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最新4篇)

时间:2017-07-07 02:45: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 篇一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

2. 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分数的加减法。

2.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记工具。

3. 教室环境整洁,教学用具摆放整齐。

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规则。

2. 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带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 篇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记工具。

3. 教室环境整洁,教学用具摆放整齐。

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规则。

2. 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 篇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应用,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问题解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应用,小数的问题解决能力。

2. 难点: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师备好教案、教具、教材等。

2.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课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小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通过复习小数的基本知识,引出小数的意义和应用。

2. 学习小数的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应用场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运用: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问题解决。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 篇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主备教师:赵满合作教师:李媛、李智、刘霞复备教师:赵满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9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 方法 指导探究。 教学 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 用具 幻灯片、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复备 复习 导入 探究 新知 合作 交流 拓展 练习 一、复习导入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新授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4)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学生可以先自学再汇报 板书 设计 圆柱的认识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长方形的宽 教学 反思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有关圆柱的知识和经验。基于“尊重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的未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提出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的问题,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找到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和联结点,达到“立足旧知,激起学生灵动思维”的目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1(最新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