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 篇一
在教育教学领域,集体备课教案一直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集体备课教案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集体备课教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集体备课教案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相互借鉴、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水平。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碰撞出更多的教学火花,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其次,集体备课教案可以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如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整合资源,可以使教案更加全面、丰富,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集体备课教案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地调整和修改教案,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集体备课教案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们应该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集体备课教案 篇二
集体备课教案的实施方法有哪些?如何做好集体备课教案?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集体备课教案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制定集体备课教案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要提前确定备课时间、地点和主题,明确每位教师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备课工作有序进行。同时,要根据备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确定备课的具体形式和方式,如分工合作、分组讨论等,确保备课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水平。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参与备课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为备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积极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如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为备课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参考,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要注重集体备课教案的实施和评估。在备课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评估备课的效果和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完善备课方案,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和适应性。同时,要注重备课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备课成果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要做好集体备课教案,需要制定具体计划和安排,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注重实施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能够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集体备课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中《秋天》一课。本课由三节诗组成,内容精粹,容量较大,画面感强。以“秋天”为主线,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图景贯穿起来,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反复朗读、描绘画面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和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和激发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
教法选择:
引导、解读、指导。
学法指导:
吟读、品味、领悟,联想、比较、感悟,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教材、和投影机、粉笔等设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展示家乡秋景图。导语:看到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联想?(让学生联想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板书课题),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学生简介作者。PPT: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二、授新
(一)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要求:
①标注生字词,注音释义。②注意划分诗歌节奏。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注音:
丁丁(zhēngzhēng)镰(lián)刀肥硕(shu)
栖(qī)息鳊(b1ān)鱼乌桕(iù)寥(liá)阔
蟋蟀(xī shuài)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èi)
(2)释义:
丁丁:形容伐木、弹琴等声音。
幽谷:幽深的山谷。
肥硕:文中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乌桕:桕树。树叶秋天变红。
芦蓬:芦苇做的船篷。
寥阔:高远空旷。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3、检查划分诗歌节奏,熟悉诗歌内容情况。
(1)方法提示: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标准:按节拍划分和按意义划分。
(2)《秋天》可按意义标准划分朗读节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二)自由诵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1、学生找出哪些词语体现了诗歌所描绘的乡村秋景?
“冷雾、白霜、乌桕叶”——秋色。“蟋蟀声”、溪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声。
“稻香、瓜果、青鳊鱼、竹篱、”——秋实。“农家、渔船、草野、牧羊女”——秋图。
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仔细品味。
(1)伐木丁丁地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极具诗意,又耐人寻味。如果换成“那割过无数穗稻谷的镰刀”,语言就显得抽象空泛,表现力和美感就逊色多了。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4)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3、引导学生畅谈、归纳: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从听觉的角度,贴切传神地写出了幽谷的深、静。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润、形声兼具的画面。
(2)“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使人满口生香,展示丰收的图画。
(3)“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句中是拟人,将秋天形象化,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意味隽永。
(4)“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把青鳊鱼比喻成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耐人寻味。
(5)“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6)“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是(愉快地)劳作的形象说法,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7)“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梦寐”名作动,。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三)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节诗拟个标题,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1、引导归纳标题、图画:
(1)秋天在农家里。图画——绚丽多彩的农家丰收图。
(2)秋天在渔船上。图画——淡雅朦脆的渔夫晨归图。
(3)秋天在牧羊女眼里。图画——寥阔空远的少女思恋图。
2、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引导小结:
(1)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在山谷里;稻田里农夫刚放下割稻的镰刀,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田野里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发散出稻香的气息;果林中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果农摘下沉甸甸的瓜果放进背篓里,带回家去,将丰收的喜悦与亲友一起分享……
(2)渔夫晨归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渔人却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船篷上洒满白霜,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3)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怎不见了那夏日里牛背上吹笛的少年?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憧憬在秋天的美景和思念中。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引导小结: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掌握了重点词语,品味了诗中优美的语言。学习本诗还要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三、作业
1、学会生字、新词,品味诗歌语言。
2、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作文:秋天在哪里?
四、板书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渔夫晨归图
少女思恋图
集体备课教案 篇四
你喜欢读书吗?都读过哪些书?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
一、激发学习兴趣
1、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喜欢读的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是散文。我想为大家朗诵一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听。
2、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告诉大家?(自由说),你知道这么优美的文字是哪位作家的手笔吗?(朱自清)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对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3、朱自清的散文朴素,语言精练,文笔清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自由说)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匆匆的呢?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下这篇散文吧。谁愿意来读读课文?你想读哪段?告诉大家。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几位同学读的非常流利,有的同学读出了感情。)
二、学习课文
听了一遍课文,相信大家对文章有了自己的初步感受,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深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开始吧。现在,谁愿意读读你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或者喜欢的理由?
(一)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本段,谈感受(语言美)
2、这位同学喜欢第一段中的句子,谁也画了这段中的句子,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你能通过朗读感染大家,让大家都喜欢吗?
