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设计 篇一
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动的季节,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季节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一份关于夏季主题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夏季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2. 帮助学生认识夏季的植物和动物。
3. 激发学生对夏季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
1. 夏季的特点:气温高、阳光强、降雨多、植物生长旺盛。
2. 夏季的植物:向日葵、玉米、西瓜等。
3. 夏季的动物:夏威夷海豚、太阳熊、水母等。
三、教学活动
1. 观察实验:让学生在夏季进行户外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
2. 夏季故事:讲述一些关于夏季的有趣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夏季的美好。
3. 制作手工:让学生制作夏季主题的手工作品,如太阳花、海豚玩偶等。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手工作品和记录。
通过这样一堂夏季主题教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夏季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夏季的热爱和向往,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夏》教案设计 篇二
夏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教师们可以结合季节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以下是一份夏季主题的教案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夏季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夏季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
2. 帮助学生认识夏季的植物和动物。
3. 激发学生对夏季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内容
1. 夏季的气候特点:气温高、阳光强、降雨多、植物生长旺盛。
2. 夏季的植物:向日葵、玉米、西瓜等。
3. 夏季的动物:夏威夷海豚、太阳熊、水母等。
三、教学活动
1. 夏季气候观察:让学生观察夏季的气候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2. 夏季生活习惯:讨论夏季的生活习惯,如夏季防暑、饮食等。
3. 创意表演:让学生进行夏季主题的创意表演,展示夏季的美好。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记录。
通过这样一堂夏季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夏季的特点和生活习惯,激发他们对夏季的热爱和向往,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夏》教案设计 篇三
《夏》教案设计
研究主题: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的热切呼唤。
2.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的作用在于平等地参与、周密地组织、巧妙地引导、简约地讲授,以及艺术地激活和完善学生思维的盲区,不断让学生去发现、感受作品中包蕴的无限风光。
教学目的:
1. 理清文章的思路。
2. 体味作者的情感。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1. 作者情感的
体会与升华。2. 作品语言的内化与外现。
课时安排:45×1
过程设计:
一、农村话题导入课文,悄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唤醒学生沉睡的农村情结。
1. 收割麦子大约在什么时间?麦子收割完毕接着做什么?北方农民麦收完毕呢?
2. 如果你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时,会不会因为父母是农民而感到不好意思?为什么?
3.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大略领会作者情感。
1.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词语:
芊芊细草 黛色长墙 主宰一切 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匍匐前进 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春日融融,秋波澹澹 细滋慢长 喇叭筒
2. 自主、合作完成下列练习,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和情感:
本文抓住夏天 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之情,深情赞美了 。
三、赏析文本美点,感受语言魅力
自主、合作发掘文本精彩之处,小组、全班交流个性体验。
1.阅读支点:以“我学会了 ”或“我发现了 ”为话题,师生交流阅
读体验和阅读发现。
2.激活盲点:对比手法 金黄与黄金 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比喻、拟人的传神与精妙
四、升华情感,外化语言。
1. 情感对比:阅读高骈《山亭夏日》,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解说:
绿树下清阴浓密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进小小的池塘。微风吹过珠帘轻轻地晃动,架上开满蔷薇满院飘香。
2. 回归文本:根据课文描绘的.景象和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夏天是一首歌》
为题,小组合作一首新诗。
诗歌知识链接:
(1)朱湘《少年歌》中的意象:小羊、山泉、暮气。
(2)构思点拨:歌 五线谱 旋律 节拍 音符 歌手 合唱 独唱 乐队 指挥 生命之歌 奋斗之歌 男高音 女高音 进行曲
(3)意象组合:蜂蝶 蝉儿 太阳 麦浪 高粱 玉米 瓜秧 镰刀 汗水
(4)结构与方法:分行分节 大胆想象与联想
3. 交流、朗读诗作
五、教师就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文后“探究 练习”的第二、三小题。
2. 课后收集描写夏天与春秋的古诗词各一首,体会诗中的情感与课文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