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教案3、白杨

时间:2012-01-02 06:27: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五下语文教案3、白杨(同事)

3、白杨

教育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2、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课件、搜集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

板书预设:

白杨--笔直、高大挺秀、坚强、无私奉献

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借物喻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描绘大戈壁和生长在那里的白杨的;把爸爸谈论白杨的`话画下来,试着自己理解。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语:清晰、插嘴、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

(2)指名读课文段落,纠正字音。

(3)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通往新疆的

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4)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

读一读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本文写作方法:以白杨为线索,从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白杨树的品格美

1.出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2)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学生自由品读后逐句交流:先读,再说为什么这么读。

通过读读议议感悟白杨树的品格:高大挺拔、适应性强、坚强不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句话,把白杨树的品格美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二、研读领悟建设者的人格美

1、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2、引导读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再推想孩子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不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

3、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分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

4、你们已经理解爸爸的心了,再来读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有没有觉得话中有话?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

5、学生各自独立研读后全班交流:先说说研究哪句,再说说研究成果。

研究第一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

研究第二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

研究第三句的:爸爸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

6、再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把爸爸含在里边的深情也读出来。

三、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沉思孩子们是否能在新疆生根、发芽、成长,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想到孩子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也一定会像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因此,"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2.反复研读。

四、清晰认识感悟写法

1.白杨树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看录像)茫茫戈壁,铁路沿线一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理解:高大挺拔

2、大戈壁有什么特点?(抓住"浑黄一体""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等词句来理解。

3、讨论:在荒凉的大戈壁上,铁路沿线为什么有许多白杨树?在这荒凉的大戈壁上,白杨树为什么还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秀,说明了什么?(遮挡风沙,护卫铁路,说明这儿需要白杨树,白杨树就在这扎根。白杨树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

有感情地朗读第l-3自然段,要读出对白杨树的喜爱、崇敬的感情。

4、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

5、这篇文章表面写白杨树,实际上写的是谁?(实际上写的是爸爸和新疆的建设者。)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他们同样不选择环境,不讲条件,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6、写作的另一个特色:爸爸的神情描写。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2.小练笔:

MSN(中国大学网)

五下语文教案3、白杨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