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我在本次课的设计中立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本理念,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思维,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技能,促使全体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服务。
二、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水平三的学生要“初步掌握多项球类运动中的多种动作技能”。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排球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排球的多种垫球动作。排球作为一个运动项目,是一项集体性运动,是非身体接触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因此适合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参加。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排球运动的垫球技术,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动作中最常用的动作技术。小学生学习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在学习排球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交往、合作,发展人际关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设计思路:
根据水平三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活动性内容为主线,以合作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
四、教学阶段
水平三(六年级)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垫球时击球做到:“一插”“二夹”“三提”
难点:垫球到位,动作自然协调
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知道正面双手垫球的方法。
2、学生能掌握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
3、能知道游戏的名称和方法,并在游戏过程中遵守规则。
4、学生在练习中能乐于接受老师指导,练习积极认真,严格遵守纪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
学习内容:
1、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2、游戏:两头蛇
器材准备:排球50个、绳子24根、音响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时尚玩具(价格高、科技含量高、对学生教育意义与发展功能不高)占据了学生有限的游戏空间。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普通用具都富有潜在的教育功能。板凳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勇敢的品质、培养善于与人合作、交往的习惯,启迪学生利用生活用具自创游戏的创新思维。
活动目标:
1、通过板凳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
2、进一步锻炼、发展学生的动协调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学生大胆勇敢的品质。
材料与环境准备:
1、学生人手一把塑料椅凳(四条腿,无靠背)
2、长2米,宽1.5米的较厚体育运动软垫2个。
3、 进行曲音乐、动物模仿操音乐。
4、 活动得到本班其他配班老师的支持。
引题部分
1、学生右手抱椅凳听《进行曲》的音乐入室。行进中自然成体操队形。
2、组织学生复习小动物模仿操。
师:小动物模仿操小朋友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学生:老师,我想站在小板凳上做动物模仿操!
学生:噢,我也想。
师:大家觉得他的主意怎么样?
学生:噢,可以站在凳子上了,太好了?
师:好,我们轻轻站上来,大家可要注意掌握好平衡。要是掉下来了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再站上来。
学生:不能太紧张要不也会掉下来的?
学生:一只脚站的时候很容易摔倒的,最好两只脚都站在凳子上。 (教师倾听、微笑、默许?)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操吧,动作可以稍轻一点。(学生听音乐做模仿操一遍)
师:刚才我们在凳子上做操了,小朋友心里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很高兴的!
学生:我觉得自己又长大了。
学生:感觉腿有点酸酸的。
学生:开始有一点点的害怕,后来不害怕了。
学生:我觉得自己比以前高了?
基本部分
1、 引导学生利用板凳创造性的游戏。
师:刚才小朋友在板凳上做操了。其实还有许多可以和板凳一起做的游戏呢,我们一起来玩。有新的玩法要记得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学生:我趴在凳子上伸开胳膊我就是大老鹰了。
学生:我让小凳子当我的小舞台。
学生:我绕着小凳子转圈玩。
学生:我可以从小凳子的这边跳到那边去。
学生:我的手从小凳子的下边慢慢过就像火车钻山洞。
学生:我把小椅凳放到头上练习的平衡。
学生:我拉着小椅凳在地上走,象开车一样?
师:小朋友们玩的太好了,以后发现还有别的新玩法也要记得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2、 组织学生玩集体的板凳游戏。
(1)穿过森林。
学生排一队在间隔1米的树林(椅凳做树)里沿“S”形路线穿梭。
(2)过段桥。
学生排一队一个跟一个在间隔20公分的断桥(小椅凳做桥面)上走过。
学生:老师我不敢走。
师:没关系,勇敢一点,看看别人是怎样走的。来,我们一起走过去。
(3)乌龟爬。
学生在连接起来的凳面上爬过。
师:爬的时候感觉一下,怎样才能爬的又快又稳。
学生:身体要收拢,要不就会掉下来。
学生:动作要轻,要不小凳子会翻过来的。
学生:眼睛要看着前面,往前爬才能走的快?
(4)小伞兵。(学生练习从50——100公分的高度往下跳。) 师:我们怎样让我们的小凳子变的高一点呢?
学生:可以把凳子插起来,就慢慢变高了。
学生: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好。大家快搬椅子过来。
师:呀,这么高了,我们来做小伞兵好吗?
学生:好的。(教师帮助学生从50公分的高度跳到体育垫上) 师:我们的小伞兵还可以从更高的地方往下跳吗?
