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经典6篇】

时间:2012-03-09 07:33: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一

在《孔雀东南飞》这个名字中,孔雀是代表了美丽和自信,而东南飞则暗示了向着目标前行的决心和努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故事,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憧憬。就像孔雀展开美丽的羽毛一样,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通过鼓励和正面的激励,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飞得更高。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有着明确方向的动作,它知道自己要飞向何处。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方向,才能让他们在迷茫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最后,我们要教导学生在前行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孔雀在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风雨和困难,但它总是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行。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告诉学生,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要让学生明白,困难和挫折只是成功路上的一道坎,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收获。

总之,《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方向和毅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坚信自己的潜力,明确目标,并坚持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二

《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故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明确目标,坚持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首先,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孔雀展开美丽的羽毛是因为它对自己的美丽充满自信,同样,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通过激励和肯定,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

其次,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孔雀东南飞是一个有着明确方向的动作,它知道自己要飞向何处。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只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方向,才能够让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最后,教育要教导学生坚持不懈。孔雀在飞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风雨和困难,但它总是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行。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告诉学生,成功路上难免会有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放弃,才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

总之,《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方向和毅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育中,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坚信自己的潜力,明确目标,并坚持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汉乐府的文学常识与《孔雀东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背诵默写诗歌中的名句。从诗歌的写作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文言词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这首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疏通文义,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

  2、识记有关文学常识,背诵有关名句。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指代性副词”。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南宋时期,曾有一对令人羡慕的才子佳人,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情意相投。常常在月夜花下,吟诗作对,琴瑟和鸣,起舞弄影,互诉衷肠。这对幸福的恋人就是陆游和唐婉。本来他们能够幸福地长相厮守,白头偕老。可是因为婆媳不睦,陆母从中作梗,这对情深意切的鸳鸯刚刚结合不久就被活生生地分开了。比较阅读陆游、唐婉夫妇的应和词《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从词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心如刀绞搬的悲痛与无奈。

  今天,我们一同翻开课本,来读一读与其如出一辙的另一个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

  二、文学常识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和乐府诗:举例:《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长相思。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3、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

  4、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5、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和《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6、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其五言形式已臻于成熟,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是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出现的。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达到最高成就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建安以后,五言诗创作日趋繁盛。唐代以后,五言诗更为发展,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由于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内容,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因此,它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唐以前的五言诗遂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了。

  三、简述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结构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

  提示要点:刘兰芝的美德,两情相依的重要情节,兰芝抗婚,双双殉情,化鸟双飞的愿望。基本情节:

  兰芝请归——仲卿求情——焦母不允——仲卿慰妻——兰芝意决——严装拜别——焦刘盟誓——兰芝还家——县令遣媒——兰芝拒婚——太守遣媒——刘兄逼嫁——太守筹婚——兰芝备嫁——仲卿闻变——生人死别——仲卿别母——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化鸟齐飞

  2、诗歌结构:

  起兴:(第1节)营造悲剧氛围。

  开端:(第2节)兰芝被遣。

  发展:(第3—12节)夫妻誓别。

  再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

  高潮:(第22—31节)双双殉情。

  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

  四、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2)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3)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和经验

  (4)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错误的人的处罚决定。

  (5)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6)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奉承。

  (7)叶叶相交通。古义: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8)多谢后世人。古义:劝告。今义:常用来表示感激。

  (9)既欲结大义。古义:婚姻。今义:大道理。

  (10)共事二三年。古义:一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

  2、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通“奁(lián)”,梳妆匣(xiá)子。衣箱和梳妆用的匣子有六七十个。

  (3)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虽然同府吏已有誓约。

  (4)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坚韧。蒲苇像丝一样柔韧。

  (5)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叮嘱,嘱咐。仲卿再三嘱咐我。

  (6)催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人伤心,马也悲鸣。

  (7)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于是合葬在华山的旁边。

  3、偏义复词

  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复”指“多”,也就是说这类词一定是多个语素组成的。

  “偏义”是说意义只偏向多个语素的某一个,即只有一个语素表达意义,其他的都是陪衬。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窗户”“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窗”,“户”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文中的偏义复词如下:

