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从本课题起,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它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好理论准备,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程价值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设计本课题时,做到了四个转变:
(一)由“照方抓药”向“实验改进”转变。
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药”展示给学生,今天我大胆改进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此装置的优点有三个:1.现象明显;2.节约时间;3.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橡皮塞,防止了空气的进入和白烟的逸出,减小实验误差。
(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次实验探究活动,一方面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转变。
在实验设计上,改变过去“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将观察的现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对产生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由“学科内容”向“贴近生活”转变。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口吹石灰水”,实验中用到鸡蛋壳等日常用品,另外还提出对“水能变成油”这种言论的看法。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要相信科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案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提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如图改进: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组织第二次活动与探究
设置课堂练习题如下:(1)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3体积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问: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
磷、碳、硫燃烧的本质。
设置“能力拓展”习题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活动与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烧杯,向其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
探究实验名称: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颗鸡蛋壳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鸡蛋壳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
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交流、谈看法。
思考。
观看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复习旧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
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且会用一般规律解决个别问题,提高学生能力。
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及看法。
质疑,激思。
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诊测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