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优秀3篇)

时间:2019-04-01 03:12: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篇一

在古代,家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子女品德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老人,他是村里的长者,也是一位有着丰富教育经验的人。张大爷有一个孙子叫小明,他非常调皮顽劣,经常顽皮捣蛋,让人头疼不已。

一天,张大爷决定给小明上一堂特殊的家庭教育课。他带着小明来到田间,找到了一颗小树苗。张大爷说:“小明,你看这颗小树苗,它需要阳光、水分和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就像孩子一样,需要父母的爱和教导才能成长为有用的人。”

张大爷又指着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们说道:“看看这些农民,他们辛勤劳作,勤劳致富,就像孩子们应该努力学习,勤奋向上,才能有所成就。”小明听了张大爷的话,心里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明白了爷爷的用心良苦。

从那天起,小明变得懂事了许多,他开始主动帮助爷爷做家务,也更加用功地学习。张大爷看到小明的转变,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这堂家庭教育课对小明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或长辈们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教导,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篇二

在古代,家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塑造孩子品格和道德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古老的家庭里,有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儿子小杰。小杰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却有一点任性和自私。

父母为了教育小杰懂得关心他人,便策划了一次小小的家庭教育活动。一天晚上,父母告诉小杰:“明天我们去山上采些野花,送给村里的老奶奶。”小杰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不明白为什么要送花给陌生人。

第二天一早,一家三口来到山上,开始采集美丽的野花。在采花的过程中,父母和小杰聊着天,笑着玩耍,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当他们来到老奶奶家门口时,老奶奶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她接过花束,眼中闪烁着感激和温暖。

回家的路上,小杰心情愉悦,他明白了父母的用心良苦。父母在晚餐时对小杰说:“孩子,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善待周围的人,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

小杰被父母的教育所感动,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更好的人,懂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从那天起,小杰变得更加懂事和善良,他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家庭教育的独特魅力。父母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教导,引导孩子们懂得关心和善待他人,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在古代就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篇三

  对于家庭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未曾停歇,人们重视教育,也在教育中不断的进行探讨,下面是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吧!

  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1、郑板桥:教子莫为做官而读书

  郑板桥(1693-1765)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

  2、颜之推:教育子女读书为上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

  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其子思鲁问道:"现在我们既没有朝廷的俸禄,也没有积蓄的财产,我们就应当尽全力劳作,来养家糊口,但您却经常督促我们学习,让我们勤习经史,可是您知道吗,我们做儿子的,不能供养双亲,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啊。"

  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如果我的丰衣足食是用你们放弃学业换来的,那我真是食不知味,衣不觉暖。只要你们能够努力读书,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3、李晟:"西平礼法"成一时表率

  李晟,字良器,是唐德宗时期著名的大将,虽为一介武夫,却从未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李晟的女儿许配给吏部尚书崔枢为妻。一次李晟做寿,其女也从婆家赶来为父亲庆贺。酒宴中,一个侍女来到女儿身旁耳语了几句,女儿听后似乎极不耐烦,但依旧与客人们推杯换盏,谈笑自若。后来在侍女的再三催促下,

女儿才被迫退席。可是很快,女儿就又回到了宴席上。这一幕被李晟看到了,他觉得其中必有缘故,便招来女儿问个明白。

  女儿答道:"刚才侍女来报,昨晚我婆婆得了一场小病,我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便派人回婆家代我去看望婆婆了。"

  李晟听罢大怒,对女儿说道:"你真是个没有教养、不懂礼仪的女儿啊!你的婆婆病了,你作为媳妇,就应该在婆家侍奉左右,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公婆,这才是我李家知书达理的女儿啊。"于是,女儿听从了父亲的训教,急忙赶回婆家照料婆婆去了。而李晟也在宴会结束后,亲自来到崔家看望亲家,同时对自己疏于对女儿的管教表达了深深的歉意。李晟教女的故事在当时传为美谈,由于李晟曾被封为西平郡王,因此李家的家法也被时人称为"西平礼法",成为一时的表率。

  4、柳氏家族:家法严谨成时人榜样

  唐代柳公绰一门显贵,柳公绰与其弟柳公权、其子柳仲郢、其孙柳璧、柳玭等皆至高官。柳家也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成为时人教育子孙的榜样。

  柳公绰对子女们要求十分严格,一到灾荒的年月,家中虽然储备甚足,但摆在子侄们面前的却始终是一碟菜。他还经常让他们吃野菜,对他们说:"你们爷爷在世的时候,曾经因为我们兄弟学习不好,就不给我们肉吃,我们终身没有忘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啊!"柳家子侄们听后很受教育。柳公绰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子孙一方面要勤俭持家,同时还要勤学苦读。

  柳公绰十分重视长幼之序,他在外任官时,一次其子柳仲郢前来看望。柳公绰要求他在距离衙门很远的地方就要下马,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同时还要求他要尊重府中的各种职员,不要因为职位低而轻视他们,也要对他们行晚辈之礼。在严谨家法的影响下,柳玭写下了《诫子弟书》和《柳氏序训》,从做人到治家,集中体现了柳氏家法的精髓。

1.古代民间小故事

2.古代通信小故事

3.古代武则天的小故事

4.古代孝的小故事

5.古代礼仪小故事

6.古代小故事3篇

7.古代清廉小故事

8.古代启示小故事

9.古代的文明小故事

10.诚信古代小故事

古代家庭教育的小故事(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