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教案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因此,设计一份有效的分数教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分享一份我设计的分数教案,希望对其他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第一节课:认识分数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份披萨图片,让学生们看看这份披萨被切成了几份,然后引导他们讨论每一份是披萨的几分之一。
2. 概念解释
向学生们解释分数的概念,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让他们明白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份之一。
3. 练习
让学生们做几道简单的认识分数的练习题,比如画图、圈出正确的分数等。
第二节课: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复习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确保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 比较分数大小
通过比较分数大小的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们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如通分、找公约数等。
3. 实际应用
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物打折、食物分配等,体会分数大小比较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课:分数的加减
1. 复习
再次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2. 加减分数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教导学生们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包括同分母和异分母的情况。
3. 综合练习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将前几节课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加深对分数加减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从而打下扎实的基础。希望这份分数教案能够对其他老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分数的教案 篇二
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设计一份有趣而有效的分数教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将分享一份我设计的分数教案,希望对其他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启发。
第一节课:认识分数
1. 游戏导入
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的方式认识分数的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实物
给学生们准备一些实物,比如水果、玩具等,让他们通过观察实物分成若干份来理解分数的含义。
3. 图形展示
通过图形展示分数的概念,比如分数线段、分数圆等,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分数的大小和关系。
第二节课: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分组比赛
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设计一些分数大小比较的游戏,让他们通过合作竞赛的方式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 情景模拟
设计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们在模拟中比较分数大小,如分糖果、分水果等,提高他们对分数大小比较的理解。
3. 实际练习
让学生们做一些实际应用题,如购物打折、分配食物等,让他们将分数大小比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节课:分数的加减
1. 经典游戏
设计一些有趣的分数加减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 同分母和异分母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题,引导学生们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情况下的分数加减运算方法。
3. 综合练习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综合运用中提高对分数加减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这份分数教案对其他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分数的教案 篇三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12根小棒、实物投影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这个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教材先安排了“拿铅笔”活动,使学生体会同样是“1/2”,铅笔的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原有的铅笔总数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说一说”的活动,联系“一本书的1/3”等实际情境展开交流,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画一画”是借助直观图形体会一个图形的1/4都是一个□,但这个图形的形状有可能不同。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了解起点。
1、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谁能说出几个你喜欢的分数?
2、这些分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说说各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3、你还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一)拿一拿
1、出示两盒铅笔(两盒中所装铅笔数不同),问:谁能拿出盒中铅笔的 ?
2、你准备怎么拿 ?发现什么问题?都是 ,为什么拿的支数不一样?
3、每一个同学都拿出你所有铅笔的 ,比一比,说一说发现。
3、从刚才拿铅笔的活动中你明白了什么?
4、归纳提升: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二)想一想
把6支、9支、12支铅笔分别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支数可以怎样表示?(1/3或者2支、3支、4支)
三、体会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数拿出相应的数量。
1、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思考:这里的分子1表示的是什么?(是1支还是1份)
2、12根小棒,请拿出12根小棒的 。
(同学相互说分数并拿出数量。)
四、在练习中进一步体验
1、基础练习:
看图写分数:
表示用分数:
2、拓展练习:
(1)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2)、选一选
①由一段木料的 估计这段木料有多长。
②由一段图形的 估计这个图形。
(3)、填一填:
通过学生填数、观察,使学生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让学生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认识整体“1”
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分数的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课本p98-10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物和图形,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片、两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师:今天是星期天,小明要过生日,他请好朋友小红一起到郊外玩,看,他们都带了哪些什么好吃的?(看大屏幕)(4个苹果、2瓶矿泉水、还有一个大蛋糕。)
师:把这些食品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各分得多少?你会分吗?(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1瓶)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平均)(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了这块蛋糕的一半。)
师:怎么分?(动画演示)一半在数学上用什么数来表示呢?(1/2),1/2就是分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操作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现在把蛋糕分成了几份?2份中的1份,就是1/2。谁会读?我们一齐来读读!
师:这一份是1/2,那另一份呢?(出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它指的是谁? 现在谁能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呢?
2、教学试一试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可以得到它的1/2。那么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它的1/2呢?(出示长方形纸)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师:都完成了吗?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伙儿看看的?展示学生作品,并将其贴在黑板上:
①对折 同意他的折法吗?一样的举起来。
②纵向对折 涂色的这部分是长方形的1/2吗?
③斜折 这样呢?
