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优秀3篇)

时间:2018-08-09 04:44: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 篇一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思维与决策的心理学著作,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人类思维的方式和决策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和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思维的两个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系统一是我们的直觉和本能反应,它快速、自动地产生判断和决策。而系统二则是我们的理性思维和深思熟虑的过程,它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和时间。作者通过对这两个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我们思维的种种偏见和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这些错误。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系统一和系统二之间的博弈。我们的思维习惯于依赖系统一,因为它快速、省力。但这也容易导致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出现偏差。例如,作者提到的“代表性启发”就是系统一常犯的错误之一。我们往往根据某个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忽略了背后的统计数据和真实情况。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在投资、医疗决策等领域中尤为常见。

另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对抗这些思维偏见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慢思考来避免系统一的错误。慢思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启动系统二,用更理性和深入的方式思考问题。另外,作者还提到了反思和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决策过程,找出其中的漏洞和问题。而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中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减少自己的思维偏见。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启示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都过于依赖系统一,容易陷入思维的陷阱和偏见。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慢慢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更理性和全面的决策能力。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本必读的心理学经典。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我相信通过读这本书,每个人都可以在思维和决策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 篇二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作者丹尼尔·卡尼曼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案例,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种种偏见和错误。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深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启示,如何更好地避免这些思维偏见。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介绍的“情绪捕捉”现象。情绪捕捉是指我们在决策过程中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当我们处于愤怒或者兴奋的状态时,往往会过于乐观或者悲观地估计事物的可能性。这种情绪捕捉现象在投资、交易等领域中尤为常见,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另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对抗这种情绪捕捉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冷静思考和大局观来避免受情绪影响。冷静思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抑制情绪反应,以更理性和客观的方式分析问题。而大局观则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多种可能性和因素。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减少情绪捕捉带来的影响,做出更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的思维偏见和错误。例如,“可得性启发”和“替代性启发”都是我们思维中常见的偏见。可得性启发是指我们在判断事物的可能性时,更倾向于根据记忆中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而替代性启发则是指我们往往只考虑一种可能性或者替代方案,而忽视其他可能性。这些思维偏见都容易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阅读《思考:快与慢》,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了这些思维偏见的影响。我发现自己在决策过程中常常依赖个人情绪和直觉,而忽视了更理性和客观的思考。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避免这些思维偏见的影响。

总的来说,《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关于思维和决策的启示。通过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我相信我可以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思维效率。这本书不仅适用于心理学和决策科学的研究者,也适用于每个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 篇三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

  张山凤

  "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就被它白净、简洁的封面吸引了,就像我所喜欢的为人处世的风格一样,简单、直接、大方、不作。后来在Kindle里看到这本书的英文版,封底写着一段推荐文字"Buy it fast.Read it slowly. I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这句话成为了我给身边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时必备的口头禅,也为我缓慢的阅读进度找到了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

  01

  在知乎等网媒上的一些书评中,我了解到这本书并不是2017年的新书,早在2012年这本书便横扫全球超级畅销书榜单和经济学好书榜单。作者Daniel Kahneman(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是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决策心理机制和他创立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的理性局限。卡尼曼在五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总共只出过四本书,这本正是第四本。2002年,卡尼曼与弗农?史密斯一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的当选着实让众多经济研究者感到惊讶不已,因为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次颁给一位心理学家,也是继约翰?纳什(JohnF. Nash)之后,再一次罕见的将万众瞩目的奖项颁发给非经济学出身的学者。当时,有这么个小故事,卡尼曼得知自己获奖后激动万分,以至于失手将自己锁在了家门外,最后不得不破窗而入。自此,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概念的现实偏差开始为普罗大众所认可。

  02

  在这一个多月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开小差,注意力老是拐到《未来简史》和《精益医院》这两本书上,耽误了这本书的阅读任务,但是我认为同时展开几本书的阅读习惯还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拓宽思维。我在阅读其他书时,不自觉地就会用卡尼曼的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套赫拉利列举的那些例子,正好可以学以致用了。

  虽然很多经济学爱好者都看过这本书,但是真正能读完的、甚至读透的并不多。原因是很少听到大家引用其中的理论,更不用说我们一直在重复书中所反复批评的思考谬误。和其他那些为了讲故事而引入学术理论的书籍不同,此书的最大益处在于帮助我们系统性地了解行为经济学这一学科。可以说,卡尼曼讲的很多东西别的地方都有,但都支离破碎。其他有一些书倒是全面,但如同教科书般索然无味。可以说,没有一本书是卡尼曼这么系统化和易懂的。虽然我已经对行为经济学略有了解,但读过此书后依然觉得系统性的学习实在是大有裨益。

