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体育场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教学场景。通过体育场这一实际场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下面我将分享一节关于体育场的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测量和计算体育场的面积和周长;
3. 能够通过体育场的实际情景,理解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体育场的平面图或图片;
2. 测量工具如尺子、计量线等;
3. 计算器;
4. 习题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出示体育场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体育场的形状是什么?有哪些边界?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2. 探究:让学生分组测量体育场的边长,并计算出面积和周长。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3.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场面积和周长的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通过这样一节关于体育场的数学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测量和计算面积、周长等数学知识,还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
体育场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二
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体育场作为一个实际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下面我将介绍另一节关于体育场的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场的相关问题;
2. 能够理解并应用比较大小的概念;
3. 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1. 体育场的平面图或图片;
2. 比较大小的练习题;
3. 计算器;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体育场平面图,并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两个体育场的大小不同?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大小的练习题,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3.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体育场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通过这样一节关于体育场的数学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还能够在实际情景中应用这些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体育场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三
体育场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设计意图: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估算,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对不同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设计时力求在一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组织学习材料时,我们考虑的不是新、奇、异的素材,而是重在创设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情境,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认识估算的意义,经历估算的过程,掌握、归纳估算的方法。为此,在课中,我们依靠北京奥运主会场的图片,弥补学生对大型体育场馆认识的不足;通过估算可称重的人数,帮助学生认识估算的意义;利用体育场、班生数、报纸、大豆不同等素材,让学生在不同的数据环境中经历不同的估算过程,体验不同的估算方法。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有机整合,凸显课堂教学主线,体现教学的实效。
二、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估算教学中,算法的多样性是很好的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素材。为此,在课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多样性进行探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在归纳整理中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组织性。
三、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在教学过程的预设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待,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既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拥有与人交流的权利,也能在交流活动与他人共享成果,还能进行置疑评价,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掌握较大数的估算方法,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欣赏、互助的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归纳一些估算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灵活、合理地对具体数据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是一台家庭用的体重称,它的称重范围是0120千克。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台称一次最多能称出几位同学的体重?其实生活中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只要大致估算出结果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估算的本领。
1、课件出示:北京2008奥运主会场图。
2、提出问题:
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询有关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一些数据,查到了吗,谁来说说?
十万个座位是怎样一个概念,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出示体育场的俯视效果图、内部效果图。
想一想,这里的十万个座位是怎样安排的?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P36页体育场看台图。
同学们对体育场看台的座位安排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这里还有一个体育场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根据这个体育场的特点及看台座位的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的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要求:
(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
3、交流汇报。
哪位同学愿意第一个汇报?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能不能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
引导学生评价。
4、尝试练习。
课件呈现P36页估一估。
小青的座位票是28看台的22排32座,这是体育场最后一个看台,也是最后一排最末的座位。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1)要求:独立思考、估算,有困难的可以和同学交流解决。
(2)交流反馈,学生评价。
4、归纳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估算
体育场座位数的?对,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用乘法估算较大的数,这是估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实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估算。三、拓展练习,巩固应用。
1、估算学校人数。
班级 一(1)班 一(2)班 二(1)班 二(2)班 三(1)班 三(2)班 四(1)班 四(2)班 五(1)班 五(2)班 六(1)班 六(2)班
人数 48 47 50 49 52 53 56 55 50 52 48 50
你能根据表中信息估计出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吗?
小结:像怎样是根据众数、中位数来取整进行估算,也是常用的估算方法。
2、课本P37页练一练的第1题。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请你任选一个版面,估计它大约有多少个字。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学生汇报交流在投影仪下进行。
组织学生评价。
3、课本P37页练一练的第3题。估一估有多少粒大豆。
出示一瓶大豆: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估计一瓶大豆有多少粒的方法,你们还能回忆起来吗?谁来说说?
好,现在按同学们方法来估一估:先量出一杯大豆(倒在展示台上),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粒,这样数好数吗?慢不慢?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交流估算方法,进行评价。
四、回顾反思,培养能力。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在估算过程中你遇到过困难吗?能不能说说?是怎么解决的?
五、课后练习,形成能力。
小调查:
了解身边存在哪些浪费现象,估一估浪费现象造成的损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