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通用2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自然界昆虫的种类和特点,如:它们的形态、特征,体会它们的飞行快乐。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昆虫的对称特征。
2、技能目标: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想象中自己与昆虫一起玩耍的情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模仿能力与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形象、飞行并表现出来。大胆创作“我和昆虫”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抓住昆虫美丽的身躯和翅膀,发挥自己的想象表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油画棒、彩色笔、昆虫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展示昆虫图片, 观察会飞的昆虫,观察它们的身躯和翅膀,观察它们飞行。
一、激趣导入 。
1、根据所欣赏的图片,或曾经见过的昆虫,选出你认为美丽的而且会飞的昆虫。(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和为什么喜欢。)
2、教师在黑板上作好记录:蝴蝶、蜻蜓、蝗虫、螳螂、蝉、蜜蜂、飞蛾等。(学生喜欢的昆虫)
课堂活跃,学生已投入课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授课前已吸引了学生、激发兴趣。
二、探究练习。
1、通过大图片来了解昆虫。昆虫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长有触角和六条腿;它们生活在空中、陆地和水中。
2、介绍常见的昆虫
蝴蝶:有美丽的大翅膀,翅膀的形状各不相同,花纹更是有条纹、点等,色彩斑斓,真是“飞舞的花朵”。
蜻蜓:大眼睛、长尾巴、透明轻薄的两对翅膀,动作轻盈、灵敏,象一架小飞机。
蝗虫:有着强劲有力的后腿。
螳螂:三角形的头、瘦长的身体、较大的腹部、细长的腿、还有带齿的大刀。……
3、问:你们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吗?
(学生回答:草丛、树林、荷塘…… )
4、谁能学学自己喜欢或观察的昆虫飞行? (引导学生模仿昆虫飞行或爬行的特征)
三、创作表现。
1、问:想不想和漂亮的昆虫自由自在玩?(学生兴奋回答喜欢)
2、问: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完整地画一个单独的飞行昆虫,接着把自己也变成有翅膀飞上天空与昆虫玩耍起。)
2、表现要点:
抓住昆虫的形象特征;把我和昆虫在一起玩的有趣故事表现出来。注意添加适当的环境;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但是本节课仍然以绘画表现为主。
四、展示评价。
1、美丽的昆虫们,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的危机,要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更加关爱它们,保护它们。
3、昆虫有成千上万种,你还想了解更多吗?那就更加关注我们的大自然。
展示活动自由,增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美术、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后反思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 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 的尾巴飞上天和螳螂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独 境。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各种纸盒、剪刀、双面胶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立体的房间模型,要求有简单家具。
2、能够注意到空间物品形色的合理搭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授新课
1、观看光盘,了解设计六要素,欣赏不同居室风格、色彩与居室的关系、重点看儿童居室,家具的各种造型、欣赏学生作品
2、分组讨论交流,吧带来的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同时要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特质,色彩等方面进行讨论,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做什么。
3、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鼓励学生本着家居设计的原则:简单、统一、匹配、调和、变化。把讨论的结果用草图勾画出来,进行交流,互相提建议,进一步完善设计思路。对于制作中出现家具的比例和房间的比例不当,老师要及时提醒纠正。对于有创意的设计要及时展示给大家。
三、课后小结
分组合作的同学,选一名代表对本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制作桌面装饰物,教学生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技能,培养造型能力,
养成耐心的工作习惯,领会工艺美术在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图片、范品、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结前课剪贴画作业的优缺点,然后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出示范品,让学生观赏、评价,问:这件作品有什么用?指导学生欣赏
课文内的学生作品并作讲解。说明制作方法(演示)
1、剪出外形。
2、折出卡通形象的外形。
3、贴在准备好的底版上。
4、用彩色纸剪出动物的五官贴上。
5、完成作品。
三、出示动物图片,指导学生观赏,认识卡通形象的外形及色彩,并出示卡通形象头部造型图,让学生观赏、酝酿。
四、学生作业,在32开卡纸上割一半做底版,留一半做地位造型。本节要求先画出小卡通形象形象。
第二课时
小结前节课作业情况。
一、提示制作卡通形象时注意事项:
1、抓住小卡通的形象特征,要画得简练生动,色彩鲜明。
2、百板纸的底版要涂上颜色(或裱上色纸),然后才粘贴上绘就的小卡通形象造型的纸片。
3、小心粘贴,保持整洁,要贴得牢固,放得安稳。
4、卡通形象的底板和卡通形象的色彩的对比要强烈,在做好基本结构以后,其他部位可自由发挥。
二、学生进行作业,教师辅导。
三、讲评。作业摆在一起互相评议,表扬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课很感兴趣,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步骤,作业效果良好。只是有些撑架做得不是很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撕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能力:尝试用手撕彩纸、用水彩笔、油画棒绘画以及剪刀和胶水等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情感: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可以通过用撕贴和绘画的手法共同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
