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能提供与学术论文或作业相关的内容。
六年级数学《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篇三
六年级数学《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
有趣的平衡(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114、115页内容)
课型:
综合应用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实验, 使学生发现规律,初步感知杠杆原理. (2)应用规律,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方法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体会杠杆原理,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简单杠杆,棋子,塑料袋等实验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布置的制作工具(简单杠杆)的作业。
学生对照制作要求,自查和同组互相检查。
媒体出示制作要求:
(1)准备的竹竿长1m,尽量做到粗细均匀。
(2)在竹竿中点打孔,拴绳子时注意绳子的长度,同时注意检查拎起绳子后竹竿是否平衡。
(3)从中点处每隔8cm做一个刻度记号,尽量等距离。
拿出准备好的棋子和塑料袋。检查大小是否一样。
2、揭示课题:有趣的平衡(板书)
二、探索规律,体会杠杆原理
1、活动一:探索特殊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① 如果塑料袋挂在竹竿左右两边的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样放棋子才能保持平衡?
②如果左右塑料袋放入同样多的棋子,它们移动到什么位置才能保持平衡
③发现的规律是:____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规律。
在相同的刻度处左右两边放相同数量的棋子,竹竿就能平衡。
2、活动二:探索在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
(1)媒体出示探索的问题:
①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几个才能平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有趣的平衡》教学设计②如果左边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个棋子,右边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几个呢?在刻度2上呢?
③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探索的方式:小组合作,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
(3)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规律。
要想使竹竿平衡,必须使左边刻度数棋子数=右边刻度数棋子数。(板书)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拴绳子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三、应用规律,体会反比例关系
1、提问:在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左边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
右边刻度: 1 2 3 4 6
对应的棋子数:_ _ _ _ _
2、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对应的棋子数:12、6、4、3、2
3、学生做实验进行验证。
引导学生发现:左边刻度数棋子数的积一定时,右边刻度数与棋子数成反比例。
4、拓展延伸。
如果左边刻度2上放6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的棋子数可以是几?那么对应的刻度数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做实验有趣的平衡,了解了杠杆原理。今后,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进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附: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学习平衡的原理知识,由于这个知识较为有趣,加上适当的实验操作,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这节课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理解性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平衡的原理。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可以看出回答问题的完整性、逻辑性越来越强了,他们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讲述实验中观察到竹竿的刻度、棋子数情况。经过实验一步步发现平衡的原理是什么。另外,从学习效果来看,还可以适量增加一些应用型问题,通过应用平衡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只重视原理的推导而忽视对原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