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优选4篇)

时间:2012-06-03 09:40: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 篇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是一个非常基础但又十分重要的概念。学生通过学习加速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加速度教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2. 掌握计算加速度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加速度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小车、光栅纸、计时器等。

2. 教学PPT:包括加速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实例分析等内容。

3.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加速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视频展示物体在不同加速度下的运动情况,引发学生对加速度的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通过几个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加速度。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小车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加速度。

4. 讨论总结: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讨论加速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总结加速度的特点和规律。

**四、课堂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2. 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可能涉及到加速度,并写出解决方法。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在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还能够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 篇二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加速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物体在运动中的规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因此,设计一节富有启发性的加速度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物体在不同加速度下的运动规律。

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小球、倾斜面、计时器等。

2.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小球在不同加速度下的滚动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加速度。

3. 实验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用于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速度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加速度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几个实例演示如何计算加速度。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球滚动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加速度。

4. 数据处理:学生使用Excel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制速度-时间图、加速度-时间图等。

5. 讨论总结:学生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小球在不同加速度下的运动规律,总结加速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课堂作业:**

1. 思考生活中哪些情况可能涉及到加速度,并写出解决方法。

2. 设计一个有关加速度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 篇三

加速度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对其产生困惑,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速度,我设计了一份结构清晰、生动有趣的加速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

3. 能够应用加速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小车、直线轨道、计时器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资料:加速度公式、实验指导等。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加速度实验视频或现象,引发学生对加速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 实验演示:设计一个简单的加速度实验,并通过实验演示加速度的计算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加速度与速度、时间、位移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概念。

5. 练习: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巩固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6. 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加速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馈:

1.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速度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设计的加速度教案,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加速度的概念,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其他老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起动的车辆初始时刻的速度(m/s)可以达到的速度(m/s)起动所用的时间(s)

  小轿车03020

  火车050600

  摩托车02010

  教师引导学生三种车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比较发现:三种车辆的速度均是增大的,但它们速度增加得快慢不同。那么,如何比较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呢?从而引入加速度。

  (二)新课内容

  1.速度的变化量

  提问: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什么?

  (速度由 经一段时间 后变为 ,那 的差值即速度的变化量。用 表示。)

  提问: 越大,表示的变化量越大,即速度改变的越快,对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要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必须找到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要找单位时间内的速度的改变量。

  2.加速度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指进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3)单位:米/秒2(m/s2)

  (4)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5)a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由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必须先选一个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分析讨论:

  (1)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2)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速度(教案)【2】

  教学过程

  一、速度

  师:在上面的问题中,要比较B和C运动的快慢,要找出统一的标准。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通常用字母v表示。如果在△t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是

  ?8m/s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常用单位还有:km/h(或km·h)、cm/s(或cm·s)。

  3.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4.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师:如果物体运动的快慢不是时刻都相等,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这时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这就需要引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例如: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但是他的速度并不是一直相等的,开始时跑得慢些,快到终点时要快些。那么他在1s内平均跑多少呢?生:每秒平均跑10m。

  师:百米运动员是否在每秒内都跑10m呢?

  生:不是。

  师: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清他在哪1秒跑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

  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通常用符号表示。关于平均速度的几点说明:(1).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来处理。(2).这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师: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这个=10m/s代表这100米内(或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不是说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内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生:不是??(3).平均速度只是对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位移内)而言的,对同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4).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总体快慢,这就是“平均..速度”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根本区别。

  (5).平均速度不是各段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必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来求解。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理解:(1)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2)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

  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

  (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3)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某一位置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该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

  师:以前我们学过,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瞬时速度既然是矢量,就有大小和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三、速率

  师: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师: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 生:??

  师:不是。例如,沿闭合圆周运动一圈,位移是零,平均速度是零,但平均速率并不等于零。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表示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

  师:速率是矢量还是标量呢?为什么? 生:标量,因为它表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师:还要注意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学生阅读】

  让学生阅读16页“常见物体的速度”,增强感性认识。教师强调要注意括号中的单位。

  【说一说】

  让学生阅读17页“说一说”,进一步认识、理解比值定义法。

  【速度与现代社会】

  让学生自己阅读17页——18页“速度与现代社会”,了解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与联系。

  【本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速率,要注意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表

示物体在一段时间间隔△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了物体处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特别要注意它们的定义式以及与时间的联系。

  课堂巩固练习:

  【例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那么这个物体( C D) A.在这一时刻之前0.1s内位移一定是1m B.在这一时刻之后1s内位移一定是10m C.在这一时刻起10s内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解析】某时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所以选项A、B

  均错。如果从某时刻(速度为10m/s)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s内位移可能为50m,所以选项C正确,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1000m路程所需时间t=100s。正确选项是C、D。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 v是指瞬时速度 D. 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中射出,v是平均速度

  【例3】下列对各种速率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 匀速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4】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从A经B到C,又返回到B,其中AB=BC,若A到B的平均速度为2m/s,从B到C的平均速度为4m/s,从C返回到B的平均速度为4m/s,则:(1) AC这段的平均速度? (2) 全程A到C再返回B的平均速度?

  【例5】物体由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前一半时间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若物体前一半位移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后一半位移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例6】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全过程的位移s=120m

  ,s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s

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设计(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