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 1.1反比例函数(1)主备人
陈春莲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会求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程序性目标:①从现实情景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②使学生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中感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意识以及确立良好的认知观;
②学生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简单应用,使其初步形成数学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反比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例1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媒体准备
教学设计过程
(①教学程序设计;②教法设计;③学法设计;④教材的处理与媒体。)
一、通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的讨论和探究,使学生感受彼此之间特殊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创设情境
写出下列各关系:
1.长方形的长为6,宽y和面积x之间有什么关系?
2、长方形的面积为6,一边长x和另一边长y之间要有什么关系?)
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个变量的积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我们就说这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借助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类比,为问题的后续探究构建感性的氛围。
(请看下面几个问题:
探究:
问题1:北京到杭州铁路线长为1661km。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杭州,记火车全程的行驶时间为x(h),火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y(km/h),(1)你能完成下列表格吗?
X(h)
12
15
17
22
y(km/h)
87.4
(2)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能用一个数学解析式表示吗?)
(问题2:学校课外生物小组的同学准备自己动手,用旧围栏建一个面积为24平方米的矩形饲养场.
设它的一边长为x(米),请写出另一边的长y(米)与x的关系式.
根据矩形面积可知
xy=24,
即……)
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为知识的内化和正迁移创造了条件。
二、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合作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知识构建和发现的过程,借此提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意识、也发展了数学建模的能力。
(挑战自我
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矩形草坪,草坪长为y米,宽为x米,则y关于x的关系式为______;
2、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 n 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为 s 平方千米,则s关于n的关系式为______;
3、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列车平均速度为 v(km/h),全程运行时间为t(h),
则v关于t的关系式为______。)
构建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完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渡。
(发现:
一般地,若变量y与x反比例,则有xy=k(k为常数,k≠0),也就是y=。
归纳:上述几个函数都具有y=的形式,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proportionalfunction).k叫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且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值不能为零。)
(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⑴y=-3x;⑵y=2x+1;⑶y=;⑷y=3(x-1)2+1;⑸y=(s是常数,s≠0);⑹xy=-;⑺x=-5y;)
利用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借助自主练习,进一步加大学生对该概念的正迁移力度。
三、利用阿基米德的“撬动地球”的.历史故事,结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我们常说,于其让学生“苦学”,不如让学生“乐学”。
创设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了问题探究的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背景知识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例1】如图,阻力为1000N,
阻力臂长为5cm.
设动力y(N),动力臂为x(cm)
(图中杠杆本身所受重力略去不计。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这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请说出比例系数;
(2)求当x=50时,函数y的值,并说明这个值的实际意义;
(3)利用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说明当动力臂长扩大到原来的n倍时,
所需动力将怎样变化?)
例题1涉及较多的《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背景时
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在给出例题以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杠杆原理”,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使问题的出示显得活泼、直观,增强了问题的趣味性,从而更好的促使学生对问题的体验、探究。
(回顾与思考
练1.一个三角形,一边长为xcm,这边上的高为ycm,它的面积为25cm2.求(1)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判断是什么函数?(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y=10时x的值.
练2.一个矩形的面积是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为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练3.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在一次引导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顾与思考,更有效的促使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很好的紧扣了本课时的过程性教学目标。
(课内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y=kx-,
⑴说出比例系数;
⑵求当x=‐10时函数的值;
⑶求当y=2时自变量x的值。
2、设面积为10cm的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cm),这条边上的高为h(cm),
⑴求h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⑵h关于a的函数是不是反比例函数?如果是,请说出它的比例系数
⑶求当边长a=25cm时,这条边上的高。)
应该说,本课时的教法设计能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结合学生发展的能力要求。应该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情景、例题、互动练习的设计;及多媒体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要求。
四,借助学生自主进行的课时及所学问题的小结,辅之以教师对反馈问题的设计,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反思),在培养学生对问题看法的自我校正、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反思:
本堂课,我们讨论了具有什么样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形如y=(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proportionalfunction).
k叫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其中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的值不能为零。)
(检测反馈
1.分别写出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指出哪些是正比例函数,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哪些既不是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
(1)小红一分钟可以制作2朵花,x分钟可以制作y朵花;
(2)体积为100cm3的长方体,高为hcm时,底面积为Scm2;
(3)用一根长50cm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一边长为xcm时,面积为ycm2;
(4)小李接到对长为100米的管道进行检修的任务,设每天能完成10米,x天后剩下的未检修的管
道长为y米.)《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昆阳二中陈春莲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学反思:首先简单复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目的是想让学生清楚每种函数都有其特有的表达式,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总结作了一个铺垫。其次利用题组(一)中的三个题目列出了
v=(1)及教学反思----------陈春莲"TITLE="1.1反比例函数(1)及教学反思----------陈春莲"/>,xy=k(k为常数,k≠0),也就是y=。s=(1)及教学反思----------陈春莲"TITLE="1.1反比例函数(1)及教学反思----------陈春莲"/>
三个表达式,当让学生观察这三个表达式与以前我们所学的y=kx+b和y=kx有什么联系时,居然有很多同学认为它们和正比例函数类似,当时在课堂上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过于仓促,现在想来应注意细节问题。利用题组
(二)对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行巩固和熟悉。
例题非常简单,在例题的处理上我注重了学生解题步骤的培养,同时通过两次变式进一步巩固解法,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变式训练之后,我又补充了一个综合性题目的例题,(在上学期曾有过类似问题的,由于时间的久远学生不是很熟悉)但在补充例题的处理上点拨不到位,导致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点走弯路。
题组(三)在本节既是知识的巩固又是知识的检测,通过这组题目的处理,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从整体来看,时间有点紧张,小结很是仓促,而且是由老师代劳了,没有让学生来谈收获,在这点有些包办的趋势。
虽然在题目的设计和教学设计上我注重了由浅入深的梯度,但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不是恰到好处,有的学生课堂表现不活跃,这也说明老师没有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细节问题的。
还希望数学组的老题多提宝贵的意见。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