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行道树》教案 篇一
课文《行道树》是一篇描写城市中行道树的文章,通过对行道树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珍惜。本文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份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教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行道树》,学生能够了解行道树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行道树在城市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作者通过描写行道树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 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1. 阅读课文《行道树》,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行道树的看法和体会。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行道树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4.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
5. 讨论城市环境对行道树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城市绿化环境。
课堂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行道树,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编写小品或诗歌,表达对行道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积极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行道树》这篇课文,同时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文《行道树》教案 篇二
课文《行道树》以行道树为主题,描绘了城市中孤独的行道树,在表达作者对行道树的热爱和珍惜的同时,也反映了现代都市化进程中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现实。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设计一份适合初中生的《行道树》教案。
教学内容:
1. 了解行道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作者通过描写行道树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方法:
1. 阅读课文《行道树》,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
2. 分组讨论,分享对行道树的看法和体会。
3. 观看相关视频和图片,了解行道树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4.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5. 辅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写作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回答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作业,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小组讨论或活动的合作情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行道树》这篇课文,还可以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城市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文《行道树》教案 篇三
课文《行道树》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办法】
1、朗读法。
2、研讨点拔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行道树,导入课题
这是一列行道树,我们认为它们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如果树木也有思想,那么,这些行道树沉默地站着时,会想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笔下行道树的一番倾诉。
二、教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
注意朗读的`语调、感情,划出你认为耐人寻味的关键性句子。
三、学生齐读课文
四、正音、释词
堕落(duò):
1、(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2、沦落、流落。
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牙龈(yín)
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贪婪(lán)
冉冉(rǎn)
苦熬(áo):忍受着痛苦度日子。
五、出示思考题,学生研读课文,合作探
1、行道树的事业是什么?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
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末段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它们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4、你认为行道树是个怎样的形象?文中哪句话最能揭示主旨?生活中有类似行道树的人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六、揣摩语句上的疑难
如:
1、第二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4、揣摩首尾两句话表述的异同。
七、布置作业
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对行道树说点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