教、学具准备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范画。
学具准备:彩色卡纸、绘画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请大家插好自己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用心感受:就很快到达目的地。老师描述:我们身边有洁白的云朵在笑着和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行大雁嘎嘎的叫着在向我们告别,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同学们能猜到我们到了哪儿呢?(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天空)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飞向我们美丽的天空。(出示课题:美丽的天空)
二、教授新课
1、认识天空的色彩
根据季节、时间、天气的不同,天空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老师面前有一些色卡纸,请大家选一选,你见过的天空什么颜色的呢?引导:大家仔细想想,晴朗的天空—蓝色、夜晚的天空—黑漆漆的、日出或者日落时的天空是一片金色……
(学生自由进行选择)确定几个颜色的卡纸贴在黑板上。
2、认识天空中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美丽的天空也从来不寂寞,它的朋友可多了,瞧(鸟、白云、跳伞的人,太阳下山月亮出来了、焰火……)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白云、热气球、太阳、等……
3、认识艺术中的天空
老师:同学们我们用发现的眼睛看到了天空的很多朋友。让我们看看俄罗斯绘画大师康定斯基的《蓝天》,看看他是怎样用彩笔描绘美丽的天空的好吗?请大家打到课本第16页。
A、欣赏大师的作品:康定斯基《蓝天》
天空在生活中如此美丽,在大画家的艺术作品中就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看蓝天上漂浮着五彩缤纷的图形,有的像木马、飞鸟、乌龟……在画家的笔下,天空是多么的有趣和生动呀!
B、欣赏小画家的撕贴天空作品
刚才我们不但欣赏了非常棒的大画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我们的天空,一年级的同学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用灵巧的小手也完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天空图,请看第17页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这些小画家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天空呢?
学生:撕纸(撕贴)和剪贴
三、学生实践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要快快完成啦,那请听要求:我们用画的方法每人来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好吗?
学生实践,老师巡视辅导,协助学生剪贴。
四、展示、评比
每小组选出好的作品请同学占到讲台上一起欣赏。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
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
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
二、欣赏作品
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
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四、明确目的
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看书观察:
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
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
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
五、探讨技法
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
六、思考创作: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
七、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从欣赏各种类型的吉祥物入手,使学生逐步掌握吉祥物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教材后列举的吉祥物,有的是用于运动会与博览会的,也有的是用为企业形象而设计的。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吉祥物设计的特点和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吉祥物设计的作用、意义。
2、运用吉祥物的设计要求,为学校元旦晚会设计一个吉祥物,让学生可以通过平面或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吉祥物设计的作用、意义。
教学难点:
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中来,用平面或立体的表现形式为学校元旦晚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合作预习:(课前预习学案附后)
1、请小组长给大家介绍本小组收集到的吉祥物。
2、吉祥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生动、欢快、喜庆)
二、讲授新课:
1、导言: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吗?它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记是什么?哪位同学说一说?请举手发言!(鸟巢、水立方、福娃、中国印……)
大家可否还记得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的形象?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五福娃的形象与名字)
什么是吉祥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了解一下。
2、概念介绍:
利用多媒体展示吉祥物的简要来历及概念,让学生对吉祥物有初步的了解。
3、欣赏评析:
导言:了解了什么是吉祥物后,下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吉祥物。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吉祥物,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这些吉祥物的类型及特点有哪些?
A、吉祥物有哪些类型?
B、吉祥物有哪些特点?