学生:好。
学生:老师我们想试一试。
师:那我们动手把跳伞台加高吧。(学生从80公分高度和100公分高 度跳下)
学生:好高呀。
学生:感觉今天我也很勇敢的
学生:呜(哭声)?老师我害怕了。
师:快过来在这边休息,让其他小朋友跳。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玩了板凳游戏,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小板凳送回家,然后去洗手、喝水,然后休息一下。
活动反思:
从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自然轻松。孩子们很喜欢教师在引导语言中用“玩”这个字眼,听到老师说要让大家一起来“玩”,孩子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和创意,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也比往常高了许多,这时,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在学生提出想站上凳面做操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支持和满足,能较好的体现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探索道路上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和游戏的伙伴的观念。
基本部分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和板凳一起游戏,孩子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创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游戏目标的达成。
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游戏以及集体的板凳游戏,较好的锻炼了协调、平衡、跳跃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适度等待、坚强勇敢等品质。同时,站在板凳上做操和从高处往下跳游戏情境也给学生创造了体验“刺激”、挑战自我的好机会。
游戏活动中有引发反思的不足之处:
集体游戏“穿过森林”“过断桥”以及“乌龟爬”时学生均应分成两队或三队。原活动设计中安排学生站一队,是有意识的想锻炼学生的等待与合作能力,但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等待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和体验。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为核心。通过讲解示范、利用教具、互帮互学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探究、自主学习,养成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竞争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内容:1、排球垫球2、游戏:换物接力
版本:北京版
年级:五年级
(三)单元课次
本单元共8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的分析
排球是三大球类项目之一,排球运动是通过发、垫、传、扣、拦等动作组成的,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是一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很好的运动项目。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一种击球动作,是整个排球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垫球时的准备姿势、移动方法等的正确运用,对于传球、发球乃至整个排球动作的学习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及个人行为对集体其他成员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感受排球练习的乐趣。
2、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的手臂触球部位及垫球时击球部位的固定
手型:采用叠掌式手型,击球的下部
难点:“插、夹、压、蹬”动作连贯完成、全身用力协调
夹:两臂夹紧;插:插入球的下部;压:压腕;蹬:双脚蹬地,提臂送球
针对本教材的重难点,学生易犯错误是两臂夹不紧,屈肘,上下肢不协调,上动下不动。
解决办法:学生两人一组做徒手模仿练习,近距离或向左、向右一抛一垫进行练习。
3、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五年级六班
知识、技能基础:
知道排球运动,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但在知识理解、技术掌握、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教学中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心理、身体素质特点:
心理状况处于思维活跃期,思路比较敏捷,乐于思考,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差。处于生长发育初期,身体素质呈现发展不均衡的特点。
4、教学手段:
采用讲解示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五)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①掌握叠掌式手型和正确的手臂触球部位,学习正面双手连续自垫,体验“插、夹、压、蹬”的动作要领,大部分同学能在动作准确的前提下进行连续自垫。
②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提高反应速度和全身协调能力。
③通过排球基本技术教学,发挥球类运动集体性、竞争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2、主要教学环节
开始部分:
①上课式,包括队长整队,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并提出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
②队列练习,原地转发练习,裂队---并队走,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方位感,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准备部分:
为了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安排了健身操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情趣,达到热身效果,为下一步学习做好身体、心理上的准备。
基本部分:
(一)排球垫球
1、教师讲解示范,强调使用叠掌式手型击球的下部,在手腕十公分处击球,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动作整体的感官印象;
2、学生集体进行徒手模仿练习,目的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
3、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击固定球练习,目的让学生有正确的动作定型;
4、散点进行自抛自垫练习,目的让学生体会自垫球的动作方法;
5、两人一组进行互抛互垫练习,目的帮助学生进行脚步移动,解决上下肢不能协调配合的错误动作;
6、学生散点进行连续自垫练习,目的是能够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垫球技术;
7、学生四人一组使用“运动处方”的练习方法,通过相互诊断动作(找出错误动作),运动处方(介绍改进措施),锻炼实践(自己练习),改进动作(进行纠正后的改进练习),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协作、自主有针对性地学练,提高学习效果。
(二)游戏:换物接力
游戏方法:
1、学生在进行接力跑的途中将手中的排球与规定位置中的小篮球进行交换;
2、再将手中的小篮球与下一位置中的排球进行交换;
3、学生持排球绕过标志物跑直线返回,将手中的排球交给下一名同学,此时下一名同学出发;
4、全组学生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接力,哪个组的最后一名学生先返回哪个组获胜。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编花篮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趣味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游戏玩法: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三、放松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指导
一、教师向参加游戏的幼儿讲清游戏规则,注意活动安全。
二、找10名幼儿示范,手拉手站成一列,站在最前边的同学是"白菜心"、游戏开始后,大家一边有节奏地说:"卷呀,卷呀,卷白菜!卷呀,卷呀,卷白菜……"一边以"白菜心"为中心点来卷绕,中途掉队者将会被淘汰,其出场以后,游戏继续开始,且速度逐渐加快,最后的获胜者做下一轮游戏的“白菜心”。
三、班级幼儿按每组8—10人分组参与游戏,规则同上。
四、放音乐,幼儿边听音乐边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节凑感和趣味性。
五、让部分幼儿说明游戏带来的收获。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平衡,防止集体摔倒,造成幼儿的人身伤害。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6
