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精简3篇)

时间:2019-02-08 04:18: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毫米和分米是非常基础的长度单位,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会出现混淆和不理解的情况。因此,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长度不等的物品,如铅笔、书、橡皮等。

2. 制作一个长度标尺,上面标有毫米和分米的刻度。

3.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长度不等的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长度标尺和一些物品,让他们根据标尺上的刻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4. 分享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讨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总结反思: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再次确认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长度测量活动,并邀请其他小组参与。

2.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表或制作海报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毫米和分米是孩子们学习的首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设计出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测量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准备一些长度不等的物品,如铅笔、书、橡皮等。

2. 制作一些长度标尺,上面标有毫米和分米的刻度。

3.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纸、笔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长度不等的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正确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说明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长度标尺和一些物品,让他们根据标尺上的刻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4. 分享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讨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总结反思: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再次确认毫米和分米的概念,并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延伸**:

1. 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长度测量活动,并邀请其他小组参与。

2.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图表或制作海报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篇三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

  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

  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4)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提问: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

  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吗?

  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3)实际测量:

  ①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

  ②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

  

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

  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

  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

  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

  问:1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什么是4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体验1分米的长度: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

  (3)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如何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

  师: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

  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阶段小结,突出重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汇报略)

  (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粉笔长75( );

  蜡笔长60( );跳绳长200(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设计(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