  03

  作为心理学家出身,卡尼曼在本书中阐述了众多的心理学行为实验,发现我们选择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总是被理性的光辉所照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往往受到问题所激发的大脑工作模式控制,甚至在同样的问题下,大脑采用不同的决策模式,其最后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区分我们同一个头脑中的两种思考的工作模式,卡尼曼把以经验、直觉性的思考方式命名为系统1,系统1往往根据语境的启发性、联想和过去固有存在大脑的图景来决定选择,通常会简化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回答,还有些时候以移情的方式类比同样问题或者根据暗示点来决策。这些决策所体现的不加思考的快速,显示了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风险的一种经验判断,它花费时间少,反映迅速,消耗更少的能量。

  与系统1相对应的一种大脑的思考决策工作方式,命名为系统2.系统2消耗更多的能量,决策速度慢,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决定是否接受系统1的观点和感觉,甚至否决系统1的结论,系统2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不过它更加懒惰,它往往在人类遇到灾难、感受紧张、复杂或者问题严重的情况,来根据事实进行更加细致的计算,来得出结论。

  系统1更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女性购物者,由于经验和阅历较少,总是试图快速的做出结论解决问题,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感觉的影响;而系统2更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精于算计的男性商人。系统1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显得自信和放松,且容易受到环境启发和影响,她不太在乎答案的.正确性,更喜欢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和想法行事。而系统2需要通过计算自己构建一个独立的观点来判断基于"数字"话客观的结论。

  04

  卡尼曼列举了很多相关的实验和经典案例来表现这两种大脑的运作模式。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球和球拍"这个简单精炼的案例了。球和球拍一共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多少钱。系统1给我们的估值是0.1元,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得到的一个映像,这个映像似乎与生俱来,用不着我们思考,看到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了这个结果。然而,一旦你对这个结果产生了怀疑,系统2就要尝试工作了,构建类似"x+y=1.1,x-y=1"的计算模式,我们知道球拍实际上是1.05而球是0.05.这个案例清晰地介绍了我们思考模式的特点,类似的思考模式已经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我们所构成的社会会存在大量的谬误和偏见。

  当我们在面临选择和决策的阶段,我们往往无意识的受控于系统1,除非当我们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开始着手考虑更为基础和通用的数据来证明系统1的时候,系统2才会缓缓的开机启动,最后给出它的判断。举个例子,老王非常腼腆,少言寡语,但是很乐于助人,却对人们和这个现实的世界没多大兴趣,他重视传统,做事情中规中矩,关注细节,对于数字特别敏感。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描述,我们来判断一下老王最有可能的职业是什么。农民、司机、售货员、会计、医生或者图书管理员?实际上这段典型描述会启动系统1根据"相似性"、"代表性"、"典型性"展开联想和启发。而实际上,我们如果采用系统2来考虑得话,会考虑这些职业在社会人口的分布概率,会比通过系统1的相似性得到的答案最准确,这个例子实际上告诉我们在很多决策的时候,基础概率更重要。正如在风险投资行业,一个主观上的"好"项目通常也不会得到比这个行业平均风险程度低多少。

  05

  书中还提到如何评价生活的"幸福感".比如有个同学,很努力地准备考试,但是分数却惨不忍睹,准备时她确实很快乐,但是结果却令她不快乐。这样的一段回忆,应该如何评价呢?卡尼曼提出:"记忆自我是总体快乐吗?""经验自我是现在快乐吗?""人们就是在被经验自我所占据,忽视过程的经验,真正的幸福感"应该包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也就是"我现在很快乐"和"总体来说我很快乐",如果这个成绩没有给她现在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且总体来说,她也很快乐,那么她就很幸福了。也许这样听起来很奇怪,那是这因为违背了我们的直觉性系统。所以说幸福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多分配点时间在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上。

  上述这些都是卡尼曼在传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正是这样的研究让他认识到,经济学中经纪人的假设是有缺陷的。人们在选择进行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效用,是拿未来的预期与现在的拥有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在判断中还有大脑工作的两种不同的模式来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两个人,过去分别拥有100万和1000万,如果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当他们资产都变成500万的时候,他们的效用或者说幸福感是一样得。显然,我们很清楚,这个认知不成立。所以人在选择的时候,并不是经济理性在起作用,而是基于个人现状的得失来进行判断。由于大脑的工作模式,人类对于失去的厌恶远超得到。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卡尼曼,进而他从心理学转向了决策理论,从而发表了使得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也就是相对于现有的财富来讲,人们更看重得失,而且关于结果的可能性和决策权重方面,表现完全不同。

  06

  卡尼曼教授的这本书确实堪称关于认知和决策的不俗之作。合上手中的书本,想起了宋代禅宗大师靑原行思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我仿佛经历了一种"看山还是山"的渐悟,对于平实的生活,抑或严肃的学术,又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思考。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教授在其经济学大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开篇就引用了萧伯纳(GeorgeBernard Shaw)的名言

——"经济学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而执着于真理的费尔巴哈(LudwigAndreas Feuerbach)则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看来,经济学与生活并不遥远,而生活与幸福之间也并不存在距离,学术与生活、生活与幸福的转化或许仅仅在于以何种方式和角度去衡量和思考。

《思考:快与慢》读后感3000字(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