该对孩子的学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负责做到真心关心孩子,补足孩子从父母这里缺失的爱。监护人还应及时与学校、父母联系,了解孩子的一切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校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述。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艰苦、薪资水平低等等因素,导师学校缺失大量的教师,甚至出现一师教多学科的情况。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没有年轻教师加入,导致学校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学到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三、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距离学校较远或者没有找到适当的监护人时就会选择寄宿在学校,而在寄宿学校老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入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