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篇一
《河畔的金柳》是由中国作家林丰樵所著的一部小说,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故事的展开,展现了一个传统村庄中的人情世故和家庭纠葛。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中,主要以村庄里的两个家族为背景。一方面,有名叫王金柳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和信仰,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有一个叫李明的男主人公,他是一个善良而无私的人,但他却被家族的利益所束缚,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中的选择困境。
小说中的王金柳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女性形象。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敢,成为了村里的一名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帮助了许多贫困的孩子。然而,在面对家庭的困境时,她却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幸福,为了保护家人和信仰,她没有嫁给她爱的人,而是选择了一个她并不喜欢的人。这种无私的牺牲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中的无常。
与王金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明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善良而无私的人,但他却因为家族的利益而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他爱着王金柳,但他却被迫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他的内心痛苦而无奈,他渴望自由和幸福,但他却被家族的束缚所限制。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选择困境和人性的复杂性。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幸福,为了家庭和社会的利益,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
通过《河畔的金柳》这本小说,我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困境,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放弃一些东西。但是,正是这些选择和牺牲,让我们成长和进步。无论是像王金柳那样无私奉献,还是像李明那样被迫妥协,我们都需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勇敢地做出选择。这就是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也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篇三
《河畔的金柳》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河畔的金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熊孩子把《河畔的金柳》递给我时,骄傲地说,“娘,您知道这本书有多少字吗?没等我回答,便自问自答地说,我们老师太厉害了,写她娃写了40多万字,您能写这么多字不?”。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能!
当我拿到这部沉甸甸的书时,正是熊孩子出现诸多问题时——叛逆、玩手机(QQ聊天、打游戏、玩抖音)、上课不认真听讲。当时,读了教育家尹建丽《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李镇西《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等教育书籍,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便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了买了几套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希望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症结所在,继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在孩子班主任金乾波的公众号里读到一篇文章,看到老师对其女儿的教育,隐隐觉得找到了答案,便在当当、亚马逊搜索,希望能买到一本,结果没有搜到,刚好遇到金老师因孩子的事情和我沟通时,我提到了这本书,金老师说这本书没有公开发行,只是送给女儿的成人礼,慷慨送了我一本,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说句实在话,这本书,我并没有从头开始看,而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从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在目录里挑选和孩子相关的问题来读,我读的第一篇文章是《手机事件》,第二篇《放手,还是放任?》,第三篇《一顿暴打》,第四篇《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就这样,对照着,从高中篇读到初中篇,再回到高中篇,最后小学篇,读着读着,便放不下了,利用周末两天,一口气读完。
《河畔的金柳》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冗长的说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从一个父亲的视角,记录了女儿金柳从出生到考上大学成长历程,其间点点滴滴的教育,却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
首先,金老师对女儿严厉的几近苛刻的教育。我没有想到,做为一名父亲,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竟“心狠”到在女儿5岁零4个月时,带女儿徒步6公里走到爷爷家;6岁带女儿爬翠华山;7岁带女儿爬上海拔比华山还高200多米的鹰嘴石(2600米);12岁带女儿历时6天(路途遭遇暴雨、日晒、落石、恶狗)从西安徒步到镇安。真的不能想象,也不可想象!更不可想象的是,温文尔雅的老师,不!——父亲,也会在孩子学习懈怠、学习习惯不好、撒谎时暴打女儿,以示惩戒。但是,当读者看到自律、善良、执着的金柳时,方知严厉的教育是值得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远古时代都知道的道理(从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里伏羲女娲手持锯和规寓意规矩)。