1、教学内容:
(1)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任务
(2)健康内涵;
(3)科学体育健身;
(4)健康体质测试意义及要求。
2、教学目标:
(1)通过本此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认知水平,促进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练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健康体质测试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形态的监测方法,充分了解健康体质测试的重大意义。
3、教学重点:
健康的内涵和科学体育健身方法。
4、教学难点:
健身计划的设计。
5、教学过程:
一、知识决定命运,健康成就未来:
1现代教育两个高于一切的目标:
1.1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1.2培养心智和情感健全的人。
2高校体育教会学生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3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四自”: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独立体育参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1树立体育参与的责任感;
2树立科学健身的观念;
3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健康内涵:
1心理健康;
2躯体健康;
3道德健康;
4社会适应性良好。
四、健康的误区:
1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全面;
2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3未给予体育应有的地位;
4健康投资主题错位;
5体育健身行为不当。
五、保持健康要素:
1科学体育锻炼;
2合理营养;
3心理健全
4生活方式良好;
5定期体检、体测,加强医学监督。
六、健康体质测试的意义和要求
七、西亚斯体育课程设置
八、健身无涯路,莫在途中绝!
九、课后小结:
我运动 我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健康与亚健康的辨别。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体育锻炼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内容与程序
(一)课的导入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
(二)、了解健康的含义: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三)、健康的十项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四)、什么叫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五)、亚健康的几种表现: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六)、测一测自己是不是属于亚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早上起床时,常有较多的头发掉落。5分
(2)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发呆。5分
(3)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了,而且近些天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4)害怕走进学校,觉得学习令人厌倦。7分
(5)不想面对同学和老师,有自闭症趋势。5分
(6)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满意。5分
(7)学习一小时后,身体倦怠,胸闷气短。10分
(8)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人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没有精力发作。5分
(9)一日三餐,进餐甚少,排除天气因素,即使口味非常适合自己的菜,近来也经常味同嚼蜡。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教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3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14)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15)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难逃“流”运。5分参照标准:
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
(七)、体育锻炼的好处: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组织等系统的提高。同时可以解决各种压力给我们带的烦恼。
呼吸系统——提高肺活量,增加摄养量,提高血红蛋白运养能力
心血管系统——心脏运动性增大,心跳减缓,血管富有弹性,输血能力加强肌肉组织——男生肌肉发达身体强壮,女生身材曲线优美
(八)、氧气对运动的影响
体育运动有很多种类,但从肌肉供氧方面来划分,它只有两类:
有氧运动:血液中有足够的养提供给肌肉使用,运动后机体不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时呼吸平稳。运动时心率在110—130左右
无氧运动:在短时间内血液中的氧无法满足肌肉的需求,运动后肌肉会出现酸痛现象。运动后呼吸急促,运动时心率在150以上
举例:
有氧运动:长距离你的游泳、慢跑、慢走、骑车等
无氧运动:短跑、力量性练习、短距离游泳等
相混合: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九)、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1、锻炼时要把握好运动的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量度,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量而造成运动损伤
2、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不小于30分钟,减肥的不少于45分钟
3、经常性原则:每周不少于三次
4、锻炼前热身和锻炼后放松
5、锻炼时的心率130以下
(十)、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
1、课内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学习
2、课外学习的各种途径: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手机、书刊等。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1、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2、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3、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4、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5、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6、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7、课堂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比较高涨,练习效果也比较好。在开始时有个别学生有些不好意思,但后来在同学热情的感染下,也积极参与了进来。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锻炼时间
教学目标:
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
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
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
4.超量恢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
优点:
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
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
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
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
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但晚饭后1小时方可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强度也不可过大,心率应大约控制在120次/分钟,傍晚锻炼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要在1小时以上,否则会影响夜间的休息。
4、几个不宜运动的时间
①进餐后。这时参加运动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体弱者还会引起餐后低血压。
