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经典3篇)

时间:2011-04-03 03:38: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篇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得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历了许多变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得失。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统治全国。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统一作用。然而,这种封建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权力过于集中、社会阶级固化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另一方面,我也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政治改革的尝试。例如唐朝的科举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贵族的垄断,使得人才有机会通过考试晋升。这种制度的出现为整个社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贿赂、假冒等现象。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科举制度的衰落。

此外,我还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得失。例如,明朝时期的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缩减官僚机构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矛盾,提高了国家的治理能力。然而,明朝也面临着许多内外部的困扰,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落。

通过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得失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合理、公正的政治制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繁荣;而一个权力过于集中、腐败的政治制度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落。因此,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政治制度,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篇二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不仅仅是一种规则和制度,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体现。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君臣之道和礼乐制度,这些思想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君主的仁政和忠臣的忠诚,这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然而,儒家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权威的过分崇拜,以及对个人发展的限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也了解到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些其他思想流派对政治制度产生影响。例如法家思想强调法治和重视实际效果,这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启示。然而,法家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于强调权威和忽视人情。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通过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同时也需要注重人文关怀。一个合理、公正的政治制度应该兼顾道德伦理和法治原则,尊重个体的权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同时,政治制度的发展也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吸取优点,避免弊端。只有这样,中国的政治制度才能不断进步,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篇三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中国历代政治

得失》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始终觉得,对像我这种读书不勤的人来说,与一本书的相遇很需要缘分,就像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尽管粗略知道钱穆先生其人,但却是前不久才接触他的著述。而每每凭借这一点浅缘,却能领略往者光辉厚重的思想,于我真是平凡生活中一大乐事。虽常觉相见恨晚,但更多是"毕竟没错过的"喜悦而知足。

  这本书很薄,是钱穆先生将其在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所做"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演整理而成,择汉、唐、宋、明、清略举大纲,陈述历史上传统制度的机理和演变。本是闲闲地翻看,越看越入神,态度也愈发郑重。一是自感之前所受教育,将自秦至清的政治传统用"封建专制"四字一笔带过,是如此轻率取巧,粗暴斩断传统文化根基,抹煞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智果,实则这"故纸堆"中有于今很多领域都可以借鉴的大智慧。二是感佩于钱穆先生平心客观的历史态度,讲史条理性极佳,文字不锋芒,却让人觉得从容大气,诚恳宽厚。虽非学术专著,但也叫人如灌醍醐。

  历代政治制度,这一题目已极宏大,又与文化、人事相连结,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本书单就制度,从四方面限定在一个范围去研究,其余不再涉及,我觉得是相对谨慎合理的,有其内在结构机理。一是政府的组织,也即政府职能分配的角度,二是考试与选举,政府与社会连结流动的角度,三是赋税制度,财政经济的给养角度,四是国防和兵役制度,军事的保障角度。四个角度不是单独割裂,而是互有连接影响,用连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政府的组织

  自秦至清,一共同特点是都有皇帝,若因此即判定其专制黑暗,未免武断,因一制度的由来和形成,都是要结合其国情来讲。如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市民集合至广场民主公选领袖,有其现实的`可行性。而中国立国规模大,小农经济发展早,散布全国,当时要来推行民选制度几乎不可能,况且民众是否真能有效操纵政权,民意多大程度上切实还另当别论。

  就中央政府来讲,历来有皇权与相权之争的问题,因自大一统局面开始,皇室便和政府是分开的。从历代相权的演化过程,我们也能看出皇权地位逐渐提高,相权逐渐衰落的局面:汉制宰相作为政府领袖,掌握政府实权;唐宰相由领袖制变为委员制,分而为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已分割相权互为制衡;宋撤门下尚书,仅留中书在内廷,军事财政用人全不在宰相;明则中书亦废,六部分头而治,形成多头政府;至清军机建立,六部仅作执行机关,无权对下直接发命。这也与上述皇权世袭相关,皇权世袭宰相却非世袭,皇权地位尊严不断升,政府的权不断降。这也是中国政治史上一大问题,制衡越来越薄弱。

  就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来讲,自汉代官级扁平,转换灵活,至清中央在地方层层下派官员,不许地方有真正权柄,则是中央日益集权,地方政权逐渐衰落。这从某一程度是好的,由四分五裂至统一集中,有一凝固的中央,利于政令集中高效,保障执行。然而极而复衰,地方政权衰微也带来地方发展滞缓无持续性,不利于长远。

  (二)考试与选举

  自汉以来,除皇权世袭为制度正统外,政府里便无世袭制,可以说,历代政府是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原旨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自汉举孝廉,至唐将进士之门扩大打开,凭事实讲,其显然是在开放政权,这也是科举内在精神。一项制度能延续存在几千年,必有其生命力,但运行越久,也像机器年久折耗一般,有其积弊。一方面,形成重文求仕的社会风气,加之传统政治"节制资本"的政策,引导民间才智竟求政治发展,抑制工商资本发展,造成政治上的臃肿病。另一方面,进士及第即可入仕途,人人有入仕的希望和机会(虽不论这机会大小与公平),再加上刻意地重农抑商,逐渐形成一平铺的社会,无法形成有力的团体组织,这于中央加强统治自是好事,但却使得社会没有力量,长久下来不利于推动社会的总体发展。

  (三)赋税制度

  财政经济是政治制度得以存立和延续的养料,自是有其重要地位。中国自来是农业社会,土地制度又可以说是经济制度的根基,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汉井田制已废,对土地采取自由买卖,轻徭薄赋却未能平均地权,无法抑制土地兼并之风,贫者无立锥,使减轻租税政策失去功效。汉扩大版图需财政支持,由此衍生出"盐铁官营"的政策。唐由租庸调到两税制演变,虽方便了征收,但一任农田自由转移,失却为民置产的精神,亦造成重复征收随地摊派现象,致使贫者愈穷。宋明清以下也基本沿袭两税,政府多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本源问题放弃了。土地制度的变迁改革本书未多加涉及,感觉也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四)国防和兵役制度

  养育政府靠经济,保卫政府靠武力。如前所说中国社会崇尚文治,以文统武,但历代大多对军事这一块亦重视亦注意限制军队权力,尤其唐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以后。汉全农皆兵,分为卫戍,属民众对国家担负的义务。唐全兵皆农,府兵自给,武官立功,以功名奖励无实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央文臣兼地方事,军权则集中中央,募兵制与长期防御政策不匹配,导致冗兵冗吏,加重财政负担。明卫所制度重归唐制,军队自给,但承平太久,军队制度亦有松懈衰落。清朝由于满族民族特性以及部族政权的巩固需要,初期军事力量较强盛,然也有和明同样的问题,国运隆盛,承平太久,有的八旗子弟一辈子不打仗,优渥特权自然会滋生松懈偏废。这个话题又是好大,强军事、定军心,在当代也是个重要议题吧。这块自己懂得实在太少,不能强加议论。

  也像钱穆先生自己说的,历史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本书也只是从几个角度截面来看历代政治制度演变得失,更多是科普读物,不是学术专著,里面的各种说法也未必准确,但作为入门级对历史并无专研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我觉得,它所带来最大的启示,不在于学术方面的准确性有多高,对具体制度的解读有多精准,而是教我们郑重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启迪我们减少武断的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文化传统本是延续传承的,历代政治制度之得,之失,于社会,于组织,于个体,应该都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历史终是客观事实,意义挖掘在于对待的态度,减少一些武断,多一些重视落实,旧经验里面寻求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失为一件很好的事。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