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一:探究主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小说《有的人》的主题。
2.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主题探究。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本的主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教学准备:
1.小说《有的人》文本材料
2.学生笔记本
3.教师准备的主题探究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的人》的背景和主题,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阅读:学生阅读小说《有的人》,并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证据支持自己的见解。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主题分析,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题分析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说《有的人》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有的人》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二: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小说《有的人》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情感文章。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认知。
教学准备:
1.小说《有的人》文本材料
2.学生笔记本
3.教师准备的情感表达写作指导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有的人》中的情感表达,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
2.阅读:学生阅读小说《有的人》,并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对文本中情感的理解。
3.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写出自己对小说《有的人》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4.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文章,与同学一起交流感悟。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说《有的人》中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增强了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有的人》教案设计 篇三
《有的人》教案设计(通用10篇)
教学目的
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
般特点。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
教学重点
1·理解对比的写法。
2·体会用诗讲道理。
教学难点
1·"有的人"指哪些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且簧??嗣瘢?试缸鋈嗣竦呐B淼娜耍?庵秩怂渖??桓创嬖诹耍???堑乃枷耄??裼雷と思洹#?
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
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第1节)(第2、3、4节)(第5、6、7节)
人生意义
(对比)(对比)(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