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篇一
在这个教案设计中,我们将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特点和环境问题,激发他们对环保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首先,我们将通过地理课程介绍地球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球的构造、气候、地形等内容。通过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地球的美丽与壮观。可以选择当地的自然景点或公园进行考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地球的伟大。
接着,我们将通过电影欣赏和文学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严重性。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影片和书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保护地球,从自身做起,为地球的未来贡献力量。
最后,我们将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比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让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地球的环境改善出一份力。
通过这个教案设计,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特点和环境问题,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环保和保护地球的热情,让他们成为地球的守护者,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篇二
在这个教案设计中,我们将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地理课程中探索地球的壮丽和神秘,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地理课程介绍地球的地理特点和地形地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奇特景观,如高山、大洋、沙漠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让学生感受地球的壮丽和神秘。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地球的魅力。可以选择一些当地的地理景点或名胜古迹进行考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地球的奇观,激发他们对地球探索的兴趣。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地理知识竞赛和地球科学讲座等形式,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地球的各个方面。可以邀请地理专家或学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地球的奥秘。
最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球探险活动,比如登山、徒步、露营等,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勇气和毅力,探索未知的世界。
通过这个教案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壮丽和神秘,激发他们对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和挑战,实现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篇三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五家渠一中 李专长教学目标:
1、理解字词。丰富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2、练习快速默读法,简洁概括课文信息,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通过
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协作精神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
阅读并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2、讨论、点拨法。(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段、美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画像。录象资料。
教学要点:简介背景资料,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多媒体或挂图显示雪域高原的风情)
二、 简介珠穆朗玛峰相关资料、作者。
1、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2、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三、 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教师提示: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大致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内容。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榭砝?墓鹊厣贤O吕础U饫铮?褪堑巧蕉拥拇蟊居?2渭诱獯蔚巧交疃?墓灿?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2、整体把握这篇课文。
教师提示:①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几位冲顶的队员是所有队员中的佼佼者。)登山活动与其他探险活动相比,其集体协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队友的成功,还要有勇气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明显的例子。
②登顶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着意描写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而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于队员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为此,教学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总结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③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学生思考:①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②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过。(指明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