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神奇的大千世界 21 观 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景象,突出展示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掌握十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笼罩、沸腾、 水天相接、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霎时”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优美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入境界,进角色,动真心,吐真情来体会潮来时宏伟的气势,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2.根据整体推进,立体发展的教学思路,在读中学,在读中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重难点分析: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课教学中,对于这种孩子们不太熟悉的情景,要充分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江面的平静,潮来时的壮观和潮来后的水涨江面。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感受,去想象画面,如本设计中让孩子们想象,充分利用此处进行说话的训练。在过程中的渗透远远胜于最后的升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在说的过程中领悟。 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通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写作顺序。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 2.教师播放录像,并介绍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展示课件。 3.请学生谈谈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感受。 4.过渡: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这一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展示课件自读提示。 2.检查自学结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展示课件介绍一下你的记字方法。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默读课文,谈感受。 1. 谈谈钱塘江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边读边想,作者在描写这个奇观时,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完成填空。(展示课件) 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板书)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勾画语句。学生交流。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2.放映观潮时“人山人海”的镜头。指导朗读。展示课件 (三)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 1.找一找描写潮来时景象的语句。 2.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努力把它读得有气势些,然后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后再齐读。 在交流中随机抽出3个句子进行重点指导: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指导读好这句话。 (2)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想象一下“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再看录像感受) 指导朗读: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4.读大潮过后的语句。 5.指导背诵。 (1)出示句子,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课件展示。 (2)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三、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启发:刚才学的这两个自然段中很多词语用得十分精彩,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老师投影出示词义,学生知道的就站起来说该词语。 四、课后延展。 (一)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利用自己手中所收集的图片或资料,介绍时可用上书中好词佳句。 22 龙卷风 教材分析: 龙卷风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本篇课文围绕着龙卷风“特异的形态”和“狂暴威猛的气势”重点介绍了“陆龙卷”和“海龙卷”。文章运用列举数字、举例、比较、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了解“谈虎 色变、特异、面目全非”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解词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体会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龙卷风。 3.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存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例、比较等说明方法,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自主感悟,体会龙卷风的形态和气势。 正确的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导入新课。 1. 教师介绍自己的收集资料和图片。 2.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 教师小结,导入本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自学。 1. 检查生字。展示课件。 (1)哪些字较难记? (2)有什么记字的好办法? 2. 指名读课文。 3. 交流读后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读了这篇课文,龙卷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来展开教学。组织学生交流。 4. 哪个词体现了人们的感受? 三、学文。 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龙卷风那“特异的形态”、“狂暴威猛的气势”展开教学。 体会“谈虎色变”“久久不能平静”等词语,指导朗读。 四、作业。 1. 把课后的生字一个字写两遍,并给每个字组一个词。 2. 关于龙卷风,你还知道哪些,课下和同学交流以下。展示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龙卷风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龙卷风的知识呢? 2.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勾画。 二、合作学习。 (一)组内交流: 1. 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龙卷风的知识。 2. 学生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二)班内交流,理清脉络。学生可能这样总结: 龙卷风的种类和多发地; 陆龙卷和海龙卷; 龙卷风的速度; 人们的愿望…… (三)重点理解第三、第四自然段内容,展开想象,练习朗读。 1. 第三段:出示句子“温热无风的雷雨云从天外压来……爆炸似的响个不停”、“这个怪物摇摇晃晃……皮肉”,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着感受来读。 理解“肆虐”。展示课件 2. 第四段:指导学生对“高一千多米、直径有一百米”等词理解,加深学生对海龙卷形态的理解。(指导朗读)展示课件 3. 文中运用说明方法,让学生联系课文体会。 三、课后延展。 从电视、广播或人们的交谈中,你知道近一周发生了哪些新闻事件吗?请以“新闻要述”的形式把一周的重要新闻总结一下。展示课件。 24 琥 珀 教材分析: 本文以讲故事的方式,推想了一块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判断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把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融入一个描写生动传神、情节引人入胜、想象丰富合理的故事之中,使读者既可以体会感受到科学的严谨,又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八个生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飒飒、松脂、柔嫩、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断绝、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 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的表达特色,自主积累词句。 4.通过阅读,理解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的想象是否合理。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学生理解琥珀的形成有一定难度,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地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是本文的难点,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于琥珀和化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简单介绍什么是琥珀。 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3.请大家欣赏一些老师搜集到的琥珀。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展示课件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2.检查生字。展示课件 课文中有的字音容易读错,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3.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推测”一词,可以先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