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选6篇】

时间:2012-05-01 07:24:1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本课教学内容:认识和理解分数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能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3. 能够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

4. 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读写分数。

2. 教学难点: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读写分数的方法等内容。

2. 教具:分数卡片、分数游戏等。

3. 课前准备:复习前几节课内容,确保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分数游戏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分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

3. 练习:通过分数卡片练习读写分数,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4. 拓展:让学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引导他们发现分数的规律。

5. 引导:教导学生如何化简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6. 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分数的练习。

2. 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自己的生活中的事物,写一篇小短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本课教学内容:认识和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2.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3. 能够应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2. 教学难点:应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内容。

2. 教具:几何图形模型、计算面积和体积的工具等。

3. 课前准备:复习前几节课内容,确保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面积和体积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测量几何图形的边长和高度计算面积和体积。

4. 拓展:引导学生应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引导:教导学生如何在解决问题时运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

6. 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面积和体积的练习。

2. 观察身边的物体,计算其面积和体积,写成小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00﹢2532—00×9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习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

  2、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

  30×40=6×40=200×20=80×50=

  12×8=32×20=150×4=240÷2=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在乘法应用题中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数学例1: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1)例1、铅笔每枝5角,买3枝用:

  5×3=15(角)

  15角=1元5角

  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

  70×2=140(元)

  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

  9×4=36(元)

  (2)引导学生明确:以上三个问题都是买东西用钱的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多少钱叫总价、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价是5角,数量是3枝,总价是1元5角、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价是70元,数量是2个,总价是140元、

  第三个问题里的单价是9元,数量是4千克,总价是36元、

  从例1可以看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3)反馈练习:

  ①口答:每件商品的价钱叫( ),买多少叫( ),一共用多少钱叫(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②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以上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3、教学例2、认识: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1)例2、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

  25×3=75(千克)

  菜园每畦产菠菜150千克,4畦产菠菜:

  150×4=600(千克)

  (2)讨论思考:这两个问题都是说的什么事?这两个问题中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分别是什么?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生汇报:这两个问题都是说有关生产数量的事情、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做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把一共收多少苹果或产多少菜叫总产量、

  第一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25千克,数量是3棵,75是总产量、

  第二个问题里的单产量是150千克,4畦是数量,600是总产量,

  从上面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4)反馈练习:

  ①回答:每棵树收多少苹果或每畦菜地产多少菜叫(单产量),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畦菜地叫(数量)、

  ②举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上述数量关系的实际计算问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两种数量关系?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 )×( )=总价 ( )×数量=总产量

  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

  (2)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公斤,共产粮多少公斤,是求数量的题目( )

  五、布置作业、

  1、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2、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

  1、记住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培养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定目标

  1、"小小售货员"游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乘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

  2、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应用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类型

  乘法应用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口头展标l、2)。

  [评析:通过游戏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标及时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导学达标

  1、求总价数量关系的教学。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

  ①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多少钱?

  ②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

  ③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

  (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

  (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

  ①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

  ③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

  (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

  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

  (4)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

  根据例1的三道题的解题规律,请同学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总结出的数量关系。)

  (5)看教材,勾画重点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

  ②举出生活中像例1这种求总价的应用题。

  [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和产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学求总产量数量关系。

  (1)按照老师教同学们求总价的方法,请你们带着以下思考题自学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个思考题)。

  例2、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

  ①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多少千克?

  ②菜园每畦地产莱150千克,4畦地产菜多少千克?

  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①两道题都说的什么问题,它们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②什么叫单产量?什么叫数量?总产量?

  ③知道单产量和数量怎样求总产量?

  (2)检查自学情况(投影出示检测题)。

  ①例2的两道题都是求的应用题。

  ②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或每哇地产菜的重量叫做,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波菜叫做,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③写出求总产量的数量关系:

  ④例2中的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各是多少?

  ⑤举出生活中像例2这种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评析: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也会学习知识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小结。

  以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和数量,用单价乘以数量就可以求总价;知道单产量和数量就可以求总产量。

  三、达标测评

  1、将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相应的数量名称连起来。

  (1)皮球每个35元,买4个皮球一共用多少钱?

  数量总价单价。

  (2)每只母鸡平均每月下蛋20个,有5只母鸡。每月共下多少蛋?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2、先说出数量关系,再解答。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15千克,20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

  4、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

  5、把下列应用题补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园每畦产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2)每双童袜2元,,应付多少元?(补充不同的条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个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平均放在6个筐里,每千克苹果2元。每筐苹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评析:测评题有密度,有梯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要求,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1、2题是检查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是否都掌握;3、4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这节课的基础,而且还要会"选材"和"组装";5题的第(2)题补充不同的条件,要求学生思路要广,思维要灵活;6题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四、全课总结(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2、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猪八戒吃西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件,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现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个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0÷3)

  二、列举实例,获得结论。

  1、0÷3等于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1)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3、做一做。

  0÷20÷40÷5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0除以一个数都得0。

  5、质疑讨论0÷0=?

  明确: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运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来解决除法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出示例6。

  寻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420÷3=

  1、计算309÷3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

  (4)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自己先说,多提问几名,及时给出肯定和表扬)

  交流得出:a、b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c算错了,因为309÷3的商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十位上0除以3得0,这个0写在十位上,如果不写商就是两位数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师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

  (5)说一说a、b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得出的竖式要简便些。

  师生共同用简便的书写方法重新计算。

  2、计算420÷3

  (1)先判断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

  (2)说出计算过程。问:为什么个位上商0?0不写行不行?(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提问学生用语言表达,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索简便写法。

  (4)小结: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609÷3750÷5980÷7

  选一组进行笔算。

  订正时,说出算法。

  2、练习七第3题。

  独立改错,汇报时说出错误原因。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整节课下来,整体来说是还可以,至少对于我这样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师来说。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太清楚。各个环节设想的很好,但在实际上课时不能很好的灵活贯彻,缺乏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备教法、备学生、尽量形成成熟、机智的课堂教学。

  在商中间和商末尾用0占位的时候,还强调的不够多。在一节课的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不集中了。所以学生的反馈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后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多敲多点,同时注意调控学生学习状态,计时引导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