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体育高考800M中长跑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800米中长跑是体育高考项目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对于考生而言,掌握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800米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800米中长跑的阶段性训练方法,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800米中长跑的特点是既需要有较高的速度,又需要有较好的耐力和持久力。因此,在训练时,我们需要将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以针对不同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低强度跑步来提高自己的基础耐力。可以选择慢跑、有氧运动等方式进行训练,每周训练3-4次,每次30-40分钟。此外,还可以通过进行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爆发力。
第二阶段是速度训练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可以选择进行间歇跑训练,如100米冲刺-100米恢复跑,每周训练2-3次。此外,还可以进行爬坡跑、爬楼梯跑等训练,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
第三阶段是比赛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模拟比赛场景进行训练。可以选择进行800米的全程跑,以逐渐适应比赛的节奏和强度。此外,还可以进行间歇跑训练,模拟比赛中的冲刺和恢复阶段。每周训练2-3次,每次跑800米,以提高比赛适应能力。
第四阶段是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考生需要强化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并进行比赛前的调整。可以选择进行短跑训练,如200米冲刺-200米恢复跑。此外,还可以进行爬坡跑、爬楼梯跑等训练,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每周训练2次,每次训练量逐渐减少,以保证身体的恢复和调整。
总结起来,800米中长跑的阶段性训练方法包括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训练阶段、比赛适应阶段和冲刺阶段。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自己的800米成绩。
篇二:体育高考800M中长跑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800米中长跑是体育高考项目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对于考生而言,掌握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800米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800米中长跑的阶段性训练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在800米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阶段性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训练目标的不同,我们将训练分为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训练阶段、比赛适应阶段和冲刺阶段。
在基础训练阶段,考生通过长时间的低强度跑步来提高自己的基础耐力。以某考生为例,他在这个阶段采用了每周4次的慢跑训练,每次30分钟。通过这样的训练,他的基础耐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为后续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速度训练阶段,考生需要提高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以某考生为例,他使用了间歇跑的训练方法,每周进行3次训练。通过100米冲刺-100米恢复跑的方式,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此外,他还进行了爬坡跑、爬楼梯跑等训练,以进一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
在比赛适应阶段,考生需要模拟比赛场景进行训练。以某考生为例,他每周进行2次800米的全程跑训练,以逐渐适应比赛的节奏和强度。此外,他还进行了间歇跑训练,模拟比赛中的冲刺和恢复阶段。通过这样的训练,他的比赛适应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冲刺阶段,考生需要强化自己的速度和爆发力,并进行比赛前的调整。以某考生为例,他每周进行2次短跑训练,如200米冲刺-200米恢复跑。此外,他还进行了爬坡跑、爬楼梯跑等训练,以进一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通过这样的训练,他的速度和爆发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800米中长跑的阶段性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考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800米成绩。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考生们在体育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有所帮助。
体育高考800M中长跑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篇三
关于体育高考800M中长跑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
根据国家对新形势下制定的教育大纲培养方案,教育不再只是培养高智商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针对新时期的新要求,教育部门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新形势下,体育高考应运而生,此外,体育高考的出现,也将国家“终身体育”的思想贯穿始终。正因为如此,体育高考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体育训练内容及培养目标方面,社会各界人士观点尚不能统一,或者说,有较大差别。本文是根据自身参加高考经历和训练学生时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向其他各带队教师请教之余经验交流的情况下,针对体育高考训练中普遍关注,但训练效果不理想的800M中长跑训练提出的阶段性训练内容和培养目标。 [正文] 一、概念界定 (一)中长跑:通常意义上的中长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其中,中距离跑包括男女800M和1500M;而长距离跑是指男子5000M和10000M,女子3000M、5000M和10000M。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涉及到体育高考项目的男女800M中距离跑。 (二)阶段性训练方法:阶段性训练方法是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训练实施的可行性,以及运动员的实际身体素质,在一年时间内,根据不同的目标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其最终目的是使体育高考中的800M中长跑稳定增长。