反思自已的教育,不该妥协时妥协,不该严厉时严厉!心情好时,错误也可一笔带过,心情不好时,小毛病也成为大问题,等等诸多不良的教育,终于造就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其次,金老师对女儿超越母爱的付出。先不说金老师是一位男士,且是一个工作极端忙碌的'男士,然而他每天在结束繁忙的工作之后,还要给女儿做饭,给女儿把每一科所有错题输入电脑(错题多的时候要输3个小时),要给女儿听写单词,检查语文背诵,还要陪伴女儿运动,(书中写到:刚到西安时,工作异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都精疲力竭,累得一动都不想动,可是孩子还要吃饭,常常在沙发上躺5分钟,便爬起来做饭,做家务,之后还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给孩子做错题集)他对女儿的付出,是我这个作母亲的都不敢比,反观自已,除了照顾好孩子衣食住行外,在学习上并没有帮助多少,更别说帮孩子找学习方法、整理错题集。(虽然我也知道,整理错题集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就知道,然而,给孩子说了几次,孩子没做,小学时有时间便替孩子做一阵子,工作忙时,便没了下文,所以到现在孩子也没有主动纠正错题的行为,更没有养成及时纠正错题的习惯,究其原因,是家长没有做到位)。
第三,金老师多年的教育积淀。在《善待老师的惩罚》里,金老师写道“当孩子受到老师惩罚时,自然心痛不已。但是换个角度,也许会现老师惩罚的合理性,如果再因势利导,就会把老师的惩罚作用发挥到最大,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仔细想想,孩子在学校里因为写错了字或是做错一道题,被老师惩罚写10遍时,自已是不是抱怨过,觉得这么简单一个字,或是一道题让孩子写这么遍,纯粹是浪费时间。实际孩子在经历过被罚的事情后,这个字或是这道题孩子是不是记住了?且很久都不会忘记?记住抱怨无助于孩子改掉坏习惯,却无形中也让孩子学到了抱怨。
在孩子注重外表时,金老师写道:“内不足则矜于外。一个人内心空虚,才依靠外在的物质来遮掩自已的自卑。内心的强大,源于强大的实力,而强大的实力源于不懈地努力。而你,陷入了一个‘自卑——迷惘——虚度——更加自卑’的圈子。”孩子如此,成人也如此。我们对于孩子的注重外表,除了干巴巴的说教外,没有具体的做法,当然孩子也不听,更别说其到什么样的效果。
还有致女儿金柳的四封信《谈勤奋》《谈理想》《谈惜时》《谈交友》,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只是就事论事,督促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在《谈勤奋》里写道:“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但没有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是呀,现在的孩子,理想只是停留在口头,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努力,理想才能变成现实。
在《谈理想》里:看到金柳因玩手机导致学习退步时,金老师写道“相信孩子吧,说不定哪天会突然顿悟,爆发出无穷的力量,然后学习成绩‘蹭噌’地上涨。你和我都抱着这种幻想,度过了初二,又度过了初三的前几个月。现在看来,这些都是自我麻痹,须知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相信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天天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时,抱有这种幻想的家长不在少数,我知道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都快高三了,熊孩子还不知道学习,家长就希望熊孩子突然顿悟,可是,高二过去了,高三暑假已过去快半了,熊孩子还是天天抱着手机上网、打游戏,丝毫没有顿悟的迹象。真的不能再任孩子这样下去,否则真的是废了!看来在没有其他智慧的教育方式下,对待天天像少爷一样捧在手心里的熊孩子,真的需要敲打敲打了!
虽然在书籍的开头,金老师说“体罚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但没有体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它是必不可少的”、“体罚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但也是最后的一种教育方式,就像国家的军队、警察和监狱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想一想,的确如此,对于孩子,当说教其不到应有的作用时,是不是该警示?是不是该让他明白自已的错误?
第四,十二年如一日的给女儿做错题集。《河畔的金柳》最打动我的是金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给女儿做错题集,这需要多大的自制力,自律性才能做到。不要说孩子不听话,不要说孩子不努力,更不要说孩子不整理错题集。金老师为了给孩子省出时间读课外书,省出来时间锻炼身体,省出来时间背单词,背古诗,他在书里写道:“每天晚上,我把她前一天的语数外作业中出错的题目,制成卡片,在周五与周六晚分两次做完;利用周末时间,每周至少写两篇文章;每周把语文中的生字词听写一遍,英语的单词听写一遍;利用外出散步的时间,把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文(不管老师要求背诵与否,古诗文都要背诵)以级其他诵篇目和英语课文背诵一遍。”试问几个家长能做到,能十二年如一日的做到?所以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绝对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但不否认,也有一些在学习上特别自觉的孩子,不需要家长这样做,但对大部分有惰性的孩子来说,必须得这样做,方能成效。
现在的教育书籍如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这本没有公开出版的书,却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不但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知道了我的家庭教育失败在了哪里?这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