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一册上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重量的概念和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物品的称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重量的敏感性和认识重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吨”的具体重量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张装满货物的卡车图片,让学生观察货物的数量和重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货物一共有多重?如何计算出来?
2. 引入新知:通过实际物品的称重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重量可以用数字表示。
3. 概念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千克表示重量,那么一吨有多少千克?并告诉学生一吨等于1000千克。
4. 计算练习: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克表示重量,一吨有多少克?并告诉学生一吨等于1000000克。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概括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练习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问答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一吨 = 1000千克
一吨 = 1000000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物品的称重实验和计算练习,让学生对重量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是,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一册上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重量的概念和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称重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重量的敏感性和认识重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吨”的概念,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吨”的具体重量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张装满货物的卡车图片,让学生观察货物的数量和重量,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货物一共有多重?如何计算出来?
2. 引入新知: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称重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重量可以用数字表示。
3. 概念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千克表示重量,那么一吨有多少千克?并告诉学生一吨等于1000千克。
4. 计算练习: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克表示重量,一吨有多少克?并告诉学生一吨等于1000000克。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概括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练习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问答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一吨 = 1000千克
一吨 = 1000000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称重实验,让学生对重量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能够进行吨的换算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但是,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我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练习。
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 篇三
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1吨有多重》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例6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然后,围绕“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具体的问题中,明确1吨=1000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例7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吨=1000千克进行吨与千克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千克与克的化聚中得到正迁移。学习吨的认识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保持质量单位体系知识完整性的需要,因此要切实学习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想学生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大宗物体的质量,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大宗物体的质量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习惯,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能自觉进行估计的习惯。
由于利用吨与千克的进率进行化聚,1吨的观念在今后学习中经常遇到,1吨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只能通过推理来建立观念,而强调质量单位观念建立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并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法学法:
教法
本课的教学时,我拟采用以下二种教学方法为主。
1.引导发现法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我并不是告诉学生1吨=1000千克这个现成的结论,从而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知识,通过利用生活经验来推算1吨质量、感受1吨质量有多重。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互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尝试教学法
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本课例7吨与千克的互化,完全可以迁移千克与克的化聚,因此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尝试结果就能达到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
学法
以这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要方法的课堂,对学生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
1.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本课采用尝试教学,它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千克与克的化聚,结合新学得的知识1吨=1000千克,迁移到吨与千克的化聚,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对1吨的认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以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对教材的理解,实践教法和学法的精神,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过程的。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的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你能不能说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刚好是1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是今天学习的.基础,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1][1]。
2.出示书上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图
提问:观察主题图,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教师在当学生讲到小桥限重1吨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探索新知。顺利进入新课展开环节)
二、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1吨=1000千克。
①提问:谁知道1吨有多重?是多少千克?
预计学生有生活说出吨是一个较大的单位,1吨=1000千克。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就指出1吨=1000千克。
②交流:那这些小动物能一起过桥吗?说说不能过桥的理由,你是怎么想的?
③接着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小结:过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次过桥时动物重量和不能超过多少?(进一步强调1吨=1000千克)
(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建立1吨的观念。
1.1吨到底有多少重?
师: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师生共同探索:我们班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强调: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你感觉1吨怎么样?
2.利用经验帮助建立观念。
出示:一桶饮用水20千克,()桶饮用水重1吨。
一头熊重500千克,()头熊重1吨。
填写后: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约重1吨?
(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又是较大的单位,学生无法象千克和克那样直接体验,只能通过熟悉的例子推算1吨,有利帮助学生建立1吨观念)
3.研究何时用“吨”作单位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来作单位?为什么?(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出示汽车载重限重图,桥梁限重图……让学生感受较大宗物品用吨来作单位。同时指出用字母T表示吨。
接下去出示填空题: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节火车皮的限定运输量为60()
一辆小皮卡车的载重量是500()
(这二题提示学生要考虑前面的数据,结合生活经验,综合各方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提高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在1吨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让学生想象、感悟1吨有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使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具体化,从而突破难点,并培养了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7: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这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这节课的练习,我就直接应用练习三中的题目。
(这样的练习兼顾形象性和抽象性,层次分明有一定梯度,并且针对性,围绕本课所学的新知识展示巩固,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事半功倍)
四、课外拓展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用方法?写一篇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