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优质3篇)

时间:2015-06-03 02:17: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 篇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案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今天我将分享一份我设计的《好玩的豆袋》教案,并对这个教案进行反思。

教案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豆袋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豆袋。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豆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豆袋,老师指导学生选择材料和制作方法。

3.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豆袋,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4. 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

三、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制作的豆袋各具特色。

2. 学生之间的合作氛围良好,能够相互帮助和交流。

3. 学生在展示环节展现了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这个教案设计,我发现学生对手工制作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制作豆袋的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也在反思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目标设置有些模糊,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不够客观和准确。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评价方法的完善,以提高教学效果。

《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 篇二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设计好教案,还要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今天我将分享我对《好玩的豆袋》教学活动的反思。

首先,这个教学活动的亮点在于它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豆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活动中的分组制作和展示环节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然而,这个教学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我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和明确目标,导致学生对活动的理解有一定偏差。其次,在评价环节上,我没有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不够客观和公正,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我也会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评价标准,让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断进步。

通过这次对《好玩的豆袋》教学活动的反思,我深感教学中的反思和总结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 篇三

《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

  背景设计:网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每到这个季节我们总会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装着豆豆的“沙包”,孩子们把它称作“豆袋”。正因为孩子亲自参与了豆袋的制作,因此对玩豆袋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就建立在孩子对豆袋浓厚的兴趣上,以主动尝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为主,一物多玩的形式开展活动。

  活动调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动作发展方面的目标指出:“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教育建议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我重新进行了二次备课,修改了原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豆袋》,将活动重难点放在“积极探索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小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通过“增加豆袋数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趣味性”,在有限的活动条件下挖掘可能的教育资源,将教育目标最大化,真正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

  调整后的活动目标,将原先的一个豆袋的平衡发散为寻求多个豆袋的平衡。同时,将游戏改为“比比谁的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豆袋的个数以及摆放的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地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谁身体上的豆袋越多,谁获胜。同样为竞赛游戏,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多和稳。孩子想争第一,肯定要多放几个豆袋;身上的豆袋多了,还要不掉下来,要稳当,他们只能是慢慢地走。这样的游戏才能起到帮助幼儿平衡动作的练习,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同样保持游戏的趣味。

  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进行活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目标,抓住活动的中、难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游戏环节,有效地帮助幼儿练习,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案例描述:

  班上的孩子对户外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一到达场地就迅速按照五列纵队站立。幼儿熟悉体育活动的整个流程。特别是第一个环节——热身活动,孩子们都能看着老师,认真活动全身,而且情绪饱满,动作比较到位。

  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能主动探索豆袋的不同摆放位置;走过器械时,虽然老师没有方向的指示标识,仍能够相互提醒,从同一个方向走过器械,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已经建立相应的常规。集体交流时,孩子能够大声地介绍自己的玩法,并在集体中示范自己的.摆放位置。www.

  第三个环节时,孩子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探索豆袋的不同的摆放位置,而且有的幼儿已经开始相互交流、相互模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摆放位置,如:颈子后、背部等。有个别幼儿出现在身体上放了多个豆袋,但是,老师没能及时关注,只是一直在不停地鼓励幼儿变换位置摆放豆袋。在集体交流时也没能够提出在身体上摆放多个豆袋的玩法。

  第四个环节是一个竞赛游戏,孩子们的情绪到达顶峰。用豆袋作为障碍,太小,孩子不太会注意,常会踩到豆袋,显然不适合。还有,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争第一,孩子们不在遵守游戏的规则(摆放位置要和别人不一样,走过障碍),很多幼儿抓住豆袋向前奔跑,场面有些失控,尽管老师不停地提醒,孩子们仍旧违反规则。

  活动目标:

  1、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小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索豆袋的不同玩法。

  3、通过增加豆袋数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豆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两头有斜坡的独木桥、梅花桩、锥形路障。

  经验准备:

  幼儿玩过豆袋。

  重点:

  通过玩豆袋,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难点:

  积极探索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保持身体平衡地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头部、上肢、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腕等)。

  2、自由探索豆袋的多种玩法。

  要求: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小结:请幼儿说说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再次玩豆袋,鼓励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体上放上豆袋并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4、游戏:比比谁的多。

  玩法: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站立,自由选择豆袋的个数以及摆放的不同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地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谁身体上的豆袋越多,谁获胜。网

  总结:为获胜的小朋友鼓掌。交流经验,鼓励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尝试更多的玩豆袋的方法。

  5、放松游戏:丢豆袋。

  6、收拾器械、整理场地。

  思考分析: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仅要满足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更要设置合适的教育内容给予受教育者适度的挑战,促进其发展。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

  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的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不是孩子们的问题,是活动环节的问题:在“平衡”能力练习中设计的竞赛游戏环节出现了失误。我设计了“带着豆袋走小路”的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幼儿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上出发,绕过障碍后回到起点,将豆袋交给下一个幼儿。每组六名幼儿的摆放位置不能重复,先结束游戏的小组获胜。游戏使孩子的情绪高涨,为了争夺第一,不断地违反规则,纷纷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抓着豆袋或是用手托着豆袋向前跑。而且当做障碍的豆袋太不显眼,很容易踩到,甚至被忽略。因此,这个竞赛游戏完全没有起到帮助幼儿练习动作的核心任务,反而影响了幼儿的平衡动作的练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比速度快的竞赛类的游戏不适合平衡类的练习。

  教学反思:

  我也很困惑,为什么刚才幼儿自由探索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摆放位置,现在都消失了呢?孩子们怎么了?我设想用孩子们最爱玩的“接力赛跑”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展示自己“带着豆袋来跑步”环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与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原来问题出在这了——

  教师:你们喜欢玩豆袋吗?

  幼:喜欢。

  教师:除了用手拿,你还会把豆袋放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带着它游戏呢?

  (幼儿跃跃欲试,立刻做出了各种姿势)

  教师:豆袋没有脚不会走路,但是他们也很希望能跟着小朋友一起游戏,他还喜欢让你带着它跑步呢,可是为什么刚才在操场上你们都是用手抓着它跑步呢?

  幼1:我本来是想放在肩膀上的,可是我一跑,豆袋就掉下来了。

  幼2:我把豆袋放在后背上,而且可以放好几个豆袋都不会掉下来,可是跑步的时候看不见路,我把头一抬,豆袋就掉在地上了。

  幼3:我们组快要输了,我来不及想把豆袋放在哪里,只能用手抓着就跑。

  幼4:我看见他们都是用手抓着豆袋跑步的。

《好玩的豆袋》教案与反思(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