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自恢复高考以来,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时代进步的需求,全面发展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尤其为了体育发展能与世界接轨,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其中,体育高考就是其重要表现之一。而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即解决了该问题,其他问题将会有重大变化,甚至迎刃而解。众所周知,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田径项目既是来源于我们远古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项目,也是我们发展各项球类运动和操类项目的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都依赖于田径项目的发展;而在所有的田径运动中,跑又是田径运动的核心内容,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跑的运动中,一般将其分为短跑和中长跑,短跑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爆发力,中长跑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所以,一般认为,中长跑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据此,我们将中长跑作为发展体育项目的核心,也即解决中长跑问题将会对其他项目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有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所以,在训练中将800M作为迎接体育高考的关键和发展其他项目的基础。 但是,在中长跑项目受到如此重视的今天,在实际的训练中,对于如何发展中长跑,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重要作用体现,既是现实训练中的重点也是实际训练中的难点。一方面,在历来的教科书或者指导书上面,主要强调的是中长跑中步幅与步频的协调,速度与耐力的发展,或者途中跑时呼吸的调整,或者根据人体解剖、运动生理或者运动力学等相关学科为基本原则和要求,对肌肉群进行的强度训练;另一方面,负责训练的教练都有其固定的训练模式,在长期的训练中,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训练秘籍”,很难有较大的改变。笔者认为,一方面,教科书或者指导书中关于步幅与步频协调,速度与耐力统一,途中跑对呼吸的调整,以及对肌肉群的训练都对训练有实际指导意义;各教练在长期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型知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另一方面,无论是教科书和指导书传承下来是间接经验,还是教练员训练时总结出来的直接经验,都是对训练结果的一个总结(注:教练员的经验以重复性经验为主,也就是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运用的是同一训练方法),而不是根据训练过程各阶段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确定的训练方法。所以,在新时期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既要借鉴前人的优秀研发成果,也要在实际训练总开启新的思路,笔者讨论的800M中长跑阶段性训练方法就是据此而来。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文是针对湖北省体育高考800M中长跑中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探讨的是在训练中要重视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和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在此之前,前辈们主要研究的是具体的训练内容和强度安排等,而未注重从整体上把握训练阶段性差别,本文是从训练的整体出发,是对具体训练安排从整体上的宏观把握,是对训练方法研究的补充和完善。 2、现实意义:首先,阶段性训练方法的研究有助于对田径这一学科进行阶段性划分,本方法可以移植,对包括高考项目中的二级蛙跳,100M等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其次,通过阶段性划分的确定,各教练员可以在原有基础知识和训练方法上作出更为具体、细致的训练方法、内容和目标,不再是统一方法的重复练习,而是训练方法的递进式变化。最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在递进式训练方法中得到稳步提升,减少受伤程度和受伤几率,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稳中求进,即不能急于求成。 三、研究现状 在白杨《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方法》一文中,主要强调的是中长跑运动成绩影响因素包括速度、耐力、负荷量、负荷强度,而他认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速度,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中长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邝颖妍在《浅析中长跑的联系方法和常见问题》一文中认为,中长跑作为竞技项目要求的是耐力(速度、力量耐力),以及协调性、灵敏性、放松能力强的体能速度耐力项目,并认为中长跑中耐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张晓志的《浅析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一文中强调,中长跑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对运动技术的的掌握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在乔成哲《怎样防止中长跑运动员过度训练》一文中探讨了中长跑容易导致运动员过度训练以及如何防止的问题。李延峰在《浅析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及运用》一文中认为,中长跑是一项发展耐久力的项目,再进一步培养维持跑速能力时,综合运用持续跑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跑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长处,研究自己的训练对象,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才能解决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进一步提高中长跑的训练水平。在《中长跑的科学训练方法》一文中,作者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进行综合探究,强调在训练中将二者结合。 四、研究内容 (一)初始阶段 1、训练目标:初步学习中长跑步幅与步频之间的协调,速度与耐力的配合,途中跑时呼吸频率的调整。 2、训练内容及原因分析: (1)步幅:一是弓步压腿:在原地不动的时候,了解自己两脚之间所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