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 教案一【精彩3篇】

时间:2014-01-07 09:48: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溶解度 教案一 篇一

在化学教学中,溶解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通常以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克数来表示。而溶解度与溶解过程中的热力学平衡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比如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温度下溶解相同量的溶质,然后测量其溶解度,并绘制溶解度曲线。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应用。比如可以讨论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溶解度相关问题,如饱和溶液的制备、溶解度对药物的吸收和效果的影响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溶解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溶解度 教案一 篇二

溶解度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可以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来介绍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等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可以让学生对溶解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实验和案例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比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观察其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加深对溶解度的理解。

最后,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将溶解度与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溶解度问题,如溶解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饱和溶液的制备等,让学生思考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溶解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溶解度 教案一 篇三

溶解度 教案(一)

溶解度 教案(一)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

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10 S (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

A、易溶 B、难溶 C、微溶 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

A、易溶 B、微溶 C、可溶 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溶解度 教案(一)

溶解度 教案一【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