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旧居【经典6篇】

时间:2011-03-09 07:3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朱德旧居 篇一

朱德旧居:历史的见证者

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朱德旧居,则是这位伟大领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见证了他的一生。

朱德旧居坐落在广安市城区的一条小巷里,虽不起眼,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这座院落虽不豪华,但却庄重肃穆,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光辉岁月。朱德旧居共有厅堂、正房、厨房等建筑,布局简洁而有序,展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走进朱德旧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在这里,可以看到朱德生前的照片、书籍、家具等物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他的印记。墙上挂着的朱德与其他领导人的合影,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豪情。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朱德的家庭生活、个人爱好,以及他在抗战、解放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朱德旧居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地方。它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凝固在这里,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朱德旧居的存在,让人们对朱德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为亲切和真实的了解,也让人们能够更加珍惜和传承那段历史。

朱德旧居,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文化的符号。它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传统,激励着人们继续前行。朱德旧居,永远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座精神家园。

朱德旧居 篇二

朱德旧居:传承革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

朱德旧居,坐落在四川省广安市城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朱德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座历史建筑见证了朱德的一生,也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传统。如今,朱德旧居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朱德旧居,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在这里,可以看到朱德生前的家居生活,了解他在家庭中的角色和生活状态。朱德旧居内陈列着朱德的照片、书籍、家具等物品,每一件都承载着他的印记,让人感受到这位伟大领袖的风采和魅力。

朱德旧居不仅是一处红色旅游景点,更是一座传承革命精神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朱德旧居通过展示朱德的生平事迹和家居环境,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位伟大领袖,也激励着人们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朱德旧居,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弘扬家国情怀的地方。它通过展示朱德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呈现出一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让人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激情澎湃。朱德旧居的存在,让人们对朱德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为亲切和真实的了解,也让人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朱德旧居,永远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一座精神家园。它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传统传承下去,鼓舞着人们继续前行,弘扬革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朱德旧居 篇三

  该词条为歧义词条,朱德旧居,朱德生前曾经住过的地方,在中国有多处朱德旧居。

  位于南昌市花园角2号。这是一所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雕花飞檐悬于门楣,两扇大门,内有天井,是典型的江南民居。1926年12月,朱德受党的指示来到南昌,包租了花园角2号,利用国共合作的形势;创办了军官教育团,并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参议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在此期间,朱德为发展和保护革命力量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7年7月下旬,周恩来肩负着组织和领导起义的重任,从武汉来到南昌的第一天起,就住在这所住宅的厅堂里。旧居的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南、北前房及正房是警卫员的住房。二楼北侧是郭沫若的住房。现已按原貌恢复了朱德卧室及周恩来住过的厅堂。

朱德旧居 篇四

  简介

  朱德旧居位于五华山北面的水晶宫红花巷4号和小梅园巷3号。小梅园巷3号院为昭山小学使用,红花巷4号院为云南记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使用,建筑内都陈列有朱德生平事迹展览,对外开放。

  1921–1922年朱德在此居住时,是思想激烈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他在纷繁的政治风云中傍徨苦闷,在前进的道路上求索,想找到一条救国救民、富中兴邦之路。1922年终于从求索中悟出真谛,决心离滇去寻找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去寻求真理。从此以后,朱德结束了半生旧军队生涯,走上革命道路,成了党、国家和军队的创始人、缔造者之一。朱德走后不久,肖夫人在这里逝世,房屋便委托好友李云谷先生代管。建国后,李云谷先生征得朱德的同意将两处房屋交给国家。红花巷4号由省政府办公厅使用,小梅园3号拨给教育部门兴办市第六幼儿园,现由韶山小学所用并将其设为朱德事迹陈列室。现房舍基本保持原样。1983年7月19日五华区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2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中共五华区委决定为五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德旧居展出内容丰富,非常有纪念意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为了宣传爱国主义,旧居举办了朱德诞辰120周年研讨会以及13场书画展、摄影展和少儿美展,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朱德旧居共计接待游客四万多人次。坐落在仪陇县马鞍镇西一公里的琳琅山下朱家大湾,是一座清代嘉庆末年(公元1820年),修建的四合院(现为三合院)农舍。坐北面南,占地面积3637平方米,建筑面积336平方米,是朱德的先辈来马鞍落户的第二个住地。

