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说课稿(最新3篇)

时间:2015-02-02 09:24: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月球之谜》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揭开月球之谜

导语:

月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探索的对象,它的存在与性质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通过介绍月球的形成、表面特征和探测计划,揭开月球之谜。

一、月球的形成

1. 天体碰撞说

根据天体碰撞说,大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一个巨大的天体与地球相撞,碎片在太空中聚集形成了月球。

2. 捕获说

捕获说认为月球是在地球旁边经过的小行星被地球的引力场捕获形成的。

二、月球的表面特征

1. 表面结构

月球表面由高地、低地和月海组成。高地主要由岩石构成,低地则是由较厚的岩浆覆盖,月海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平坦区域。

2. 碎石和尘埃

月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碎石和尘埃,这些物质主要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

三、月球的探测计划

1. 人类登月计划

在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类。此后,美国还进行了多次月球登陆计划,并带回了大量的月壤样本。

2. 月球探测器

多个国家的探测器也曾到达过月球,如苏联的月球探测器和中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这些探测器通过携带各种仪器和设备,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和测量。

结语:

通过对月球的形成、表面特征和探测计划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月球的神秘之处。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或许能够揭开更多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月球:宇宙中的奇迹

导语:

月球是我们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体之一,它的存在和性质一直是人类探索的对象。本文将通过介绍月球的特点、月球探测的意义和未来可能的探索,探讨月球的奇迹。

一、月球的特点

1. 形态特征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它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并且没有大气层和水。

2.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因此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二、月球探测的意义

1. 地质研究

通过对月球表面的勘测和样本的分析,科学家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的信息。

2. 太空探索的基地

月球可以作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基地,通过在月球建立太空站,人类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深空探测。

三、未来可能的探索

1. 月球基地

多个国家和私人企业计划在未来建立月球基地,这将为人类的长期太空探索提供支持和便利。

2. 水资源开发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月球可能存在水冰资源。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这些资源,为太空探索提供水和燃料。

结语:

月球作为我们夜空中的奇迹,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类的好奇心。通过对月球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宇宙的奥秘,并为人类的未来太空探索提供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月球或许将成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基地。

《月球之谜》说课稿 篇三

《月球之谜》说课稿

  一、讲教材

  1、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讲教法:

  1、创设情景法。

  2、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三、讲学法:

  1、情景激趣法。

  2、朗读感悟法。

  3、发散训练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2、揭示课题,板书。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准备好了吗?

  (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同时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首次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神秘的太空中,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文的兴趣。)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

  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的想象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们想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吗?(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咦,他们是怎么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2、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宇航员们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1)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3、4、5、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实验呢?

  (3)在小组内选择一个你们共同感兴趣的实验,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在做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4)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着眼于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5)课文的第七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6)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的没有解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月球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教学中以“知谜”、“探谜”为主线,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不断质疑的兴趣。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培养了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3、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学生说)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的服。)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课件展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丰富自己的积累)

  (3)课后收集一些感兴趣的月球资料与大家交流。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4、总结全文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

  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五、讲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月球之谜》说课稿(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