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优质6篇】

时间:2017-05-02 09:45: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一

在教学中,图文应用题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形式。通过结合图像和文字描述,学生需要综合分析、推理和解答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关于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图文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图文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2.图文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3.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图文应用题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此类题目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讲解:介绍图文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如先观察图像和文字描述,再分析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3.练习:提供多个图文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4.讨论: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老师指导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

5.作业:布置图文应用题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

利用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图文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解决图文应用题,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二

图文应用题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题型,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图文应用题教案,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提高的问题。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图文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图文应用题的定义和分类;

2.图文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3.实例分析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图文应用题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讲解:介绍图文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图像和文字描述,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3.练习:提供多个图文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

4.讨论:学生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老师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

5.作业:布置图文应用题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

利用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图文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解决图文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愿每位教师都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图文应用题教案,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101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叫做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初步学会解答一半用图画一半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为正式学习解答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做准备,图文应用题。

  教具准备

  主体图和小棒

  教学重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9+3= 9-4= 19-9= 9+6= 9+8= 9-9= 10-9= 9+9=

  2. 9+7,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填在书上。

  二. 新授课

  1. 出示课本101页的例3的主体图。

  (1)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有什么?(乐队有5人)又告诉我们什么?(唱歌的有9人)要我们求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这道题里不论是用图画表示,还是用文字写出来,都把它叫做已知条件。题目中要我们求什么叫做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什么?第二个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教师:我们现在已学过的题目,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请大家同桌的互相说一说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和问题。

  (2) 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为什么?(因为是把唱歌的人和乐队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小学数学教案《图文应用题》。)

  列式:9+5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种一半用文字表示的应用题叫图文应用题。(板书课题)

  小结:我们以后做这样的应用题时,都要首先看清楚题中告诉我们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算式来。

  (3) 9+5怎样计算呢?

  请同桌的同学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讨论9+5怎样计算。

  9+5=14(人)

  教师:在14后面写有“(人)”,这“(人)”是单位名称,应用题解答完后都要在得数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2. 完成课本101页的做一做。

  出示主体图。

  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原来有9个,小朋友拿来6个南瓜。)

  请大家把这道题的两个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

  列式:9+6=15(个)

  提问9和6分别表示什么?得出15个,这15个表示什么?15后面括号里的“个”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9+3=12(只)你是怎样计算的?

  2. 完成课本102页的第3题。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 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那些地方相同,那些地方不同?

  汇报: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用图和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确定选择加法还是减法。

  教学用具

:情景图的光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2、6、7、8、9的组成。

  二、 新课。

  1、分步出示小鹿情景图。

  (1) 先出示大括号,下面写9只。

  师:谁能说出它的意思?

  (2) 再出示跑走的3只。

  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再让学生把两句话合起来说一遍。

  (3) 出示问题部分。

  师: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要求的是什么?

  师:谁能根据图编一道题?并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3=6

  1、蘑菇图方法同上。

  三、 巩固练习。

  1、做一做

  让学生先说图意,后列算式。

  2、综合练习。

  第62面11-14题

  四、 全课小结。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81页例1,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师:谁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0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一些同学做了许多美丽的花朵。

  板书: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根据这两个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呢?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电脑出示。)

  大家仔细观察,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

  (2)师:老师也提一个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板书)看能不能解答?为什么?"(因为题中没有告诉红花与黄花、紫花的关系,所以不能解答。)

  如果老师增加一个条件——"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板书)。现在红花与黄花、紫花有关系吗?这道题能不能解答了?

  二、进行新课

  1、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谁来把题读一遍。

  2、引导理解题意。

  这道题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什么问题?

  红花的朵数跟什么有关系呢?(总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画线段图。

  师: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黄花的朵数,(边说边画)黄花有多少朵?接着画线段表示紫花的朵数,表示紫花的线段应该比表示黄花的线段长呢?还是短呢?为什么短?画完后问:哪一条线段表示的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呢?(指名上台指出)再画表示红花的线段(师故意把表示红花的线段画得和总数一样长)。提问:是这样吗?为什么不对?应该怎样改?这条线段就表示红花的朵数,也就是这道题要求的问题。

  4、分析、解答。

  (1)师:请大家想一想,求红花的朵数用一步计算可以吗?为什么不能?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必须先算什么?