在欣赏的过程,教师详细分析三个不同种类吉祥物即运动活动吉祥物、企业吉祥物和大型活动吉祥物。让学生从吉祥物的外形、色彩及动物的特点等上来欣赏。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吉祥物大多以本地区文化中特有的动植物为原型。
4、设计过程详解:
“五福娃”为例子进行设计详解。(多媒体画面展现北京城市文化的特点及中国人的情结,加大学生对“五福娃”的理解)
吉祥物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
关联性——密切关联设计主题。
独创性——新颖别致个性突出。
拟人化——人格化的艺术处理。
亲和力——亲切动人让人接受。
审美性——美感享受令人愉悦。
三、合作运用
1、利用大家比较熟悉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为例子,让学生从以下五个方面关联性、独创性、拟人化、亲和力、审美性进行分析。
2、通过多媒体画面展现,让学生明白,从“吉祥物”的诞生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一种文化,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含纪念品、日用品、广告、城市雕塑等等。
四、当堂作业:
以小组团队合作形式为我们学校2014年元旦晚会设计一个可爱的吉祥物。(这个练习以上节课——《生活中的标志》的练习相配合)
1、教师提醒学生设计时要注意的事项。
2、巡视指导。
五、合作指导:
1、学生对小组的设计稿先进行自评,教师再进行点评。
2、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3、小结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及亮点。
附:预习学案
1、请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收集各种活动的吉祥物,越多越好。
2、对收集到的吉祥物写出它们的特点。
3、准备绘画用具:铅笔、8开绘画纸、色彩用具及材料。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示范
以椰子为原型,为海南设计一个吉祥物。详细介绍设计的步骤:
收集海南特有的文化元素,归纳构思——绘制草图——整理画稿——上色——完成。
此过程中,教师逐步示范完成。
二、学生作品练习
要求学习小组以上节课的设计稿为草图,为学校2014年元旦晚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三、学生作品展评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拓展
布置作业小展览
本设计课件点此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花鸟小品的构图及水墨的表现,掌握花鸟小品画的创作步骤,并能够在临摹的基础上画一幅花鸟小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的花鸟画作品、分析作画步骤、练习绘画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及水墨绘画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
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音频,导入新课
播放古筝或古琴的音乐,同时播放中国古典风格的室内陈设装饰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说出室内装饰的中国元素,引出花鸟小品。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出示《立》《菊花小鸟》《墨梅图》等小品,提问:这些作品画幅都较小,它们与大幅作品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表现手法相对简练,构图简洁,却耐人寻味、意趣鲜明。
追问:这些作品都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并让学生以一幅画为例来讲解一下作品需要表达的意境。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作品都是由内容、题款及压印三个部分构成。如《墨梅图》,画家要表现高洁的思想情操。
活动三:启发示范,技法探索
播放画家绘画花卉小品的视频(菊花、梅花等),让学生注意观察画家是如何用笔墨的变化来展现花卉的?学生思考回答:先确定构图,勾勒花朵的外形,然后染色。
提问:这几个视频中画家的绘画技法都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因为画幅小,所以笔墨简练生动,无论是哪种花卉,都是把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不追求像。墨色有浓有淡,近处的、主要的用浓墨来表现,次要的、远处的用淡墨来表现。
活动四: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给学生布置作业,在临摹的基础上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花鸟画小品。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举办一个花鸟小品画展,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到美术角里,同时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可以从构图、笔墨等方面说说自己的优缺点。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色彩奖等奖项,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活动五:总结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回顾花鸟小品的特点及特点,并提示学生花鸟小品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提升民族自豪感。留作业在网络上搜集你喜欢的花鸟画小品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运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把握教师的外貌特征;
(2)在欣赏中了解表现的技能技巧:
(3)在创作中感受情感表达的愉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谢恩师。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3. 兴趣点: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印象。
4. 教学观察点:
由教师的眼神、嘴巴、脸形、发型所体现的外貌特征。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用手绘图象的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教师形象。
2. 较高要求:
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画出衬托教师个性化及职业特征的背景。
3. 个性探究:
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造型工具,画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
(1)说一说:留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位教师的形象特征及你和教师之间难忘、感人的故事。
(2)想一想:你想怎样描绘你最敬爱的老师?
2、欣赏与感受(画家作品)
(1)感觉要素的描述:这幅画中的女教师五官有什么特征?她在干什么?
(2)形式描述与分析:画面的主要色彩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色彩的对比?