师:他们的折法不同,有的横,有的竖有的斜,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为什么说他们都是1/2啊?(都是一半,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而涂色的正好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只要把一个东西平均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师:认识了1/2,现在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1/3、1/4……)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出想认识的分数?用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来。
反馈交流:讲一讲,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平均)……
老师收集了一些纸片,你看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出示:正方形1/4、长方形1/4、圆形1/4。
(都表示1/4。)
师:为什么他们形状不一样,却都是1/4呢?(因为他们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表示的都是其中的一份。)
师:那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出示:学生画的1/2、1/4,比较这两个图形,1/2和1/4哪个更大?你怎样比较1/2和1/4的大小的呢?
生:从图上直接看出1/2>1/4
师:同样大小的两张纸片,一张平均分成2份,一张平均分成了4份,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师:再来看这一张长方形纸片。老师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绿色的部分就表示它的1/8。看看,和上面的1/2、1/4相比,你们知道谁大谁小吗?
3、 出示练习
4、写分数
分数的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98-1000页内容
教学目标
: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能用折纸涂色与实际操作表示相应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理念:
1,创设情境,感觉生活中的的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小组合作,提供材料,主动探索;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CAI出示故事动画
故事梗概:一只猴妈妈带两只小猴子上山郊游,到了半山猴妈妈分了一只蛋糕,明显示一大一小。小猴子一只高兴,一只沮丧;到了山顶猴妈妈把一只蛋糕半均分给两只小猴子,小猴子都高兴的吃了起来。
学生仔细看故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看完故事思考为什么两次分蛋糕小猴子表现不一样?
第二次两只小猴子分的一样多,这样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板书)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分到多少?我们学过表示“半个”的数嘛?
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也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学习自由发言
学生尝试回答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索
1、认识二分之一
(1)提问:“半个”可以用那个数表示?
出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CAI动画
谈话: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就是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
(板书)猴哥哥拿了蛋糕的二分之一,猴弟弟拿到了蛋糕的多少呢?(CAI动画出示)
(2)对于分数这个朋友新朋友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提供材料,进一步认识二分之一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好的正方形纸,用折纸的方法来表示二分之一,在小组中交流一个你折的二分之一在哪儿?
实物投影仪出示几种正确折法,并让折的同学说说谁是谁的二分之一;
(2)CAI出示下列图形判断图中阴影部分是不是整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3)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二分之一的例子
3、深化操作,认识几分之一
(1)谈话:谁来猜一猜分数王国中除了二分之一还有哪些分数?
学生看课本认识分数线分子分母,小组中同学交流
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表示的?
学生口答,教师相机板书出...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2)谈话:老师提供一些材料给大家请折一折画一画表示出自已喜欢的分分数。
(3)谈话:把你表示的分数介绍给小组同学。
(4)指名几个小组代表把找到的分数介绍给大家,说说找的过程,同时实物投影仪演示。
(5)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4、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一起一做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的圆纸片先比较大小?
小组中选择两名同学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涂色.
怎么比较两张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各用什么分数表示?谁大谁小?(板书<)还可以怎么说?
CAI再次出示比较过程
(2)谈话:请小组中第三名同学折出八分之一.
你想用与哪个分数比较?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
(3)出示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动手,老师指导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
1题直接填写集体订正
2题用手势表示
学生用语言表述或是到前面来动手操作演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CAI
画面为上面是空白的两幅同样的图,下面是分数,学生口头判断填<或>,再由CAI出示正确涂色图直观验证。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3、CAI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1)《科学天地》大小约是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闪烁显示)
(2)《艺术园地》大约点黑板的几分之几?(变色变色闪烁显示)
(3)哪一部分大?怎么想的?
2
集体讨论
学生口答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谈话:通过全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今天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你还想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指名回答
别的同学可以补充
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和会用较直观的手段来表示几分之一。所以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感兴趣的故事入手首先重点突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再认识二分之一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较多的分数,再用直观手段来认识较抽象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后通到学生自已动手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过程中辅以CAI教学软件,使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参与到学习中来,享受一个快乐的脑力运动过程。
分数的教案 篇六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五课时
小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5,做一做,练习二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索新知
1、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分米,松鼠乐乐的身体长2.4分米。
(1)提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①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②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
所求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2)确定单位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34可知,应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所求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134
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3)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以把 化成小数。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化成分数: = = (分米)
分数化成小数: =2.10.75=1.575(分米)
3、解决问题二。
(1)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2)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采用问题一中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小数和分母约分: (分米)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是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2、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3、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