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G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与解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战国时期历史背景,认识廉颇蔺相如两位重要历史人物;
2. 掌握《G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G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廉颇和蔺相如在故事中的不同遭遇和选择,思考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基本情况。
2. 提出教学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阅读与讨论(30分钟)
1. 分发《G廉颇蔺相如列传》文本,让学生阅读故事内容。
2. 分组讨论:廉颇和蔺相如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有何不同?他们的选择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
3. 整合讨论:邀请不同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三、思考与写作(20分钟)
1. 让学生就廉颇和蔺相如的选择进行比较,思考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后世的启示是什么?
2. 让学生分别从廉颇和蔺相如的角度,写一篇短文,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评价。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对廉颇和蔺相如的理解。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生选择对后人的启示和警示。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继续思考廉颇和蔺相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写一篇长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G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G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情节再现
教学目标:
1. 理解《G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演和演讲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再现《G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难点: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深入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情节进行回忆和讨论。
二、表演与演讲(4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可以自由发挥和创意演绎。
2. 演出结束后,每组学生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演讲,分享他们对所表演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三、评析与总结(10分钟)
1. 教师对每组表演和演讲进行评析,指出表现得好的地方和可以提升的地方。
2. 总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人生哲理和历史价值。
四、展示与交流(10分钟)
1. 邀请学生自愿展示表演作品,分享自己的表演心得和体会。
2. 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共同提高表演和演讲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继续思考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G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篇三
G(4-4.1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
1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学生严于律己,有错就改。 【教学重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归纳法。 3.对比阅读法。 4.“引导—探究”学习法。 【媒体设计】 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展示课文结构、词义辨析、语法现象归纳等。 3.powerpoint:用于本文和《荆轲刺秦王》的对比阅读。 4.影片:用于播放根据课文改编的故事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上一节课学习了他颇具文采的书信《报任安书》之后,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能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说:从介绍司马迁及其著作切入,旨在加深学生对这一重要文学常识的印象。) 二、解题 1.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中的12本纪、30世家、70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2.时代背景:廉颇、蔺相如生活在战国后期的赵国,在当时“七雄”并峙的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想以武力统一中国。因此,各国之间经常发生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赵惠文王时代,秦强而赵弱,两国时战时和,本文就反映了这个时期秦赵争斗的一个侧面。 (解说:了解文体,便于掌握文体特点;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对廉颇、蔺相如性格品质的认识。) 三、熟悉课文,归纳知识点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找出生字难字和难断之句,并自己动手解决。 (2)播放录音,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和思想情感,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解说:此步骤反复诵读,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找出问题,为自主性学习打下基础。) 2.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1)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并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2)教师出示投影,归纳重难点。 A.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奉”通“捧”,托、举。 B.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C.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D.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E.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 (解说: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纠正错误,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