  构造

  朱德同志故居为土木结构的悬山式建筑,由正房东西厢房组成。土筑墙体、双檩、木屋架、小青瓦屋面、黄土地面。

  布局

  正房(北房)为明三间暗五间(两端带耳房)。明间正中堂屋。正端镶嵌着两道花格窗,堂屋门楣上悬挂一道黑漆金色匾额,上刻“朱德同志旧居”六个行书大字,是1965年夏天,郭沫若同志亲笔书赠之珍品。堂屋墙壁正中是供奉朱氏祖先的神龛,上面原有一道书写着“移居发达”的木匾,后已毁去。现书写着“开源节流”,配其两幅对联:“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堂屋是全家人会聚的地方,屋内陈设有朱德家中原使用过的方桌、板凳、卖零酒案柜、妇女纺棉用的手摇车和18级高座桐油灯等遗物。

  堂屋西次间用木板铺就的楼屋,楼下是朱德祖父母朱邦俊夫妇当年的卧室,现陈列着平板木床、床架、蚊帐、被盖、木柜、箱子、木椅、条桌、油灯、纺车等。沿木扶梯上楼,是一间黑得几乎见不到阳光的小屋,那就是朱德当年的卧室兼书房。室内按原貌陈列着朱德当年用过的条桌、木椅、木平床、床被、蚊帐和桐油灯盏等遗物。朱德卧室的前墙壁,如今还留存着他少年时为使室内通风透光,自己动手凿的一个高54厘米,宽49厘米的长方形小窗口。

  西转角是厨房,其土灶、鼎锅、铁锅、锅盖、小方桌、小板凳、碗柜、坛子、案板及厨具等,陈设如旧。朱德少年时,经常抽空进厨房帮助母亲生火煮饭;门外还有朱德替母亲担水用过的石水缸。西厢房是朱德的养父母(大伯父母)、朱世连夫妇的卧室,现按原样陈列着木床、蚊罩、被盖、木椅、木柜、箱子、条桌和桐油灯盏等。两厢房南侧为猪圈和牛栏,木结构草屋镶板墙。堂屋东次间,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夫妇的卧室,木板楼,屋内仍按原样陈列着木床、木柜、木椅、条桌、油灯等瓮具。

  东耳房为储藏室,按原样陈列着大木柜、酒柜、犁等农用工具。东梢间较大,是煮酒酢房,陈列着酒缸、煮酒的瓮灶及晾酒糟和发酵等用具。东厢房第一间是朱德幺叔朱世禄夫妇的卧室,屋内仍陈列着木平床、蚊罩、被盖、木柜、木椅、条桌、油灯等遗物。东厢外梢间是蚕房,蚕房里保存展出朱德在家养蚕的调温天窗和缫丝的“东洋车”、蚕簸、蚕架、纺车、织布机等。外梢间屋后敞棚屋陈列着大磨。

  水晶宫红花巷4号旧居,坐北朝南,中式土木结构四合院。正房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屋檐下有廊。耳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到座面阔五间,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马标的私人房产。1090年朱德由川来滇,以蒙自籍身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习武,与马标有师生之情谊,1911年毕业,在云南辛亥“重九”起义、护国运动、靖国战争中屡建功绩,步步晋升。

  1921年朱德出任云南省警察局长。马标将此房转让给朱德,同时还购得房后空地和几间旧房,由朱德与其挚友李云谷设计建成中西式外走廊砖木结构楼房一幢。楼东面一间为朱德当年住房,楼后建一小花园,建成小梅园巷3号。小梅园巷3号宅院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楼上楼下全有走廊连接贯通,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楼房后是一高坡,坡前还有一空地。花园遍植主人喜爱的梅、兰、竹、菊。朱德把这座花园住宅题名为“洁园”。这个看来普通的命名是有其深意的,既表达了朱德对当时军界官场腐败黑暗的种种现象的不满,寄托了洁身自重的理念,也表达了他对革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洁园”,是朱德在战乱时期一个温馨的家,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1957年朱德和康克清同志来滇视察工作时,曾回旧居并在红花巷4号院中留影存念,李先念夫人林佳眉同志及朱德亲属来昆时也曾到此瞻仰看望。

