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
乘法分配律 朱彩娜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6 例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 (可以使计算简便)。 1、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 (1)40× 23 × 25 125 ×16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运用了什么定律。 (2)投影出示算式。 ① 4 ×(5 + 8) 4× 5 + 4 × 8 ② 8 ×(4 + 5) 8×4 +8× 4 ③ 7 ×3 +6 × 3 (7 + 6)× 3 (1)口算出每组中两题的计算结果。 (2)观察上面各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提问:这两个算式相同吗?(每组中的两个算式不同,结果相等)。 可以用什么号连接?(等号) 老师板书:4 ×(5 + 8)= 4 × 5 + 4 × 8 8 ×(4 + 5)= 8 × 4 + 8 × 4 (7 + 6)× 3 = 7 ×3 + 6 ×3 这些题都能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老师板书课题:乘法的分配律。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1、 学习例3(出示例3) 有25个小组植树,每组里有4人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②学生试做。 ③展示学生成果(教师板书), ( 4 + 2)×25 4 × 25 + 2 × 2 = 6×25 =100+50 = 150(人) =150(人) 2、 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3、总结规律:从上面的例子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的`发现规律。请打开书36页齐读一遍。(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生说教师板书: (a+b) ×c = a ×c+ b×c (▲+■) ×●=▲×●+■×● 5.逆用乘法分配律: 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 三、 质疑联想,拓展认识。 1、 返回例3、 有25个小组植树,每组里有4人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2、思考后会答: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挖坑种树的比抬水浇树多多少人? 3、试做后集体订正: ( 4-2)× 25 4× 2-2×25 = 2×25 =100-50 = 50(人) = 50(人) 四、巩固运用规律。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 36 + 54 )× 2 = 36×× + 54×□ 27×12 + 43×12 =( 27 + 43)× 12 15×26+15×14 = □○□(□○□) 72 ×(36 + 6) = □○□○□○□ (二)横着看,在的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打“√” 1、40×5 + 2 ×5 (40 + 2)×5 2、(48 - 8)×13 48 ×13-8×13 3、22×30 + 44 ×30 60×20 + 60×30 4、74×(19 + 1) 74×19+74 5、30×20 + 20× 90 20×(30 + 90) 6、27 ×(16 + 30) 27 × 16 + 30 7、17 ×(5 + 5 ) 17 × 5 + 17 × 5 8、 53 × a + 53 × b ( a+b)×53 9、(爱+数)×学 爱×学+数×学 五、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六、拓展练习 ① 103×32 ② 99×32 七、归纳概括,完善认识。 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