(3)美感与价值判断:你看了这幅画中的女教师后有什么感受?画中的女教师和现实中的女教师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不好?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
3、创作与评价。
(1)构思:你所画的教师是教什么的?他(她)的脸型、五官、性格是怎样的?
(2)构图:画面以头像画还是半身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人物与背景道具是怎样安排的?
(3)评价:自评或互评相结合,比一比谁画的教师形象外貌特征鲜明、画面构图生动、情感表达真切。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博古架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品味、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
2、学校“多宝格”的成型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设计制作一个结果别致的博古架。
教学重点
学习(纸制)博古架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别致的博古架。
难点
用纸袋刻制、插接成型的技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具准备
用纸袋刻制成型的、插接成型的、组合成型的博古架作品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评述。
欣赏中国不同年代博古架作品,了解博古架艺术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博古架独特的文化品位、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造型美。博古架的造型美体现在哪里?有什么特色?
2、实用美。它们有什么作用?
3、装饰美。找一找架格是怎样排列与装饰的(高低、大小、方圆之间错落间隔)?有什么图形(方形、圆形)?美在哪里(造型、色泽、漆工)?
4、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教师总结。
二、感受与启发。
1、教师出示博古架纸立体作品,让学生摸一摸,感受纸作品的艺术魅力。
2、启发学生思考:
A、这些博古架作品都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呢?
B、想一想,它们都是用审美材料制作的呢?
C、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组合成型法、接插成型发、纸袋刻制成型法)?
D、你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吗?
三、学习与尝试。
1、教师示范用纸材制作博古架模型的步骤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与尝试。
3、交流学习体会,探索新的制作方法,
四、表现与创新。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件博古架模型。
2、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表现。
五、欣赏与评价。
1、展示各小组的博古架模型,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作品。
2、开展评价:
A、介绍自己的作品。
B、评一评,谁的作品做得好,为什么?
C、能为别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吗?
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文化传承的兴趣,同时在设计制作仲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2、 学会用指纹经过加工、组合、拼摆成有趣的图形,并掌握技法。
教学重点:
利用指纹的原形,组合添加成有趣的图形,掌握技法、技巧。
教学难点:
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
教具及学具:
水粉色、水彩笔、画纸、洗手盆、擦手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阵小女孩的哭声传来......)小朋友,你们听,这是谁在哭呀?
呀,原来是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叫“丢丢”,她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让我们听一听吧......
丢丢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云朵上漂着,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她来到一所小学,孩子们在欢快地玩游戏,他们也邀请小丢丢和他们一块玩,玩着玩着,丢丢忽然大哭起来,小朋友们连忙问她:“丢丢,你怎么拉?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呀?”丢丢说:“呜呜......为什么你们都和我长得不一样,我的伙伴都在什么地方呀?”
让我们观察一下,丢丢和小朋友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
(电脑出示画面--丢丢和小朋友的比较)
这时候,一个小朋友指着远处的一棵树上,你们瞧!那只小鸟和丢丢张得多像呀,也许它知道丢丢的伙伴都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去问问它吧。大家向小鸟走去。丢丢问到:“小鸟小鸟,你知道我是从哪来的吗?我的伙伴又都在什么地方呢?”小鸟说:“我当然知道了~你知道吗,你和我一样,都是来自指纹王国的公民。我们指纹王国的公民可多了,只要你仔细去寻找。”小朋友说,太好了,太好了,就让我们陪丢丢一块去找她的伙伴吧。
(电脑出示--指纹王国)
二、新课教学:
小鸟带着丢丢和小朋友们往前走去,他们来到海边,听到动听的歌声......小鸟说,你们瞧!那也是我们拇指王国的公民!你们认出来了吗?
(电脑出示海边的画面,有两个指纹印在珊瑚旁边,点击后出现添画的线条,原来是一条可爱的美人鱼)
大家和小美人鱼相互问好后,又继续往前帮丢丢指纹王国的公民。
这回丢丢先发现了她的伙伴,高兴极了!她得意地向对面指去--
(电脑出示一组指纹印,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里藏着指纹王国的什么公民)
同学们,老师给每一小组都准备了这张图,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速地找出指纹王国的这些公民,试着用水彩笔添画一下。
(将同学们的添画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丢丢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们,今天我很高兴,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很多指纹王国的伙伴,可是和你们比起来,我的伙伴还不够多,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找到更多的伙伴,你们愿意帮我这个忙吗?