  (1)便可白公姥。你可以去禀告婆婆。

  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2)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辛勤劳作。

  作息,劳作和休息,“息”无意义,偏指“作”。

  (3)我有亲父兄。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

  父兄,父亲兄长,“父”无意义,偏指“兄”。

  (4)我有亲父母。我有亲生母亲。

  父母,父亲母亲,“父”无意义,偏指“母”。

  (5)逼迫兼弟兄。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

  弟兄,弟弟哥哥,“弟”无意义,偏指“兄”。

  五、品读课文

  1、一位打印员看见《孔雀东南飞》的题目说道:“《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故事呀,唉!”这句话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确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打印员的话为我们提示了三个关键词: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悲剧、叹惋。

  明确:这就是悲剧的力量。人们记不太多喜剧和正剧,但悲剧往往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板书:刘兰芝、焦仲卿)

  2、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名字的先后顺序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刘兰芝为一号主角。有三点依据:

  一、序言中“焦仲卿妻刘氏”,中心语是“刘氏”。

  二、注释①指出,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三、文章中写刘兰芝的内容最多。另外,故事悲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

  3、来看有关刘兰芝的内容,比较刘与焦的四次对话,你觉得四次对话的内容和语气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次,第2自然段。陈述自己将被驱遣,有些抱怨。

  第二次,第7、8自然段。遗物留念,恐难相见,口气坚决。

  第三次,第11、12自然段。盟誓,提示自己的处境。语气着急。

  第四次,第24、25、26自然段。生人作死别,哀伤而坚定。

  4、第二次对话中,刘兰芝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第二次对话有看清问题的冷静,有明白自己处境后维护人格尊严的执拗。有在冷酷的现实前面还抱有的一丝幻想。有被仲卿真挚情义所感动的对仲卿的体贴谅解。有对爱情的忠诚。

  5、第四次对话中有一些细节描写,你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四次对话有几句细节描写,先借用马的悲鸣声衬托出焦仲卿内心的痛苦情感。然后写刘兰芝闻声之后的行动“蹑履相逢迎”同样是急切的。但是却又“怅然遥相望”,不知如何向焦表白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描写,读后不禁让人们替两人着急,为他们痛苦。

  6、在诗歌中,刘兰芝一共有五次落泪,说说落泪的情景,并分析兰芝在五次落泪中的心理活动。

  明确:

  ①“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真情的眼泪。舍不得这个家,和曾经的家人。为什么在焦母面前不落泪?坚强。

  ②“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悲苦的眼泪。被遣回娘家的屈辱感。

  ③“阿女含泪答。”伤感的眼泪。有一些委屈,也有一些自责。

  ④“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彻痛的眼泪。不愿意接受现实,无奈。

  ⑤“晻晻日欲暝,秋思出门啼。”绝命的眼泪。绝望。

  7、这篇文章是婚姻悲剧还是爱情悲剧?

  明确:爱情悲剧,开篇没多久婚姻就已经结束了,而爱情没有结束。不同于《诗经·氓》,爱情已经消磨殆尽,婚姻随即便结束,是婚姻悲剧。

  8、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在这篇课文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

  明确:家庭、爱情,还有生命。被毁灭的东西价值越大,悲剧就越悲。

  9、那么这场悲剧的缔造者是谁呢?很多人会指向焦母和刘兄。你如何理解这两人的责任呢?

  明确:两个人的出发点都包含了对亲人的“爱”,当然,不排除自己的私心。但是,这种爱的方式是不对的。两个人是以他人的眼光来审视别人的幸福,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别人。真正的幸福是要自己来体会的,就像脚上的鞋子,舒服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10、除了焦母和刘兄,还有谁对这场悲剧要负主要责任?为什么?