3、谁还愿意读读?我看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愿意读的站起来一起读好吗?
4、从这一段众,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
5、哪位同学还愿意来读读你画的感受深或喜欢的句子?
(二)第二自然段
1、学生谈感受。
2、谁还想读读你画的句子?
3、你再来读读最后一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出什么?
4、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个自然段。
5、谁来读读这句话?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里,那么时间还像什么呢?
6、是啊,时间就这样匆匆的,悄无声息的溜走了,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同位之间交流交流。
7、当老师读到这句话时,不禁想到了自己所度过的二十年时光,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和老师春游,第一次踏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课这难忘的一幕幕情景,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那么,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
8、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时间匆匆,稍纵即逝。
你还画了哪些句子?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
(三)第三自然段
1、学生谈感受。
2、结合你画的句子,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3、我们再来看看这段话。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师将原文中的句号改为了省略号,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能像作者这样说说吗?)
4、你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与同位交流一下,然后把你想到的选择两三句写在卡片上。
5、谁愿意读读你的作品?同学们写的非常精彩,这张卡片老师就当作礼物送给大家,那么,你想把它放在哪呢?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应该珍惜。
除此之外,你还画了哪些感受深或喜欢的句子?
(四)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出了什么?
2、谁还愿读读?你有没有更深的体会?(你从哪句话感受到的?读出来好吗?)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篇文章的吗?(你真善于学习)老师也查到了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组合,大家来读读吧。
3、请你再读读最后几句话,体会到了什么?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的吗?
4、相信大家读了这段文字后,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下面,请大家带着你的这种体会,放开声音读读这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者认为不能虚度此生,应该有所作为,他是在告诫自己,更是在唤醒人们。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通过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关于时间的话题,多少年来,许多中外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的著名的诗文、警句,那么,你都知道哪些呢?同学们,把握生命中得分分秒秒吧,这样,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四、课外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的材料,办一期手抄报,一周后展评。那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呢?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匆匆》教学设计07,匆匆,希望对你有帮助!
集体备课教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精神为指针,以学校开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以“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讨论吸收,课后反思,经验共享”的集体备课思路,创设研究氛围,形成一种研究的工作习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二、主要内容
1、关注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关注教学结构的优化组合,引领深入解读。
2、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3、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重点探究教学过程,引导重难点突破和问题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4、注重教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
三、组织划分
集体备课分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小组,开展日常备课研讨活动,二是由各教研组在本组内每期开展一次大型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大型集体备课时间
九月:中学语文十月:中学数学
十一月:小学语文十二月:小学数学。
五、活动地点
各年级组办公室
六、具体操作
1、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内容。
2、主备人初备。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3、集体研讨。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主备人二次备课并展示成果。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主备人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并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其他教师写出评课稿,以便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5、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在主备人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教师结合集体智慧,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体现集体智慧结晶。
6、教后反思。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7、做好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学期末交教科室存档。
8、备课流程图:
制定计划———→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主备人二次备课——→教师个人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七、检查考核:
1、教科室、教研组制定计划,教研组长安排好主备人和备课内容,备课组成员都要参加集体备课。
2、加强监控与管理,主备人主备稿提前须经教研组长审核(提前三天),如不合格,则要求主备人在当天对教案进行修改,直到合格。
3、严格考勤制度。教科室负责集体备课教师考勤。教研组长安排好本组教师集体备课,保证备课时间。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迟到或缺席。若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进行集体备课的教师,必须提前到教科室请假,教科室全程参与,调控,出勤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4、学校定期进行业务检查。每次集体备课后,教科室对本次备课进行评价,记录好检查情况,期末作为优秀备课组评选的重要依据。
5、集体研讨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办公室。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6、对优秀教案进行评选。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选,评选出的优秀教案成果结集出版,在教师综合考核中加分,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7、集体备课结束前,备课组长要将下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主备人确定好,以便提前作好准备。
集体备课教案 篇六
参加人员:
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材分析:
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要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心愿。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一类生字,会写4个二类生字。认识偏方“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突破:
一、以学生们每个周都会参与的学校的升旗仪式入手导入新课,引出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体会“多想去看看”的情感。
二、抓住“遥远”、“壮观”两个重点词,让学生明白这个山里孩子的思想情感,体会他想到北京去的心情。
三、《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蕴含着对首都的向往和热爱,设计一个“我当小导游”的环节,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引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设计导游的引导词指导朗诵。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必须夯实,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掌握扎实。
二、引导学生朗读,本文就是一首诗歌,重点在朗读上,设计精妙的引导语,领着学生多读课文,点名朗读,齐读,老师范读等等方式都要用起来,尤其是老师的范读不可忽略。
三、让学生体会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是如何壮观可以插入一段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生字的书写一定要砸实记牢,书写的笔画顺序老师要带学生多书空几遍,老师一定要范写,重视描红,带着学生写。
本次备课活动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非常热烈,老师们对本课的教学提出了宝贵的一件,对我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了指导,使我有了新的想法,感觉有较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