刚才小朋友们经过观察都注意到了,丢丢和指纹王国的公民都是用指纹添画而成的,而且大家也都答应了,要为丢丢找到更多她们指纹王国的公民做她的伙伴,那我们就必须掌握好指纹添画的本领,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指纹是怎样印到纸上的。
(师用实物投影仪示范并讲解)
1.先用不同的手指按同样的颜色,请小朋友注意,不同手指按出来的指纹的大小是有区别的。
2.换颜色的时候必须先用擦手布把颜色擦干净,使用同一只手指的不同部位,也可以按出不同大小的指纹。
3.最后等指纹稍微干一些,再用水彩笔添画。
小朋友们,你们都看明白了吗?
那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能说说,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去印画一个指纹王国的公民。
(电脑出示画面演示小狸猫印制步骤)
1.构思...联想如何用概括的方法印制。
2.印制
3.添画
三、作业练习
等会我们要和丢丢一块去寻找指纹王国的公民,会去森林、海洋、天空......很多地方去寻找,你们想象一下,在这些场景里,可能会遇到指纹王国的哪些公民。
大家开始动手吧!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寻找到的指纹王国的公民种类最多!
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请小朋友们先评价,把自己手里的小红心贴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前。
教师选择最有特点的作品讲评,然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帮助丢丢找到了许多指纹王国的公民,回家后,同学们还可以再试试,我们除了用手指印画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外,还能不能用手的其他部位做出更多的变化。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第一课的学习为本节课作了铺垫。本课是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在自己身边发现美、表现美。青菜、萝卜、南瓜……各种蔬菜都可以入画。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母亲菜篮里的蔬菜……都可以在我们的画笔下,显现出一幅绚烂的画卷。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了,我应让学生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有关蔬菜的知识,熟悉常见蔬菜的形态、颜色与质感。
2.学习应用喜欢的绘画方法表现蔬菜,掌握蔬菜的表现方法。
3.通过造型表现, 发现蔬菜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让学生知道要珍爱蔬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蔬菜形状、颜色、质感,学习用线条、颜色描写蔬菜。
教学难点:精确表现出不同蔬菜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教学过程
1.观看与演示
通过课件欣赏蔬菜的精巧摄影作品。
(1)画中有哪些蔬菜是你平时最爱吃的?
(2)在我们家乡还能吃到哪些蔬菜?
(3)谁能说说吃蔬菜的益处?
2.指引探究
(1)学生取出课前预备各种蔬菜,观看外形特点。
(2)老师指引学生分类沟通。
(3)观看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
(4)体验各种蔬菜的质感。
3.欣赏作品
(1)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学生作品。
(2)指引学生沟通绘画作品中蔬菜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师和小画家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自主探讨。
4.示范讲授
老师示范,描写蔬菜,指引学生观看,总结作画步骤。
5.自主创作
(1)可以直接描写不同蔬菜。
(2)可以激励学生自由选择表现对象,如在自己脑海留下深入印象的蔬菜。菜地里带露珠的蔬菜,菜场上鲜亮的蔬菜,母亲菜篮里的蔬菜……
(3)自由选择绘画表现形式:如线描、水彩、油画棒等。
(4)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回辅导。
6.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绘画作品,相互观摩,进行评价。
7.小节拓展
激励学生应用多种工具材料表现蔬菜,在生活中多观看,发现美,创造美。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扑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3、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的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彩色笔、油画棒、图画纸
学生准备:
课前查找或搜集有关船的知识和图片,彩色纸、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1、谜语: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课题:船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船有哪些了解,反馈学生课前搜集船的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3、请你说一说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讲授新课:
(一)观察欣赏:播放课件,了解船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问题:
1、它们的外形一样吗?
