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5以内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篇一
在大班数学教学中,学习5以内的加减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帮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5以内的数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 掌握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幼儿数学教材》;
2. 工具:数字卡片、计数棒等;
3. 游戏道具:数字方块、计数棋盘等。
四、教学过程
1. 认识5以内的数字:通过数字卡片和计数棒,让学生认识5以内的数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学习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5以内的加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巩固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学习5以内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篇二
在大班数学教学中,学习5以内的加减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的效果;
2.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3. 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简单易记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数学游戏:如数学接力赛、数字拼图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如购物结账等,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三、教学评估
1. 能力测试:通过小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5以内加减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现积极性等;
3.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纠正。
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我们相信学生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时会更加轻松愉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5以内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篇三
学习5以内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3、超市货架图一张(如图5-8)。
[活动过程]
1、开展购物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减。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每位小朋友用5元钱买一样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按数目取出零钱,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并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3)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还剩3元钱。)
2、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引导幼儿观察货架图,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1)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请大家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样食品,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因为这两样食品合起来是5元钱。教师就可以肯定他们猜对的一样,即:4元钱的可乐猜对了,而1元钱的糖不对,幼儿则需重新猜另一样,他们就会猜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饼干。)
(2)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肯定其中的一样但不告诉幼儿是哪一样,让幼儿通过类推的方法去猜测。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教师可表示有一样猜对了,一样猜错了,请幼儿再猜。幼儿
说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冰棒,教师表示还不对,幼儿又猜是4元钱的××和1元钱的糖,老师表示:这次你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