②阳光暴晒下。中午前后,烈日当空,气温较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特别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被照射,易发生灼伤。
二、锻炼多长时间为好
1、要保证一定的时间
①为了保证基本的锻炼效果,每天锻炼的时间应至少在1小时左右。
②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运动时间。
③如果每天锻炼不能保证1小时,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初次参加体育锻炼或身体机能较差者,亦可采用此办法。
2、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不是说每次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锻炼时间的长短也要科学合理。 不管从事什么强度的体育锻炼,锻炼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每次运动时间以多长为宜,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运动项目、运动强度等而定,不能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每天锻炼0.5~1小时效果为最好。
3、锻炼要有合理的间歇
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重复练习之间的合理休整是提高锻炼效果的有效方法。运动要消耗体力,运动后休息时才会补偿消耗并获得“超量恢复”。所以,一次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而应该有间歇,但是间歇时间也不能过长,如果间歇时间过长,运动后的“超量恢复”会变成“超量消耗”,同样难以取得应有的运动效果。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10
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内容: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课题:锻炼意志、激励进取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知道在体育运动中采取适当的手段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情感目标:树立自觉运用体育运动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体育运动对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积极作用
教学手段:
课堂讲解
教学步骤:
一、意志与意志品质
1、什么是意志:是指人们自觉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并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目的性——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
(2)调节性——能够按照预期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实现目的;
(3)排难性——始终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品质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或特征。意志品质反映了一个人意志的优劣、强弱和发展水平。
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勇敢性等;
不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依赖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懦弱性等。具有优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具有不良意志品质的人,通常也称为意志薄弱的人。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的,是通过持久地自觉克服困难而表现出来的。
优良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此主动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
(2)坚韧性——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实现预期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够及时作出有根据的决定,并付诸行动。自制性一—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根据预期目的或既定要求,控制自己妁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体育运动是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品质与情感为一体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使之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伴随着整个体育运动的过程,它的状况如何,影响着体育运动的效果,体育运动的过程反过来也影响着意志品质培养的效果。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如耐久跑、跨栏及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运动,更能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外,体育竞赛具有激烈对抗和胜负不确定性的特点,既要能充分挖掘人体潜力、斗智斗勇、协同作战、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又要能正确接受失败的磨炼,树立锲而不舍的顽强进取精神。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外障碍,是衡量你意志品质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概况,能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2、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乐于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练习。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乒乓球
2、室内活动:“乒乓对抗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乒乓球运动的概况
难点:能初步学会和运用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时间
次数
一
1、课堂常规
2、提出学习要求
1、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2、明确提出学习要求。
1、明确要求。
2、饱满热情,准备上课。
集中注意
二
1、队列练习:看齐
2、体育常识:乒乓球运动的概况
3、学做“乒乓球操”
4、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1、播放视频,板书课题。
2、提问:你对乒乓球运动有哪些了解?,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3、请学生说一说了解的乒乓球运动的知识。
4、叙述一个乒乓球运动起源的小故事,展示课件。
5、出示三种球拍(板、胶皮、海绵),通过球拍的演变讲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6、讲解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崛起。
7、教师带领学生跟音乐节拍集体学练几个乒乓球动作。
8、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采用讲解、提问相结合的方法。
9、播放一段比赛视频,指导学生结合规则,学会看球。
10、引导学生课余积极参与乒乓球活动,简介几种练习方法。
起立,听集体进行看齐练习
1、集体观看乒乓球比赛视频。
2、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乒乓球运动的知识。(运动明星、比赛规则、观看比赛、参与练习等情况)
3、各小组将本组交流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4、认真听讲,了解乒乓球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5、听讲解、看课件,知道乒乓球拍演变过程的三个重要阶段。
6、师生互动式进行中国乒乓球运动崛起的学习。
7、集体模仿教师动作,随音乐节拍进行乒乓球操的练习。
8、听介绍,积极回答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9、观看视频,集体尝试担任裁判。
10、了解几种简单的课余乒乓球锻炼的方法。
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大胆提问
三
游戏:
“乒乓对抗赛”
1、讲解游戏名称、方法、规则,明确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竞答。
3、组织游戏活动,评价游戏活动。
1、听讲解,明确游戏方法、要求。
2、选择答题,答对者将成为游戏“乒乓对抗赛”的主力选手。
3、全体学生选手一起参与游戏。
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四
1、小结本课
2、布置课外作业
3、宣布下课
