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8-04-08 03:17: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晏子使楚》教案 篇一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晏子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智者。他善于谋略,擅长交际,曾为不同国家的君王献策,为国家出谋划策。其中,他曾经为楚国出使晋国,提出了一系列让人称道的计划和建议。

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份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要点和精髓。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的历史背景和形象特点;

2.分析晏子使楚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晏子的形象特点与晋楚之间的关系;

2.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与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

1.导入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晏子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教学:讲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分析主题思想;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晏子的智慧和谋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晏子的形象特点:聪明智慧、善于谋略、处事圆滑;

2.晏子使楚的情节发展:晏子为楚国出谋划策,化解了晋楚之间的矛盾;

3.主题思想:晏子的智慧与谋略,晋楚两国的友好合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晏子使楚》这篇文章,领略晏子的聪明才智,以及晋楚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晏子使楚》教案 篇二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晏子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智者。他曾为不同国家的君王献策,为国家出谋划策。其中,他曾经为楚国出使晋国,提出了一系列让人称道的计划和建议。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晏子的历史背景和形象特点;

2.分析晏子使楚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晏子的形象特点与晋楚之间的关系;

2.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与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

1.导入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晏子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教学:讲解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分析主题思想;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晏子的智慧和谋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内容

1.晏子的形象特点:聪明智慧、善于谋略、处事圆滑;

2.晏子使楚的情节发展:晏子为楚国出谋划策,化解了晋楚之间的矛盾;

3.主题思想:晏子的智慧与谋略,晋楚两国的友好合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晏子使楚》这篇文章,领略晏子的聪明才智,以及晋楚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晏子使楚》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2、认真分析人物的语言,注意体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学会生字、新词,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重点:

  学习晏子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略)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

  晏子:名婴,号平仲。

  使:出使(动词)。

  楚:楚国。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说说每段大意。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词意:国势敝国枳安居乐业

  3、答疑。

  三、阅读分析

  1、阅读思考:

  ①楚王讥笑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②当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才,所以派晏子这样的人出使楚国时,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结果怎样?

  ③楚王讥笑齐国人做强盗,没有出息时,晏子又是怎样驳斥楚王的?结果怎样?

  2、讨论、汇报。

  3、重点思考:晏子是怎样战胜楚王的?

  4、小结:

  晏子出使楚国,能以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

《晏子使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认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晏子是怎样机智地驳倒楚王,维护齐国的尊严的,体会晏子的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

  3、任选文中的一个小故事,分小组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的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课文朗读磁带。

  学生提前做好预习。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1、老师讲述“周总理机智应对美国记者维护祖国尊严”的故事。

  一次,周总理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记者见桌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钢笔,便不怀好意地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笑了笑说:“提起这支钢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朋友的战利品。我无功不受禄,就想拒绝,哪知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生产的这支笔。”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引入课题,板题、读题、解题。

  二、检查预习。

  (一)小老师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并画下来。

  3、指名朗读带生字的句子。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并做到“四不”。

  (三)评议,相机正音。

  (四)同桌相互检测读文情况,相互正音。

  三、感知文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

  3、用上生字卡中的部分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1、师指导写“矮”字。

  2、学生练写。

  五、作业。

  1、练习写好其他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阅读类似的故事。

《晏子使楚》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扣课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三次侮辱晏子的异同点。

  2、学习生字晏,理解出使、侮辱、强盛等词语。

  操作目标:

  1、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的含义。体会晏子反驳的巧妙。

  2、能表情朗读晏子第一次反驳的话。

  情感目标:

  1、初步激发学生对晏子的智慧和勇气的敬佩之情。

  2、重点: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的含义,体会晏子反驳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

  1、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师指春秋形势图)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教晏字,并向学生介绍晏子原名晏婴,子是古代对男人的一种尊称。)由此而引出课题。

  2、读题:

  二、扣题默读课文

  围绕晏子、使、楚这三个词语,解决三个问题。

  1、(1)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使是什么意思?

  (3)楚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2、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来回答。

  3、反馈估计:针对学生可能选择的问题及回答,教师相机诱导。

  三、扣使再读课文

  导入:刚才我们抓住课文题目,初步了解了晏子是个怎样的人,也初步领悟了使的意思和楚王侮辱晏子的原因。

  深入:

  1、课题中揭示这篇课文主要事件的关键词又是哪一个呢?让学生回答哪几个小节在写使的过程?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至5节,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板书)面对侮辱

  3、反馈:你选的是第几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中晏子面临怎样的侮辱?

  第一个小故事:

  生:楚王让晏子钻狗洞。

  生:楚王开洞让晏子钻进去。(课件演示)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明晏子面临的侮辱吗?(板书)让堂堂齐国大夫钻狗洞,这楚王真是太欺负人了!

  第二个故事:

  生:楚王说晏子不中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楚王说齐国没有人。

  师:你是从那句话中知道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改成陈述句怎么说?这儿的人指什么样的人?其实楚王的侮辱还是集中在另一个问句上?既然齐国有那么多人,又为什么打发你这个晏子来呢?楚王的言下之意就是侮辱晏子怎么样?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

  第三个小故事:

  生:楚王说齐国人是强盗。

  师: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晏子面临的侮辱。

  四、抓重点句读议第三节

  导入:刚才,咱们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初步了解了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进行了三次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我们要全面地认识晏子,还需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好在这三个小故事间相互独立,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的较量。

  深入:

  1、请同学们默读第3节,划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反馈:(课件)这是晏子的反驳,也是这一节中的重点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4、反馈:让选择第一句最厉害的学生说说理由。(课件)

  生:这是一个狗洞,不是城门?--承认要钻的洞是狗洞。(板书)

  生: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由狗洞推想到狗国(板书)

  生: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还击,向楚王质问(板书)

  师:哪个句子在反驳中是晏子转守为攻的关键?--不错,晏子由狗洞推想到狗国,正是晏子由劣势转为胜势的转折点!

  5、明确推理过程。

  A、推理性填空:

  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现在楚国要晏子钻狗洞,那么()

  B、完成作业: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那么()

  C、如果晏子不采用这种说话的方法,而采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该怎么说?

  比较: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我不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1)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2)想想这两种反驳的方式哪一种好?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反馈:从刚才的句子比较中,我们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把这种侮辱还给了楚王,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番话的确巧妙!

  6、那么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7、反馈诱导

  (1)选怒气冲冲。

  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如果真像你说的,晏子大叫大嚷,怒气冲冲地说这番话,会产生什么后果?晏子那么聪明,会这样说吗?

  (2)选心平气和。

  你为什么选择心平气和?什么叫心平气和?晏子面对楚王如此的侮辱,他心里能不气愤吗?但是他能把这种气愤表现出来吗?心里感到愤怒但又要努力克制这种愤怒,我们应选哪个提示语比较合适?

  (3)选冷静。

  谈一谈你为什么选择冷静?而不选择其它两个呢?

  我们来看晏子究竟是怎样说的--(课件演示)

  8、小结: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让学生一起冷静地来读读晏子的反驳。

  9、接待的人把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听了只好--(引读)

  教师指导朗读:把只好迎接两个词读重音,再试着读(板书只好迎接)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一个词语集中体现了楚王毫无办法。

  五、小结延伸

  1、看来晏子这番话的确说绝了,把威风八面的楚王反驳得无话可说。

  刚才我们就是用:

  (1)找出重点句。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含义。

  (3)通过比较,朗读体会晏子反驳的巧妙。

  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一方法来读懂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三个回合的交锋。

  2、最后让学生一起大声朗读1至3节,再次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

《晏子使楚》教案【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