  明确:焦仲卿。①焦仲卿做不了自己的主。②焦仲卿不够理智,对刘兰芝有言语伤害。③说话方式有问题,直接顶撞母亲。④轻易放弃,没有具体的办法。

  六、小节

  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悲剧,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厮守,人生极大悲哀。既然是悲剧故事就总会有完结的那一刻,但是它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与启示是不会完结的。这也是凄美动人的故事久为传诵的意义所在。悲剧故事的存在,最终目的就是让悲剧不再发生。“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故事吧!

  七、语言积累

  指代性副词:在古汉语中,常常可以看到两个具有指代作用的副词,就是“相”和“见”。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指代动作行为受事者的作用。

  八、作业

  1、完成《孔雀东南飞》学案习题。

  2、思考并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四题,“故事结尾两人化为鸳鸯,再聚一些类似的例子,谈谈你对这样结尾的看法。”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创设情景教学

  (3)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前检查

  1、对原诗的改编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学生表演

  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

  2、结尾部分处理:配乐朗诵,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读:两家求和葬,和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达出结尾部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结束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1、提问:刚才演出的小话剧中,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明确: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对封建家长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较软弱。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蛮横;刘兄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了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陋。

  说明:该问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并进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2、提问: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明确:诗中说焦刘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无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无后”是一个女子致命的弱点。再者作为一个独自抚养儿子寡居多年的母亲,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与刘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

  说明:这问题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恰巧与陆游相遇,一对有情人相对无言。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见到这首词,和之。不久唐琬抑郁而亡,而陆游也抱恨终生。

  播放这两首词的朗诵。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说明:这一内容的扩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六)布置作业

  思考: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反思

  语文教学中可以打破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学习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以及爱情美。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启发教学、探究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然后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明确:悲伤、哀怨(等)

  (三)深入研读

  1.大家读了文章,知道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那么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1)文章第二段中“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的内容分析。

  明确: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2)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

  明确: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的美貌,以及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侧面烘托对她命运不公的谴责。

  (3)兰芝再嫁时候的状态又是么样子的呢?。

  明确: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无疑都反映了刘兰芝的善良。

  2.(讨论)大家想一想,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明确:“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重情重义,而且具有一些叛逆的精神,争取。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出爱情的美丽和忠贞。

  (四)拓展延伸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

  明确:《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刘兰芝被休。

  呈现方式:你们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还有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更是她(他)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他)完美的人格。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这首曲子(放乐曲)一样。

  作业: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

  三、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教学设想

  一、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以“预习提示”为突破口,组织课堂教学。

  二、本文故事情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影响深广。在教学本文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电教手段,或阅读有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初步读懂全诗,理清脉络,掌握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除诗中文字障碍。

  2.读“单元知识和训练”中“语言和语境”部分。明确: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

  ②对上下文内容要形成整体认识。

  ③结合与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二、引导学生读“预习提示”。

  1补充介绍: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学生默读“预习提示”,思考问题。

  ①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②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见“预习提示”)作者怎样来表达主题思想的?(通过塑造焦仲卿、刘兰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人物对话。)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

  三、释词。

  学生在阅读本诗时,对以下三类词理解容易产生歧义。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归纳,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1.古今异义。

  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四,教师点拨。

  明确:这类词古义和今义大相径庭。如果把古义和今义混淆起来,就会产生歧义。

  2.一词多义。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和练习”题五。

  ②教师点拨、归纳。

  ③指导学生除“思考和练习”题五外,再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给予注音、释义、归类。

  这一类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读音、词义各不相同。我们可从分析语言环境入手,确定词义和读音。

  3.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

  举例。

  四、理解全诗的故事情节,进而掌握结构。

  1.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全诗分成5部分,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必强求一律。

  2.在分析情节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全诗内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节进行复述,避免拖沓。

  3.概括内容,要求用最简短的话来介绍情节。

  明确:诗歌前面的“序”是全诗内容最概括、最简洁的介绍。(教师结合“序”进行讲解)

  五、以设疑、析疑、释疑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汉乐府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②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

  明确: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

  妆”又用了一段铺陈,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无双”,又为下文太守的儿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时学过的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

  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六、布置作业:

  1.分析“自”字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读音和词义。

  2.给家里人讲述故事《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