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 能够朗读并背诵《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
3. 能够通过表演、讨论等方式感受古诗的内涵。
教学重点:
1. 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意义。
2. 背诵《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
3. 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古诗的内涵。
教学准备:
1. 课文《但愿人长久》的复印件。
2. 彩色笔、粘贴纸等。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2. 学习课文:学生跟读《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并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 背诵古诗:学生背诵《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并进行小组朗读。
5.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古诗的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6. 感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古诗的美感和哲理,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魅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背诵并感受古诗的内涵。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2. 能够通过描绘、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能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对古诗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2. 通过描绘、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对古诗的感情。
教学准备:
1. 课文《但愿人长久》的复印件。
2. 笔、纸、水彩笔等。
3.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作者苏轼及其背景,引导学生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学习课文:学生跟读《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教师讲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3. 创作: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古诗中的意境,并写下自己对古诗的感悟。
4. 表演:学生自愿进行古诗的朗诵和表演,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情。
5. 录音:将学生的朗诵和表演录音保存,留作班级收藏。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但愿人长久》这首古诗的作者及背景,通过创作和表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录音保存学生的表演,不仅让学生感到自豪和满足,也为班级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篇三
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重亲情
转念
宽慰}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