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最新6篇)

时间:2018-02-05 03:40: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一

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教师们在进行相关教育时需要注重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道德经典、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孔子、墨子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做好事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在法律基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宪法、法律法规等方式来使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让他们明白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例如,可以通过讲解法律案例、道德困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明确遵纪守法与遵循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讨论等活动,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与道德观念,做到知法守法、明辨是非。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们应该注重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二

在当今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越发重要。作为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首先,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讲授经典文化、名人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例如,可以通过讲解《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让学生了解古代智者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他们对道德修养的兴趣和追求。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道德模范评选、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其次,在法律基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法律常识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律师等人士到校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应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例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和法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知法守法、明辨是非。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方法和内容的选择,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做出贡献。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多品德高尚、法治意识强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三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四

  教学主题: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一)“求助有路”(板书)

  1、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师归纳过度讲解)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就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正确的选择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可是,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法律知识和程序都不懂。因此,我们必须向有关部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2、维权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请你帮帮小芳出主意第108页的案例。

  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去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参考教材第110页的“相关知识连接”)本案例中的小芳向当地妇联反映了,妇联的工作人员,对小芳的家长效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上门做了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工作。小芳的继父最终愉快的同意继续送小芳上学。小芳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阅读教材第108页-110页的内容了解“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的相关方面的内容。

  教师归纳小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向这些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打官司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可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有:

  3、维权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二)“敢打官司”

  1、什么是诉讼?

  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它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法律程序。打官司(诉讼)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最有效的手段。打官司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到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有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它又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类型。(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刑事诉讼案件的类型,教师适当讲解。)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行政诉讼案件的案例“小李状告税局”,教师适当讲解。)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件。可参考教材第112页的“相关知识连接”,

  小小辩论赛: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引领对策:教师课前应对学生就如何辩论、处理材料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还可以评出优胜者、辩手,教师进行点评。

  (三)“善于斗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

  ①假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小平应该,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②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③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例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我们青少年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只能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自己也要受到谴责。

  1、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见义智为?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凶恶的。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等。

  3、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电话?(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

  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杀人、抢劫、抢夺、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灾害事故;五是群众的求助。

  学生阅读课本114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并交流:

  ①“上游戏厅很正常,有时候需要舒缓放松一下。”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偶尔上游戏厅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其中。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他人的事与己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③小芳同学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下报复。而应该向有关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以求帮助解决,因为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就得诉诸于法律,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五

  【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教学理念】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动画、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3、教师总结,升华全篇

  4、课后实践,阳光行动

  通过此活动的践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标:

  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教学重点: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教学难点:

  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学情简析: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已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中明确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已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

  教法、学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本课教学在教学中遵循启发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出示了电影《有话好好说》的片断,并组织学生讨论:

  1、影片中赵小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他侵犯了张秋生的权利了吗?

  2、电脑是属于谁所有的?张提出的赔偿要求合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涉及到了有关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

  这样的新课的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片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讲授新课:

  本课共三目,即: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三目。知识点较多,内容丰富。我的这样设计的。

  三、引导学习,解决目标: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自已的分析,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并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突破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具体有:民事法律保护和刑事法律法律保护。

  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一个案例,《王林房屋被侵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互换,体会民事法律手段保护的内容。案例继续,是使学生理解刑事法律手段的内容。并且通过“我来断案”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五、巩固小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