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教案 篇一
《兵车行》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通过描绘军队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壮阔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导入诗歌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唐代的军事制度和士兵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中所描绘的场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唐代军队的装备、战术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对诗歌的背景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比如,通过解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等,让学生了解诗人通过哪些语言技巧来表现出军队行军的气势和节奏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壮怀激烈、悲壮豪放等,让他们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最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创设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诵诗歌,通过朗诵的方式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来感受诗歌的魅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兵车行》这首名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兵车行》教案 篇二
《兵车行》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军队行军的场景,展现了壮阔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培养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朗读和解读诗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境。可以让学生逐句解读诗歌,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帮助他们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和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思考,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背诵和朗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感悟能力。可以让学生背诵整首诗歌,通过反复朗诵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朗诵技巧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诗歌赏析和创作,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造力。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版本的《兵车行》译文,比较不同译者的翻译手法和表达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来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兵车行》这首名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兵车行》教案 篇三
《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
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
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
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五、具体鉴赏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
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
(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
"和诗人的怨愤。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提问: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再补充一点: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
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