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国名著有感【通用3篇】

时间:2012-08-02 08:35: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外国名著有感 篇一

《傲慢与偏见》:爱与成长的故事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乡村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伊丽莎白·本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对社会习俗、贵族阶级与中产阶级的描写,奥斯汀以幽默、机智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爱与偏见、成长与改变。

读完《傲慢与偏见》,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伊丽莎白·本内特是一个智慧、独立的女性形象,她拒绝了许多贵族男子的追求,因为她坚信真爱应该基于相互尊重和理解。她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思考自己在面对爱情时的选择和原则。

达西先生是一个被误解的角色。起初,他因为傲慢和无礼而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逐渐看到了他内心的善良和真诚,以及他对伊丽莎白的深情。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我们不能仅凭外表和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长的空间。

这部小说还通过对社会阶级的描绘,让我对人性的偏见有了更深的思考。在贵族和中产阶级之间,奥斯汀描绘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展现了社会的阶级差异和对待他人的态度。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出身或者社会地位而对其进行判断,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

通过阅读《傲慢与偏见》,我不仅享受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更重要的是,我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的智慧和启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爱情需要建立在真实和坚持的基础上。我相信,这些道理将伴随着我一生,指引着我的成长和选择。

读外国名著有感 篇二

《1984》:警醒与反思之书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具有强烈反乌托邦色彩的小说。这部小说以极权主义社会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极权政权下的生活,以及他对权力和统治的反抗。通过对权力滥用、言论控制和思想操控的揭示,奥威尔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警醒人们对于自由和人权的重要性。

读完《1984》,我被书中所描绘的恐怖和绝望所震撼。在这个极权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隐私被剥夺,思想被控制,言论被限制。人们被迫接受虚假的现实,对真相和自由的渴望被无情地扼杀。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自由和人权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护它们,不断警醒和反思。

书中的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勇敢的反抗者。尽管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惧和压迫的世界,但他仍然坚持追寻真相和自由。他不仅对体制进行了暗中的反抗,也通过与朱莉娅的爱情,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勇气和力量。温斯顿的坚持和反抗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明白了个体的力量和勇气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1984》通过对权力和统治的揭示,让我对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平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中,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通过操控言论和思想来维持统治。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权威和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应该保持批判的思维和追求真相的勇气。

通过阅读《1984》,我深深地反思了权力和自由的关系,也明白了人们对于自由和真相的渴望是永恒的。这本书警示着我们,我们不能被虚假的言论和权威所欺骗,我们必须保持警醒和反思,捍卫自由和人权的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进步。

读外国名著有感 篇三

读外国名著有感300字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好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地替学生解决难题,他们对学生的关心首先表现在让学生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什么,要想克服困难,不仅仅需要孩子们集中极大的注意力,而且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意志力。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不仅仅要在学生面前揭示教材内容的本质,而且要教给学生怎样思考,让他们独立地,自觉地深入到教师的详细讲解中来。

学生被动,消极地掌握住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发展起不到多大的影响,而是让他们扮演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主动收获的知识,不但让人深信不疑,更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上一篇:社区维稳简报 下一篇:没有了
读外国名著有感【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