2、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们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种船进行简单的讲解。
学生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发散学生思维,开发创造力。)
(二)教师示范讲解画船及构图的方法:
1、画一条波浪线。贯穿画纸,从左到右。
2、画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船头高高扬起,画在画面中间船身要大要长。
3、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4、装饰船:体现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画水中与天空的景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画船的方法,学会画船及构图。)
(三)欣赏交流。
1、欣赏学生的作品,有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学生交流,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构思,会用有特性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四)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小结。
给自己的船命名,讲讲船的功能,描述人与自然、人与船之间的故事。
(六)课后延伸与拓展。
1、结合史实和现实中的有关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进的船?将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2、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作出了什么贡献?(哥伦布、麦哲伦、郑和)
教学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同时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了解各种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让学生学会画船的方法。欣赏童话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学生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准备画一艘什么样的船,发散学生的思维。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欣赏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探究新知: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的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重点:
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
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1)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2)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4)练习、辅导。
6、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感觉肌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营造肌理“实践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造画面。
2、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表现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范作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
触摸实物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2、观察
教师分发小组不同的肌理效果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物体的粗糙和细腻、规则和不规则的肌理效果。
二、发展
1、欣赏作品,教师出示多件不同肌理效果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肌理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2、研究讨论
如何利用自然、生活中物体的肌理效果来制作绘画。
3、学生制作,大胆表现,运用在室外收集的肌理物体进行简单的创造。
三、指导评析
1、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评、互评。
3、作品展示。
四、总结
课后搜集还可以运用哪些物品进行肌理的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彩绘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3、光滑的塑料瓶、玻璃瓶,水粉色往往画不上去,可以先涂一层薄薄的肥皂,干后即可画上颜色。
教学准备:
1、师:多媒体课件、瓶子实物若干
2、生:水粉颜料、工具、一个空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陶瓷艺术品
(1)欣赏中国的陶瓷艺术品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艺术博物馆欣赏我国的陶瓷艺术品。
我国的陶瓷艺术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目前,我国发现的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请小朋友带着以下问题去欣赏。
1、这些陶瓷艺术品上画了什么?
2、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显示画面,教师解说]
(2)欣赏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品上面画了些什么形象?
---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案......
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
-----色彩漂亮、造型有趣、独特、想象力丰富等。
二、揭示主题
老师带来了几个瓶子,漂亮吗?[出示瓶子实物]老师也受到艺术大师的启发,画了几个瓶子。看一看,用的是什么瓶子画的?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也学着这些艺术大师,自己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板书:漂亮的瓶子]
三、分析讲解
(1)出示几个不同形式的空瓶
师:想一想,这些瓶子上面可以画些什么?
生: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形......
师:只要你认为美的、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画上去。
(2)怎么画呢?
师:用什么画呢?
生: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
师:水粉颜料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今天,我们就用水粉颜料作画。
(3)该怎样搭配颜色呢?
师:深浅对比、冷暖对比效果强烈;同类色柔和。画的时候最好选效果强烈的对比色。
(4)师示范[师讲边示]
师:要求色彩浓厚、用笔果断、动作快。如果你用的是光滑的瓶子,可以先上一层薄薄的肥皂。
四、学生作业
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瓶子,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作业要求:胆子大、想象力丰富、作品要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评价。哪一个最漂亮,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普通的瓶子,创作了许多美观的工艺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东西,只要用我们的智慧和所学的美术知识,把它美化一下,就可以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漂亮艺术品来。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想象一下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编一个小童话并把它画出来。
2、可以画得可爱,也可以画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画出来的作品应该有故事情节画面有背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你是怎样画和做虾和蟹的。
2、你有没有尝试想象一下形象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
3、试试看编一个关于虾和蟹的故事,它们的形象会是怎样的。
二、欣赏范作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发师利用了它的什么特点?利用螃蟹壳做成酒店屋顶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虾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装饰品。
4、这些虾兵蟹将多滑稽:古怪的身体、穿着坚硬的盔甲、瞪着突出的眼睛、挥舞着吓人的大钳子,好象来自《西游记》。你用想象力和画笔编出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1、先来编个故事故事里的虾和螃蟹是什么样儿的。
2、你可以把他们画得很可爱也可以画得有点可怕。
3、构图新颖想象力丰富。
四、总结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1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彩色、纸剪、刀胶棒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随笔
剪纸因其材料(纸)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基础,因此形成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数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追求现代、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儿童油彩、漫画、卡通画、电脑绘画等,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笔者利用美术教学的契机,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建议及做法:
1、走进生活大课堂,我先学后教
2、课堂上我怎样教,使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剪纸艺术的要领
六、教学反思:
教学相长,剪纸《十二生肖》这节课收获大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这个老师,我深深的体会到:
首先,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学而不厌,利用各种机会、途径深入生活,走进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要以高度的热忱担负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使命,用自身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渐提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就要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当然挖掘古老的民间艺术时,还要结合当今孩子们的特点,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我们的下一代也能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愿剪纸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掌握对小饰品的装饰过程和装饰的技巧。
2、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小挂件的制作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画画、贴贴、剪剪接接、挂挂玩玩的美术制作活动的乐趣。
2、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自己所设计的新形象,并充分展示出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物体展示。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卡纸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有一些挂件。
2、这些挂件是什么样子的。
3、挂件有哪些他点。
二、发展
1、挂件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一串串的,你打算做什么样的?
