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器皿》教学设计 篇一
泥器皿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美术教育中,通过泥器皿的制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泥器皿》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泥器皿的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掌握基本的泥塑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泥器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泥、捏泥、拉泥等。
3.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器皿,如花瓶、碗等。
4.学生动手制作泥器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设计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泥器皿的种类和特点。
2.讲解:老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并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器皿。
3.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动手制作自己的泥器皿作品。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听取学生对泥器皿制作过程和体会的反馈,了解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3.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尝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制作泥器皿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泥器皿》教学设计 篇二
泥器皿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在美术教育中,通过泥器皿的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泥器皿》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泥器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泥塑的基本技法和工具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4.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泥器皿,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
1.介绍泥器皿的种类、特点和历史渊源。
2.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如揉泥、捏泥、切割等。
3.示范制作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泥器皿,如鼎、壶等。
4.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个性化的泥器皿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介绍泥器皿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讲解:老师讲解泥塑的基本技法,并示范制作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泥器皿。
3.实践: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要求,动手制作自己的泥器皿作品。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和体会,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品,评价其技术水平和创造力。
2.听取学生的感想和体会,了解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表达方式。
3.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们能够在泥器皿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泥器皿》教学设计 篇三
《泥器皿》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泥器皿”、“小泥人和泥面具”为学习内容,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驰名天下而激发自豪感,体会泥器皿、民间泥玩具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对劳动人民热爱的情感。
本单元要点:
1.感受立体泥塑与浮雕泥塑的不同形态特征;
2.感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3.运用基本体要素进行命题与浮雕泥塑组织,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陶艺来自于自然,又让学生亲近自然,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泥器皿》学生最常见熟悉的生活用具,其教材内容突出体现了“美术、人文、科技”文化融于一体的创新教育理论,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一年级已掌握一些搓泥球、泥条,压泥板,捏动物等基本体的组构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提供学生动脑、动手机会,自主探讨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和泥板成型法制造一个器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探索和团结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陶器皿”的形态特征,并能运用“器皿成型法”进行“中空”的器皿构思、制作与装饰。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观察感受器皿的造型、质材特点;
②在尝试中探索“器皿成型法”。
③在创作中感受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知道中国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并对中国陶瓷产生兴趣;
②能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表现。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法、盘泥条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器皿成型”法。
教学难点:
1.泥条盘高的技法;
2.创意构思与创作。
教学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各种器皿、叶子、陶艺工具(木板、布、刻刀、转盘)、课件。
学具准备:橡皮泥或粘土、牙签、铅笔。
七、教学设计:
课前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播放故事图片)
在很久很久以前,住在大森林里的原始人,白天在野外生活,吃着地上长的,树上结的果实,晚上转进洞里睡觉,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有一天……
(1)听一听
师:怎么了?(播放打雷和雨的图片和声音)
生:打雷、下雨了
师:正在玩泥巴的原始人被雨水淋湿的泥地,快步跑回山洞,路上留下了浅浅的脚印。这时候雷电把地上的枯叶击中,并燃烧了起来,很久才熄灭。当山火过后,原始人发现,原先玩过的泥球和地上的脚印变得怎么了?
(2)猜一猜
生:变硬了
师:他们发现有的甚至还可以盛东西,于是陶器就这样发明了。我们现在把这些能用来装东西的陶器叫做器皿。(板书:器皿)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了解陶艺的来源;通过声音和图像来引导学生感知了解形成陶的自然条件,了解什么是器皿,它的来源和用途,对器皿产生兴趣。]
(二)赏析作品,情感体验
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发展,我们的人类和艺术家靠自己的双手用不同的材料创造了许多漂亮的器皿,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看它们美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观察现代器皿的质地、种类,引导学生了解其强烈的具象和抽象艺术风格。通过对比古代器皿图片、现代器皿造型、橡皮泥器皿作品,体现出“器皿”从造型、色彩、花纹和装饰上的不同艺术之美,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陶艺发展的自豪感。]
(三)开动脑筋,探索方法
1.“你发现有什么方法可以做成器皿?”学生互相探讨出器皿成型法:a、手捏法b、盘泥条法c、泥板成型法(板书)三种器皿成型制作步骤法,老师请三位小老师上台示范一下,台下的小老师认真观察他们做得好不好,不好的在哪里?给他们什么建议?
2.当学生示范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把盘泥条法进行“点、线、色”装饰,把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各种植物、动物及自然界的其它形象作为模仿对象,教师用粘土按学生的交流结果现场示范制作“盘泥条法”的手法:揉、捏、搓、碾、压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大胆思考,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制造器皿的.制作方法,开拓创造思维,自主解决问题。]
3.当作品做出来后,经过火的高温烧制下,那些漂亮的器皿就出来了(实物展示各种技法做成的精美器皿)。你喜欢哪一个?它是用什么方法做的?你觉得这个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去欣赏和学习各种各样的陶器皿,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学会感受和表达。]
(四)学生创作表现
3个同学合作完成,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泥器皿,善用各种材料和技能进行装饰,器皿美观大方、装饰精美,作品要符合烧制的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欣赏 课堂小结
1.学生互评,然后展示作品简介自己的创作意图。
2.教师点评,谁想象力最丰富?谁的器皿最大方美观,装饰精美?谁最有创意?谁的最牢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感受不同材料和技法技能的带来的装饰美感,感受器皿的审美和功能价值,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通过小结鼓励学生大胆发想象和勇于实践。]
(六)课堂小结和拓展
老师小结课堂情况,让学生欣赏陶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欣赏陶艺作品在现当生活中的审美和功能价值,课后对陶的总延伸,有利拓宽学生对陶艺的视野和对陶的喜爱,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学会思考、发现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