  故事

  1895年农历腊月三十天,因地主夺佃,朱家被迫连夜分居,年方9岁的朱德随祖父母、养父母(大伯父母)从佃居的李家湾仓房迁往这座房屋,直到1908年末朱德离开家门,远去云南,在这里整整住了14年之久。院坝外老杏树下石碾,大磨和牛栏外侧的手碾,是他帮助家中碾米、磨面使用过的原物;门前的四方田是他养过鱼的地方;西侧田埂上,有他在顺庆府(今南充市)中学堂读书放寒假后亲自购运回来栽在家园土地上的“嘉陵桑”;东侧田傍岩,有他和左邻右舍的小兄弟们在天旱时共同开凿的“琳琅井”;屋后东侧竹林旁,有他锻炼身体用作翻单杠的“双柏树”。这些珍贵的纪念物保存完好,历历在目,是研究朱德光辉生平历史的重要资料。

  重点文物

  朱德同志旧居原分给朱

德的幺叔所有。1979年由政府拨款收归国有,经整修恢复原貌。1973年11月28日,仪陇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旧居 篇五

  朱德旧居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交区况场镇,是朱德护国战争时期驻泸州的旧居,占地15亩,建筑为清代民居,面积3000平方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16年护国战争开始,朱德随蔡锷从去南入川,在泸州市郊与袁世凯军队展开决战,史称“护国之役”,袁世凯卒毙于护国军一击之余,护国战争写进了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的'重要篇章,朱德在“护国之役”中立下辉煌的战功,袁世凯统治覆灭后,朱德升任靖国军旅长驻节泸州近六年,为保地方社会平安,铲除地方土匪恶霸势力,恩德普泽泸州大地,人民有口皆碑,同时期他与地方名士结社吟诗,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写下了大量的富有革命激情的诗文,是其旧民主革命思想转型的重要时段。

朱德旧居 篇六

  云南建水古城红井街二十一号,是一座普通的清末建水民居建筑。八十七年前,一位年轻的军官曾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从此,这座小院在建水人民心中便闪烁着神圣的光芒。这座小院便是朱德委员长在建水的旧居。从建水热闹的建中路与北正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向南一转,便进入了弯曲幽静的红井街。其实,红井街算不得街,充其量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在巷内百余米深处第一个左拐弯的地方,有一座三间六耳的四合院平房。岁月的沧桑使当年的朱门红墙苍苔斑驳,即便是春节才贴上去的红门对也已红颜散尽。然而,只要一进入这座小院,勃勃的生机依旧挡不住向人扑来。且不说后院的幽幽翠竹,也不说一盆盆争芳吐艳的花儿,仅就院内那棵高大的、枝繁叶茂的缅桂花树,就让人霎时神清气爽,这样的幽静,这样的清新,是现代化的建筑难以营造的。

  上个世纪初,年轻的朱德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背井离乡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在讲武堂结识了建水籍同学曾师仲,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九一三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军建水。一到建水城,朱德便住进了曾师仲家的这座小院。后来,任了陆军团副(即副团长),直到一九一五年离开建水,朱德一直都是住在这座小院里。小院东侧的三间厢房,便是朱德当年居住的地方,在那间约十平方米的卧室里,靠窗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盏马灯。静坐小院、追溯历史,感受那颗曾装载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心脏的跳动,那年轻的、高大魁梧的身影驰骋边陲的英姿历历在目。

  朱德委员长在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重返建水时曾回过红井街二十一号。据说,朱委员长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如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归故里一样,坐在小院桂花树下的小方凳上和曾家的后人们唠家常……街坊们说,朱营长回来了。那天,欢笑声始终萦绕在红井街二十一号。

朱德旧居【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