2、在小挂件上可以进行各种装饰。
三、指导评析
1、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
3、自评、互评。
4、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创意奖进行鼓励。
四、总结
课后可以回家制作小的挂件挂在窗户上、门上,进行美观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尝试使用撕、剪、拼、贴等方法和纸张、废布片等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2、通过看看、画画、拼拼、贴贴大胆自由地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的事物。
3、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强环保意识,享受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合理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平面造型练习。
2、如何巧妙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想象,生动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拼贴的作品和图片。
2、学生:剪贴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百宝箱”,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帮助学生认识:什物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零碎废料。
2.认识什物后,告诉学生:百宝箱里有神奇!神奇在哪儿呢?这时演示课件:从百宝箱里变出了各种各样的什物拼贴画,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并拿出一幅作品。展示作品,用手摸摸看感受
把一些杂物、零碎的物品进行拼贴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二、欣赏学生作品,进一步感受肌理与质感
老师想带大家到材料世界去游玩,去感受同学们用不同的物质拼贴而成的画。注意观察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它用什么什物材料拼贴的?你喜欢这幅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1.春:这幅用色纸、麻布制作的小鸟,表现了春天的美好,绚丽的色彩非常吸引学生。
2.城市:利用花生、葵花籽、白瓜子、黑瓜子和豆壳拼出的城市,有一种特殊的肌理。
3.小羊:绿绿的天空,悠闲的云朵,白白的小羊,快乐的小鸟。废旧的绒线、绳子、钮扣竟能表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
4.松树:平时刨铅笔剩下的铅笔屑,也能拼出美丽的图片。
三、欣赏大师作品,领略艺术家的风采
1.这一幅是法国当代画家卡萨宁的作品《花》,画家先用各花的枝物拼贴,再画上颜色,风格与众不同,朦胧而又亮丽的黄色,给人以清纯和梦幻般的享受。
2.这一幅是 四、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启发学生创作
1.刚刚我们看了一些同学和大师的作品,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今天的任务是什么了吧?什物拼贴(师指课题)
2.画面上的内容是什么?准备用什么什物材料来拼贴?为什么用这些材料?
3.拼贴画的步骤是什么呢?。
先选择纸张,画轮廊,再选择材料,拼贴
4.分组动手做,互相帮助?
5.学生创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五、作品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1.展示作品
2.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六、课堂小结与延伸
课后我还可以多做其它作品,来美化我们周围的环境。所以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能随时随地发现美、创造美。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篇2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质朴装饰用色表现手法;
②懂得制作摇鼓的传动装置。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合作创作中.探索打鼓鸟的整体设计方案;
②在欣赏活动中,学习民间玩具质朴造型与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爱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②感受小组合作的愉快。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懂得运用能量互换原理,利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打鼓的小鸟。
2.教学准点:合作探究,学会看图制作,有效提高创作水平。
3.兴趣点:制作出会发出声音的小鸟。
4.观察点:关注发声玩具的鼓面与鼓架的组合成型特点。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制作出一只会打鼓的小鸟玩具。
2.较高要求: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又能打鼓的小鸟玩具:
3.个性探究:能制作出鼓声清脆、转动顾畅、造型独特的小鸟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分享、讨沦:
(1)看一看:欣赏课本中提供的摇鼓图片。哪个摇鼓最有趣?为什么?哪个摇鼓最美?为什么?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间玩具——摇鼓有汁么特点和历史?
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观看制作打鼓鸟的步骤,书上介绍的方法能看懂吗?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探讨一下。
(2)说一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解决?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沦: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
(2)做一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打鼓鸟。围绕打鼓鸟的装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谁的打鼓鸟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清脆,谁的打鼓鸟转动得最畅顺,谁的打鼓鸟造型最简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