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案
课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2~8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思路,初步感受可以从已知条件或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会分步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是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分步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交流法、练习法、探究法、合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程序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老虎先生,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森林动物园参观,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复习) 小朋友们,通往森林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出示课件) 请看大屏幕,我们到哪啦? 二.探索新知 1.看图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课件)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介绍一下了解到的情况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怎样才能求出大猴和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呢? 能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请把你的算式列在作业纸上。 板书:(1)10x3=30(个) (2)30+4=34(个) 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们发现今天解决应用题的方法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 问题解决后,我们就可以完整回答问题了。以后在解决问题后都应把答句完整地写下来。 三、教学“试一试”。 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试一试)。 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可以怎样想?怎么说?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求什么?(课件) 思考:两部计算的.结果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的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 1.离开了猴山,老虎先生邀请我们去看森林马戏!(出想想做做1题)先请独立地思考一下。做在作业纸上,完整的写答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老虎先生还想请大家再到草地上为小树苗浇水(出想想做做2题) 五、课堂总结 课上到这里,请大家再回顾一下,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啊?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生:想。 生:猴山。 生1:我采了3筐,每筐10个 生2:我采了4个 生1:大猴好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呢? 生2: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 生:根据大猴采了3筐,每筐10个这两个条件,能算出大猴采了多 少个 桃, 再用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 生1:10x3=30(个) 30+4=34(个) 生2:10+10+10+4=34(个) …… 生:要两步才能把问题解决。 生1:10+10+10=30(个) 30-4=26(个) 生2:10x3=30(个) 30-4=26(个0 …… 生:…… 生:…… 生:…… 生:…… 情境教学是我们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营造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应用题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机械呆板,从而影响学生构建应用题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介绍一下了解到的情况吗?(帮助学生完整建构应用题)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意识。 在交流、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式对应明理。 。然后紧接着完成“试一试”让学生全方位“吃透”算法,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生活化的应用练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的价值。让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 在全课总结中让学生评价自己一节课的表现同时也评价同学,使评价方式多样化。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0x3=30(个) 10x3=30(个) 30+4=34(个) 30-4=26(个)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