1、小结本课,提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课余积极参加乒乓球运动,关注乒乓球比赛。
2、课外作业:与父母或小伙伴一起练习乒乓球。
1、学生小结,谈体会。
2、了解课外作业,认真完成。
认真总结
完成作业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录音机、磁带,乒乓游戏机
教学效果预计
1、80%左右的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概况,知道乒乓球运动的简单规则。
2、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乐于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练习。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为省编教师备课用书水平二(四年级)体育理论知识——乒乓球运动,为使学生能够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概况和简单规则,并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兴趣,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为以下几方面:
一、导入自然,激发学习积极性
通过开始的乒乓球和球拍的两个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乒乓球上,从而自然的揭开课题,并引导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学习与讨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动静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参与适当的身体练习,穿插与课题相结合的乒乓球操和乒乓球游戏,做到动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师生互动,多种形式参与学习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教师讲解,小组交流与讨论,教师生动的讲述故事,简明的课件展示,有效的提问、精彩的回答等,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力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学习内容。
四、学习与反馈相结合
教学中,对学习内容通过提问与回答;结合所学规则,通过看乒乓球比赛视频担当小裁判;通过游戏参与知识竞答题等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即使进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五、以乒乓球运动为主线,前后呼应
本课以乒乓球运动为主线,从开始的乒乓球小游戏的导入,到乒乓球理论知识的讲解,到模仿学练乒乓球操,再到乒乓球理论知识竞答,到最后的游戏“乒乓对抗赛”的练习,做到前后呼应,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体育课课堂常规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中学体育课的常规要求,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
教学步骤:
一、课前常规:
1、教师应整理好着装,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2、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3、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4、上体育课时,学生应提前1分钟到指定地点等待教师并准备上课,体委应带领部分同学协助教师准备场地,器械。
5、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不准戴帽子、手套、围巾。严禁携带小刀、笔、证章等物品。
6、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的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7、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向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8、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9、轻病假和女生例假,必须随课见习,并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
10、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包括见习生)。
11、上体育课时,学生应精神饱满尊敬教师团结合作,积极进取,认真听课,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据此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分。
二、课上常规:
1、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弄虚作假。
6、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三、课后常规
1、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小结。
2、能认真完成课外体育作业。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篮球运动概论
重点: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
难点:
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教 学 内 容
一、教学任务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的本质与特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二、教学内容
(一)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及其演进
第一个时期:即初创试行时期
第二个时期:即完善传播时期
第三个时期:即普及发展时期
第四个时期:即全面提高时期
第五个时期:即创新、攀登时期
(二)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与特征
1、篮球运动的特征
2、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一、集体性特点
第二、对抗性特点
第三、转换性特点
第四、时空性特点
第五、增智性特点
第六、综合性特点
第七、智艺性特点
第八、职业性特点
第九、商业性特点
(三)新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1、大众篮球运动在全球普及,比赛的人文氛围全面提高。
2、学校篮球运动的健身、教育功能显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3、职业篮球运动在全球扩展,商业化气息加强,观赏性加浓
4、篮球运动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渗透高科技,形成新结构、新体系
5、竞技篮球群雄相争激烈,排名出现新格局,技战术风格呈现新特点:
第一、贵在“理念”
第二、智在“聪颖”
第三、高在“制空”
第四、快在“ 节奏”
第五、悍在“凶狠”
第六、准在“高分”
第七、全在“综合”
第八、变在“瞬时”
第九、星在“奇特”
第十、技在“升华”
第十一、阵在“机动”
第十二、帅在“智谋”
第十三、 男、女“并趋”
(四)中国的篮球运动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1)1895-1948年为第一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895--1918年的初始传播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19--1936年的缓慢推广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37-1948年的局部普及阶段;
2)1949-1995年为第二时期
第一个阶段为1949--1965年的普及、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1966--1978年的徘徊、困惑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1979-1995年的复苏、提高阶段;
3)1996年至今为第三时期
第一时期(1895-1948年)
第二时期(1949----1996)
2、我国篮球运动普及、提高的基础
3、新世纪中国篮球运动面临的任务
(五)思考题
1、试述篮球运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演进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概况。
2、针对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你有哪些新认识?
3、阐述现代篮球当代化的特征与特点。
4、简要阐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风格、特点。思考中国篮球运动向何处走。
5、从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评述CBA职业联赛对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成效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