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册教案(优质6篇)

时间:2016-08-06 07:5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在数学上册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解析几何的理解

解析几何作为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许多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部分。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解析几何的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以下是一些教学建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解析几何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概念。比如,可以通过实际的图形或者实物来说明什么是坐标系、直线方程、圆的方程等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这些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掌握解析几何的方法,例如如何求直线的斜率、如何求两直线的交点等。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来促进他们对解析几何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来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解析几何的兴趣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探讨,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对解析几何的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练习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解析几何,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方式下感受和理解解析几何的知识和方法。

总的来说,解析几何作为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解析几何的概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这一部分知识。通过以上的教学建议,相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解析几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如何设计数学上册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数学上册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设计数学上册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的建议。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和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欲。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美和奥妙。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互相交流和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看待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实验教学的方式来设计数学上册的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应用和实例,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数学的美和奥妙。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设计数学上册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以上的建议,相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

  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 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 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媒体]连结圆心和圆上一点,是半径吗?半径也有几条?为什么?[板书]

  你们也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

  ①一条直径=两条直径。

  师:还可以怎么说?你是怎么知道?用字母可以怎么表示呢?

  ②所有的直径、半径都相等。

  师:你们认为呢?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量一量)你量一量。

  你量的是什么?量的结果呢?你的结论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不知可以?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还可以呢?(相等的圆)你认为还有哪些结论也需要这个前提?

  [板书]:在同圆或等圆中

  四、应用

  师:所以我们今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得想得仔细、周详,对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填空

  1、[媒体]填一填

  2、[媒体]再请你辩一辩:下面各句话对吗?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五、画圆

  师: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提一个新的要求,能接受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师:想想半径为2厘米该怎么画呢?可以商量一下再画。(生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两脚间的距离为2厘米,再定住,再画)

  简单地说你是怎么确定半径为2厘米的?

  如果画半径为3厘米的圆呢?

  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呢?

  你发现了什么联系?(半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位置呢?

  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

  (等一会儿)

  师:为什么不画?(圆规太小)想有什么办法呢?(钉子、绳子)绳子多长?(50厘米)为什么?我们下课试一试好吗?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从圆桌到圆的各种知识还有什么知识值得我们问一问有吗?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谁的家里用的是西餐桌?有什么感觉?相对来说,圆桌呢?

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时间:十二课时

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重点难点】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本探索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主要是呈现了小华出生时与2岁时两个不同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运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估计自己的脚印面积。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以按照教材前后呈现的内容,先讨论估计小华两个年龄段脚印面积的大小,然后采用数格子的方法(不满一格的可以按半格来数)来验证前面的估计值。通过两个年龄段脚印大小的估计,要让学生理解成长期中脚印面积的大小与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可以回家完成,然后将所描好的脚印图带到学校进行交流。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找一幅公园或某个活动场所的平面图,利用方格纸估算这幅平面图形的面积,再组织同学交流。

  如果有些班级的学生能力较强,也可以补充一些没有方格背景的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学生在估计与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时,首先要会把这个图形看作近似的基本图,并围一围,随后用尺量一量基本图的相关条件的尺寸,并计算面积。

  板书设计:成长的脚印

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11 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 8+()=15 12-()=2

  5-()=4 7-()=1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数学上册教案(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