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8-08-09 04:16: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数字0-20的认识和运算。

一、数字0-10的认识

1. 认识数字0-10,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教具让学生认识每个数字的形态和数量。

2. 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掌握数字0-10的顺序。

3. 利用实物,让学生能够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如用小球、积木等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二、数字11-20的认识

1.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20,通过数字卡片、数字拼图等教具展示数字的形态和数量。

2. 通过数字排列游戏、数字填空等活动,让学生练习数字11-20的顺序。

3. 利用实物,让学生能够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如用计数棒、计数贝壳等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三、数字的比较和运算

1. 练习数字的比较,让学生通过实物数量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比较词汇。

2. 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通过算术题、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加减法规则。

3.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应用,如购物、分配食物等情景。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学生将能够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初步掌握数字0-20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本篇教案将介绍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形状和图形的认识。

一、认识基本形状

1. 引导学生认识圆、方、三角形和矩形等基本形状,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形状的特点。

2. 练习辨认基本形状,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教室中的各种形状,加深对形状的印象。

3. 利用形状拼图、形状分类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形状的特点和区分不同形状。

二、认识图形

1. 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图形的特点。

2. 练习辨认图形,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教室中的各种图形,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利用图形拼图、图形分类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图形的特点和区分不同图形。

三、图形的应用

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如窗户是矩形、饼干是圆形等,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应用。

2. 利用图形拼接游戏、图形涂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图形的趣味和实用性。

3. 通过图形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学生将能够在一年级数学上册中初步掌握形状和图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具、学具准备:

  积木块、两朵红花。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的红花。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的红花。

  这时,老师轻松地将黑板上方的红花拿下来。

  问: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多红花?

  生:因为老师的比小朋友高。

  师:为什么小朋友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板书课题:比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找两个高矮相差较大的小朋友上台。

  师:你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能。

  师再请两位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

  2.小组合作

  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鼓励合作活动肯定方法

  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第三高。

  3.判断并说明方法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鼓励互查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用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5-46-27-38-018-10

  17-718-52+134+106+927-20

  8+50+015+45-55+720+9

  2、填未知数

  (1)6+()=11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8+()=1512-()=2

  5-()=47-()=1()+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知识与技能: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③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2.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二、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摸一摸。

  (1)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2)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3)对!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4)还有左耳和右耳。

  (5)还有左眼和右眼。

  (6)还有左肩和右肩。……

  (7)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三、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摆一摆。

  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数一数。

  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爬楼梯。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对!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转弯判断。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六、课堂

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