  (2)师:每一步怎样算呢?求出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就可以求出什么了?请你在练习本上试着列式解答,谁最先做完,就上来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做完后看书自检。

  (3)小结:解答例1时,已知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题中没有直接告诉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所以要先算出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再算做了多少朵红花,需要几步计算?(两步。)

  5、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应用题"(板书课题)。

  6、改编例题。

  (1)师:下面老师把例1改变一下,把第三个已知条件中的"少"改为"多"。(电脑出示。)

  请你默读题目,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道题和例1比,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②线段图怎样改?

  ③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归纳后,学生独立解答,个别板演。集体订正。问: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呀?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2)师:下面老师把例1再改变一下(电脑出示题目。)指名读题后,先提问上述问题,学生再独立解答。

  师生集体订正。

  7、比较归纳。

  (电脑出示)思考: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小结:这三道题讲的事情相同,前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相同,第三个已知条件不同。从解答方法来看,因为红花的朵数都与黄花和紫花的总数有关系,而"总数"没有直接告诉,所以三道题都需要两步计算,先算出来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朵,然后再求做了多少朵红花。不同的是求红花的朵数计算方法不同。因为例1告诉我们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应该用总数减3;想一想第1题是告诉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3朵,应该用总数加3;想一想的第3题是知道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的总数的3倍,也就是3个43,所以用总数乘以3。大家在做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多媒体出示)填空:

  (1)同学们跳绳,小华跳75下,小明跳85下。小青比小华和小明跳的总数少30下。小青跳了多少下?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要求"小青跳了多少下",必须先算()。算式是:()。

  (2)畜牧场养出羊120只,养奶羊410只。养绵羊的只数是山羊和奶羊总只数的4倍。养绵羊多少只?

  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养绵羊多少只",必须先算()。

  算式是:()。

  2、小游戏——猜一猜:

  两名学生报出年龄、身高,师说出教师的年龄、身高与两名学生年龄、身高的关系,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步应用题,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一步该怎样计算。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熟练掌?quot;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难点是找准题目中的"中间问题"。依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如下设想:

  1、开讲激趣。

  上课伊始,由庆祝"国庆节"学生做花的话题引出了复习题,使学生体会到"应用题的基本事实"都来源于生活实际,贴近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应用题的结构教学。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我注意运用迁移规律引入新知,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学生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完复习题后,我设疑:如果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能不能解答呢?经过讨论,学生明白:题中没有告诉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解答。这时,我再增补一个条件引出了例题。这样教学,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两步应用题是由一步应用题发展而来地,即使学生认清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又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突出"中间问题"的教学。

  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出"中间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突出关键,层层设问:"红花的朵数跟什么有关系?"、"黄花和紫花的总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所以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必须先算什么?"与此同时,注意借助线段图直观地展示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在完成例1及"想一想"的教学后又引导学生比较三道题目的异同,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强化这个认识。

  4、"导"、"放"结合,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中我注意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自己思考的问题,老师决不暗示。"导"就是启发引导,重点是帮助学生正确提出"中间问题",明确解题思路,授人以"渔";"放"就是放手让学生对例1及"想一想"进行试解,这样,不仅使学生享受到尝试解题的成功喜悦、也锻炼了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

  5、学以致用,强化新知。

  课末,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的小游戏",就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让学生体会出新知的用途,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增添了课堂情趣。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 篇六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

  生答:“3可以分成1和2”

  老师接着问:“1+2=?”

  生答:“1+2=3”

  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

  生答:“4可以分成2和2”

  老师问:“2+2=?”

  生答:“2+2=4”

  二、谈话引入:

  1.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

  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

  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

  (出示课件)

  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出示纸卡)

  三、看图编应用题:

  1.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

  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四、分组练习:

  每组发一张图片,请各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编题念给大家听,老师给予指导,然后请全体幼儿读应用题。

  五、游戏:击鼓传花。

  六、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下课后我们把它们都编出来,好吗?(结束)

图文应用题的教案设计【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